龙含涵 满艳芳
摘 要:本文从经济学收益对会计学收益的影响出发,分析了会计学收益与经济学收益的差异,并对经济学收益与会计学收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说明。由此,为经济与会计学收益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学收益;会计学收益;差异
一、经济学收益观念的发展对会计学收益观念的影响
经济学收益在18世纪是被看作收入与维持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所必须的费用之间的差额。亚当·斯密的商品在所有者更换之前不产生利润的学说便是证明。
到了20世纪初,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对收益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提出一种新的收益概念。他认为,经济学的收益具有三方面含义:
(1)精神收益(psychical income),指人的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
(2)实际收益(real income),指一定期间内经济财富的增加,或一定时期内服务的增加;
(3)货币收益(money income),指经济资源货币价格的增加。
其中:精神收益因主观性太强而无法计量,货币收益则因不考虑币值变化的静态概念而容易计量。因此,经济学家侧重于研究实际收益,即“在保持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的期初和期末的經营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分配给所有者的财富总量”。
由此可见,经济收益同“保持同等富裕程度”的解释是密不可分的。会计上,人们为“保持同等富裕程度”赋予了一个新的名词——资本保全。会计学从中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资本保全概念。
(1)财务资本保全,主张所保全的应是名义货币所表示的资本,收益是只有在收入必须超过原始成本的转移额时才能列报收益。这是会计学采用的资本保全概念。
(2)不变购买力资本保全,主张所保全的是以不变购买力所表示的资本,收益是期末资本超过期初资本的部分,但期末和期初资本均以一般购买力来表示。
(3)实物资本保全概念,即经营能力保全。在这一观念下,如果企业能以其资产置换同一类型的资产或能保持生产固定数量商品或劳务的能力,则资本就得到了保全。因此,在这一概念下,以重置成本来计价。这也是经济学所采用的资本保全概念。
二、会计学收益观念与经济学收益观念的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学收益的确定要依据以下两项原则:收益确定的实现原则和收益稳确定的稳健原则。
收益确认的实现原则,企业收益应划分为营业收益和持产损益。营业收益的确定必须在商品或劳务销售等关键性事件事项发生以后,而持产损益是指持有资产的已实现损益,因物价变动引起的未实现损益则不予确认。
收益确定的稳健原则,当企业某项经济业务有多种会计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最不会高估收益的方法。
会计收益的产生基本上是收入和费用配比的结果,或者对该结果进行某些修正之后所得到。具体来讲,会计收益是建立在各项会计基本假设之上,根据企业实际所发生的交易,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遵循配比原则、兼顾稳健性惯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单一的、确定的数字。
在经济活动简单的情况下,会计学收益实际上与经济学收益是合二为一的,即运用简单的会计程序计算的会计学收益能够体现经济实质和真实收益。
随着经济环境对传统会计学中的可靠性原则和历史成本的冲击,会计学收益越来越偏离了它所体现的经济实质。
会计学与经济学在收益确认方法上最大的差异是:经济学家面向未来,会计学家则更多回顾过去。经济学家希望认识到通货膨胀、持产利得、商誉提高以及它们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影响。但是,会计人员还是不能完全地接受经济学收益的概念。其原因在于:人们一方面关心会计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可靠性);另一方面又关心净资产的正确计量(通货膨胀、持产利得、商誉提高等都会对净资产产生影响,即相关性)。其结果是收益实现原则的应用游离于这两种情况之间。
三、会计学收益与经济学收益观念的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年间,会计学的收益概念和经济学的收益概念是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的。会计学最初的收益是资产负债表所表现的资产计价的结果。因为在复式簿记产生之前,簿记主要反映的是资产而不是利润,财产经管人记账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控制經营的资产。收益计量通常是资产计价的附属物。
而现在的会计收益是用损益表上已实现销售收入超过成本数额来表示的。因此,会计学收益的概念经历了由资产负债表向损益表的过渡,即资产负债观向收入费用观的转变。资产负债表表向损益表转移的大的时代背景是“财富拥有观”向“获利能力观”的转变(即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
但是,现代经济学家将收益定义为资产价值的增加。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的全面受益表被认为是对资产负债表的回归。因此,经历了由损益表向资产负债表的转变,即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现代经济学从损益表向资产负债表转变的时代背景是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后期,除垄断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朱敏.“经济升级”重在共享[J].中国经贸杂志出版社.2013(3)
[2] 傅浩哲.浅谈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数学模型[J].现代商业,2019(0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