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CT三维重建成像分型诊断的价值分析

2019-09-10 07:22:44高英慧
影像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

高英慧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分型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3;R683.42 文献标识码:B 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19.02.13

Abstract: Objective: Patients with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Methods: 60 case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8. The control group was examined by X-ray plain film,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iagnosed by spiral CT, then two diagnostic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type I, II and III fractu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5%), (83.33%) and (8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5%), (50%) and (40%),(P<0.05);The detection rate of intermalleolar eminence fracture and fibular head fracture in observation group (91.67%), (90.9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75%), (72.73%),(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X-ray plain film examination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spiral CT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Spiral CT; 3D Reconstruction; Typing Diagnosis

脛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关节内复杂性骨折,因其膝关节胫骨平台结构复杂,一旦无法及时有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容易导致恶化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效果[1]。因此,制定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案关键是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便于及时诊断骨折程度及部位。通常情况下,临床中常见X线平片检查,但因骨折局部结构繁琐复杂,尤其是患者经历严重外伤后解剖关系复杂,以及不规则性胫骨平面,使其诊断骨折的立体性和全面性严重受到影响,容易产生骨折影像不全面和不准确现象[2]。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影像学诊断技术也不断进步,在各类骨折鉴别诊断中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探讨通过CT三维重建成像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中诊断的价值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18岁;②经诊断,均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③病历资料完整;④均同意接受治疗并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均严重伴有严重肝、肾、心脏等器官障碍者;②无法积极配合治疗,精神病患者等。对照组患者中,2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范围18-77岁,平均年龄为(45.32±2.1)岁,观察组患者中,21例男性,9例女性,平均年龄(46.32±1.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检查,选择飞利浦Essenta DR数字摄影仪对患者进行膝关节侧位和正位X线摄片。

观察组患者采用螺旋CT合并三维成像技术诊断,具体操作如下:①选择SIEMENS公司的E64排螺旋式CT扫描仪进行扫描;②医护人员将患者保持仰卧位,首先将脚伸进扫描仪,保持下肢伸直状态;③将肢体的长轴垂直与扫描平面,将膝关节的间隙置于中间,扫描部位从胫腓骨的上侧向股骨下侧逐渐扫描,包括骨折线的远侧;④取层厚2mm,层间距2mm,电压120kV,电流240mA,电压120kV;⑤实行VR的切割、旋转三维重建以及MPR冠状位和矢状位的斜面重建,对容积的扫描图像实行薄层重建,取层间距0.6mm,层厚0.6mm。

1.3 观察指标

准确统计记录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各骨折分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并踝间隆突发生骨折检出状况以及并腓骨小头发生骨折检查情况。一般而言,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标准为:Ⅰ型是只有胫骨外侧平台发生劈裂现象;Ⅱ型为胫骨外侧平台不仅出现塌陷现象而且会有劈裂现象;Ⅲ型是胫骨外侧平台仅仅出现塌陷现象;Ⅳ型是只有胫骨内侧平台出现骨折现象;Ⅴ型是双踝发生骨折现象,同时劈裂现象存在于胫骨两侧;Ⅵ型平台骨折,并有胫骨干的骺侧骨折[3]。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处理。当P<0.05时,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分型诊断比较情况

观察组的Ⅰ型骨折检出率75%、Ⅱ型骨折检出率为83.33%、Ⅲ型骨折检出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Ⅰ型(25%)、Ⅱ型(50%)、Ⅲ型(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踝间隆突骨折与并腓骨小头骨折检出率比较情况

各组30例患者中,通过临床诊断并踝间隆突骨折有12例,并腓骨小头骨折有11例,观察组并踝间隆突骨折检出率(91.67%)、并腓骨小头骨折检出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并踝间隆突骨折检出率(75%)、并腓骨小头骨折检出率(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胫骨平台骨折多是膝關节的创伤性骨折,膝关节由关节腔、面、囊三大面构成,结构复杂,关节囊中存在一些较为发达的韧带,患者胫骨的向前移位受患者前交叉韧带影响较大,而向后移位使其后交叉韧带能够对其进行阻止。常见骨折为整块骨质的劈裂、塌陷或是移位则是患者内侧胫骨平台的创伤,多数外侧骨折是因高能暴力而发生中部塌陷、边缘骨折劈裂或者移位等现象[4]。

膝关节属于肢体中重要的负重关节,但膝关节结构不易解剖,临床诊断中采用X 线的重叠影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发现图像不清晰,无法立体显像,无法充分显示轻微骨折以及重叠部位的状况,同时无法及时观测到胫骨平台塌陷程度与骨折片的位移现象,由此增加早期骨折诊断分型误诊现象发生率,加大漏诊风险[5]。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尤其是影像技术的发展,在临床骨折分型观察中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诊断方式逐步推广,诊断效果反馈较好[6]。

早期应用二维影像后才产生了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重建影像成为多角度之后的发展,影像清晰度有了明显提升,能加大程度的从多平面和角度检测胫骨平台骨折类型、骨折程度等,进而对影像进行旋转切割[7]。相关的医学研究显示,X 线摄片无法精确表达轻微骨折、关节面塌陷较轻性骨折,一般而言,胫骨平台在X 线片中常以弧形曲线投影显示,导致曲线投影重叠于曲线后的胫骨平台后侧的骨折影像。此外因得到多角度轴位图像使 CT 三维重建影像技术,通过观察胫骨关节平面塌陷及骨折片的移位情况能良好的显示骨折线的位置和方位[8]。本文研究利用选取 60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X线与CT三维重建成像两种诊断,发现利用CT三维重建成像分型诊断率远远高于X线,尤其是在Ⅰ、Ⅱ、Ⅲ型骨折检查中最为明显。据相关学者表明,胫骨平台骨折常见并发症有髁间隆突或者腓骨小头部位的骨折,同时患有髁间隆突或者腓骨小头部位的骨折风险与胫骨平台骨折损伤能力大小呈正相关。本研究中相较与X线光片,通过CT三维重像检查髁间隆突和腓骨小头处骨折,其检出率较高, 由此表明,在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螺旋 CT检出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 1 ]苗炜宇.CT三维重建与MRI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1115-1116.

[ 2 ]汪勤.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48-50.

[ 3 ]冯战友,区俊兴,梁建荣.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3):688-690.

[ 4 ]刁望伦.骨科诊断中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16-17.

[ 5 ]贾力.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71-72.

[ 6 ]丁燕萍,杨莹.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612-617.

[ 7 ]康明.CT三维重建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中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5):174-176.

[ 8 ]王达,孙亚军.MRI联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鉴别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4):949-951.

猜你喜欢
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软件(2020年3期)2020-04-20 00:56:34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四子散热熨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及MRI与CT诊断价值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29:37
螺旋CT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23:45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17期)2016-10-12 01: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