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晓阳 王彩平
摘 要 本文从认证的由来与发展、认证现况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国内外汽车认证情况,以供参考。
关键词 国内外;汽车;认证
提起汽车,大众关注的点往往是车辆外观造型、配置、价格质量与售后服务等等。而汽车认证,大部分人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但这又是整个汽车生产制造销售过程中至关重要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浅谈汽车认证的产生与发展来阐述一下到底什么是汽车认证。
1 认证的由来和发展
19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英国发生了多起锅炉爆炸事件,如何客观的评价商品成为人们开始关注的问题。
产品质量造成的各种灾难性事件,让人们意识到由供方自我评价与需求方的验收评价,都不可避免的有着主观性的缺点。因此就迫切地需要由不受供需方经济利益支配的第三方,使用公平公正的方式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监督与评价,以此正确引导人们的购买行为,确保人们的基本利益。于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认证就这样顺理成章的产生了。
20世纪初,英国以国家标准作为依据对钢轨进行了认证,在世界上创建了国家认证制度先河。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发达国家基本普及了认证制度。
2 国内外汽车认证体系介绍
2.1 国外认证体系
首先,关于美国认证,美国立法部门颁布《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案》,授权DOT(美国交通部)下属的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制定并实施FMVSS(美国法规)。美国汽车产品认证体系中制造商扮演更多角色,承担更多责任,美国有一套完整的针对汽车产品的法规体系,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产品需满足该法规体系中的所有法规要求,制造商需要对在美国销售的缺陷车辆负责,针对联邦法规符合性方面,分为安全认证(DOT)和环保认证(EPA),其中安全认证(DOT)为自我认证,环保认证(EPA)为强制认证。
其次,关于欧洲汽车认证管理体系,欧洲认证即欧洲联盟EC型式认证制度。该型式认证制度是以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指令2007/46/EC(旧版本为70/156 /EEC已废除) 为基础指令,该基础指令明确规定必须要通过关于整车安全、环保、节能等至关重要的各项系统认证,才能被证明满足了政府对車辆在安全、 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控制要求,才能通过整车的型式批准,进而才能被准入进入欧盟市场。
最后,日本汽车认证管理是以汽车制定制度、汽车特别管理制度与申报制度这几个认证制度来实行的。这部分认证制度依据的是道路车辆法与环境基本法以及能源科学使用消耗法。而日本国家汽车认证实行的主体为国土交通省与环境省,一般是通过公告来发布汽车认证信息的。
另外,拉丁美洲国家受美国市场的影响很大,其汽车产品认证制度更多的借鉴美国的认证法规和标准。。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澳大利亚以及中东地区则受欧洲市场的影响更大,故而其汽车产品认证制度更多会参考欧洲的认证法规和标准。
2.2 国内认证体系
首先,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简称“公告”),是从2001年伊始,由1985年颁布的目录管理演变而来。公告由国家工信部主管,是车管所办理车辆上牌登记的重要参考指标。只有列入公告的企业与车型,才可以在国内进行生产和销售。
其次,关于《中国强制认证》(即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CCC认证”),是从2001年12月起,由原《CCIB 认证》和 《长城CCEE认证》合并后演变而来。CCC认证由国家认监委主管,所有在国内销售的汽车产品都必须获得CCC认证,并加贴CCC认证标识后才能进入市场。
最后,环保方面,又分为国家环保和地方环保,即《国家环保信息公开》(简称“国环”)与《北京环保目录》(简称“北环”)。国环是从2001年4月起有要求的,最初实行的是环保型式核准,对达到排放标准的车型和发动机开展核准工作,所有未得到环保部核准的车型及以发动机是不能擅自生产和销售的; 2016年起,国环开始实施环保信息公开制度,由企业自行公开其满足国家排放要求的车型配置信息,并以随车清单的形式交到消费者手中。北环是国环的补充,适用于在北京地区销售的汽车。自2002年8月起,对北京实行比其他地区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
另外,一个汽车产品要想在国内进行销售,除了以上认证,还需获得交通部《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仅对营运车辆)、工信部《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对于新能源车辆,要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还必须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对于在产车型,为了确保量产车与用于型式认证的样车状态一致,各部门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工厂和市场上的车辆进行一致性检查。
3 国内外汽车认证现况与发展趋势
3.1 现况
美国的汽车型式认证最大的特点是自我认证、自我检测试验、强制召回,即汽车制造商可按照联邦汽车法规的要求自己进行检查和验证。如果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符合法规要求,即可投入生产和销售。然而,如果在售车辆一旦被发现不符合法规,汽车制造商将面临美国政府的巨额罚款,如大众汽车尾气排放事件。
欧洲主要有两个地区性的汽车认证法规,一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简称ECE)制定的技术法规,由各国任意自选,是非强制性的;二是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简称EEC)制定的指令,其成员国必须强制执行。由于ECE法规即《1958年协定书》的法规,故而ECE法规被广泛地应用在其缔约国,并不限于欧洲地区,截至目前已有48个国家加入。只要符合ECE法规,汽车产品在这些国家上市无需进行重复认证,可直接上市。
由于日本汽车工业以出口为主,因此日本汽车执行的标准法规大多为美国法规和欧洲ECE法规。而且日本1998年加入了《1958年协定书》,其汽车技术法规开始逐步向ECE法规靠拢,因此日本汽车技术法规作为国际三大典型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特点正在不断地弱化。
国内汽车产品认证是型式检验和一致性检查相结合的管理办法,这种模式可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自主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并从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最大程度的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还存在着主管部门众多,认证项目重复,认证周期较长、费用较高的问题,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2017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未来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强对质量的全方位监管。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汽车,目前各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认证法规与标准已经成熟,而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作为近几年才兴起的热门技术,大部分国家对其的认证法规标准还处以一个研究与制定的阶段,相信与其有关的汽车认证法规标准很快会出台,并以此为基础来规范汽车制造商的研发,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3.2 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未来的汽车一定会越来越安全、环保、节能,汽车产品认证也会紧跟汽车技术发展的脚步,在安全、环保、节能的方面对新设计研发的车型提出更高的要求。纯电动汽车、混动汽车、甲醇汽车、清洁能源汽车现如今都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从今年上海国际车展就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各家汽车制造商站台上的当家花旦,针对这些新能源汽车认证的法规标准近几年也在以一个非常频繁的频率进行着制定或修订。还有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都对汽车与基础设施的交互、车对车通讯、网络安全都有很高的要求,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的认证标准法规,不过随着技术的發展,应该很快就能看到相关认证标准法规出台,并投入使用到新车型的研发与验证过程中去。
另外,各个国家对于牵扯安全与环保等的产品使用的认证均有不一样的要求,在推行产品认证国际认可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困难。因而,需要制定有关国际准则,比如说,在《1998年协定书》下制修订的全球统一汽车技术法规(GTR)。目前已有27个缔约国,包括我国在内的6个工作小组致力于GTR法规的编制与修订。虽然目前其影响范围不及《1958年协定书》,但是我相信,这个全球统一的汽车技术法规将来一定会为全球的汽车市场开启新篇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此次经过对国内外汽车认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国内外汽车认证体系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并且认证的项目比较多、周期比较长,但是其不变的本质是为消费者服务,其不变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便捷的出行工具与出行方式。
参考文献
[1] 刘亚,徐仲春,彭蕾.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认证现状和标准体系研究[J].时代汽车,2018(09):73-75.
[2] 认证助力汽车后市场行业规范发展[J].质量与认证,2018(08):80.
[3] 赵家圆,李晓海,安秋兰.进口汽车认证制度解读[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8,31(0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