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2019-09-10 00:55:16罗珍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4期
关键词:认知音乐教育智力

罗珍

摘要: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教育部分,不仅对开发智力有很大帮助,在激活幼儿创新潜能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心灵美。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探索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利于幼儿音乐教学健康发展。所以,本文从智力、身心健康、认知三个方面分析了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旨在说明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让政府、幼儿园、教师等都重视对幼儿的音乐教育。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智力;认知

一、引言

音乐教育不是纯粹的教育,而是融音乐与教育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也是幼儿音乐教育中最易为低年级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教育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教育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育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教育中幼儿不仅会获得轻松和愉快,还会更快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培养音乐感和音乐的创造力。高尔基说过:“教育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教育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教育。在教育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在开展音乐教育教学,为幼儿提供自由创造的机会,培养创造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开发,使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培养音乐感和音乐的创造力,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价值

(一)音乐教育能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

音乐教育是指通过传授与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来建构或改变受教育者音乐文化水平的活动。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在“三艺”就提出要注重音乐教育;亚里士多德更是提出要选择音乐,不是什么音乐都适合儿童学习;中世纪“七艺”课程更是把音乐教育加入其中,可见先人时期音乐教育的价值早已被发现,音乐教育早已被注重和发展,如果说音乐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那么音乐教育就是一个学习知识、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旨在强调音乐的本体功能,是音乐教育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前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活动主要包括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及乐器演奏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儿的音域、音准、节奏感、乐感能力等都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其中,学前音乐教育最有助于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听辨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才能的发展中,听辨力是最重要的,有些幼儿音唱不准,许多人认为是唱的原因,是五音不全,其实这是听觉的问题。当然,幼儿的音乐听辨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最容易听辨的是音的长短、快慢和强弱,逐步过渡到音高和音色的听辨,再到对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音乐要素的听辨,通过长期的训练,幼儿捕捉声音细微变化的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高。

(二)音乐教育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音乐欣赏课,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即引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新颖的导入形式,可把幼儿带到特定的音乐意境中,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欣赏《鸭子拌嘴》时,教师可以设计以“击鼓传花”的教育导入,依次出示最基本的打击乐器:鼓、镲,在教育过程中让幼儿“敲敲打打”模仿演奏,还可以引导全班小朋友跟着乐曲模仿鸭子走路及嬉戏的动作。

(三)音乐教育能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创造力

美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幼儿年龄小、好动、思维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在生动有趣的欣赏活动中,全身心地体验和进一步理解音乐,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一堂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幼儿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启动幼儿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三、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一)利用音乐自身的感染力,培养幼儿的情感音乐

幼儿在掌握所学音乐知识和理论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把有价值的思想等方面创造出来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音乐教育属于美育教育范畴,音乐教育对幼儿智慧的启迪和潜能的开发都极为有益,幼儿在参与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会创造,从而能够更好提炼和升华理论知识,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养成教育”与“双主体教育”,从而在自身的素养中融入创新能力的成分,从而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是最关键的。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

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音乐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因此,音乐教育课程在很多幼儿园都被设置,在音乐教育内容上也力求做到合理安排,对音乐教育形式也进行了合理设计。

音乐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陶冶情操,把音乐教育作为陶冶幼儿情操的手段,有益于对幼儿积极乐观向上精神的培养,为幼儿形成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积极的心态是形成创新能力的保障,也是积极行动和探索创新动力的必要条件。正确的音乐教育有益于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孔子和爱因斯坦等古今中外高智能的名人,对音乐都极为酷爱,可以说在他们成就的事业中,音乐的影响力极大。

(三)促进儿童益智和感情发展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有物质环境,也包括心理環境。因此,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舆情因素,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情绪更易受环境的影响,一张图片、一段表演、一个故事、一场游戏,往往能让幼儿身临其境,共同欢喜和悲伤。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创设一定能够的情景、图片的展示、情景的布置、游戏的开展等,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将会起到导向的作用,更快的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

四、音乐教育对幼儿的认知发展的价值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是感知、记忆的一个过程。笔者认为,音乐对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学前音乐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感觉能力的发展。音乐活动是借助听觉器官来进行的音乐的认识活动,研究表明,人的听觉器官在长期自觉使用的过程中,得以高度发展、不断提高。

其次,学前音乐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是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听觉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靠听觉辨别,更表现为对听觉注意能力的需要,在学前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听觉记忆能力,往往表现为记忆音乐、再现音乐的能力。

再次,有利于促进幼儿想象、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大众的重视和认可,想象力是一种由表象深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较高级的心理现象,与记忆、感知、思维等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音乐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幼儿在音乐熏陶的环境中展开联想和想象。

参考文献:

[1]赵美静.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社会化作用[J]. 现代交际,2017,(10):168.

[2]王冬霞. 探究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作用[J]. 戏剧之家,2017,(06):229.

[3]王晨. 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探究[J]. 艺术评鉴,2016,(09):113-116.

[4]李静. 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4):153.

猜你喜欢
认知音乐教育智力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01:13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34:07
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0:14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2:04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3:37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