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梦 陈伟 蔡子维 孙钰杰 田琳
摘 要:花青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易受到温度、pH、金属离子、光照等影响变得不稳定。使用锐孔法制备花青素微胶囊,由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CaCl2质量分数为3%,芯壁体积比1∶3,针孔孔径为0.6 mm。在520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包埋率。使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3因素3水平试验,得到包埋率与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氯化钙质量分数、芯壁体积比的回归方程。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参数为3.03%海藻酸钠、3.26%氯化钙、芯壁体积比1.00∶3.56,微胶囊包埋率可达71.81%。
关键词:紫薯;花青素;微胶囊;锐孔法;包埋率
紫薯又名“黑薯”,属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1-2]。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色素对温度、pH、金属离子、光照等十分敏感[3-4]。为保持花青素的营养价值,本实验采用锐孔法制备花青素微胶囊[5],以包埋率为指标,在520 nm处测定花青素芯材溶液和CaCl2滤液的吸光度。单因素实验中确定最佳的海藻酸钠质量分数、CaCl2质量分数、针头孔径、芯壁比、混合液与CaCl2体积比,再使用响应面法优化实验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包埋程度。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
粗提的花青素样品。
1.2 实验试剂
无水氯化钙分析纯,海藻酸钠化学纯。
1.3 实验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5500,恒温磁力搅拌器B11-1型。
1.4 实验方法
1.4.1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以海藻酸钠为壁材,花青素样品为芯材,CaCl2为固化剂。将芯材溶液缓慢加入海藻酸钠溶液并磁力搅拌混合。吸取一定体积的混合液至注射器中,在一定高度以一定速度滴入CaCl2溶液中。固化30 min[6],过滤后在520 nm处测定吸光度。
1.4.2 紫薯花青素微胶囊包埋率的计算
包埋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1为芯材在520 nm处的吸光度;V1为芯材的体积,mL;A2为CaCl2滤液在520 nm处的吸光度;V2为CaCl2滤液的体积,mL。
1.4.3 微胶囊化单因素实验
配制1.0%、1.5%、2.0%、2.5%、3.0%、3.5%的海藻酸钠溶液,50 ℃恒温磁力搅拌溶解,冷却至室温且溶液内气泡消失。将0.1%花青素芯材溶液以芯壁比1∶1、1∶2、1∶3、1∶4、1∶5、1∶6缓慢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磁力搅拌充分混合。静置至混合液中气泡消失,用一次性膠头滴管吸取混合液10 mL,至针头孔径为0.45 mm、0.50 mm、0.60 mm、0.70 mm的5 mL注射器中。以2 mL/min的下滴速度,滴入1.5%、2.0%、2.5%、3.0%、3.5%、4.0% CaCl2溶液中,固化30 min,滤液。在520 nm处测得芯材溶液与CaCl2溶液的吸光度。以包埋率、挤压难易、凝胶珠形状等为衡量指标,依次考察不同因素不同质量分数对紫薯中花青素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1.4.4 响应面法试验优化紫薯花青素中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在1.4.3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对包埋率影响较大的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氯化钙质量分数、芯壁体积比进行响应面试验,利用Design-Expert-8.0.6软件中的响应面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进行3因素3水平试验(见表1)。
1.5 数据处理
使用Design-Expert-8.0.6和Excel2010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分析
2.1 单因素实验
2.1.1 海藻酸钠质量分数
将5 mL 0.1%芯材溶液按照芯壁比1∶4分别加入20 mL 1.0%、1.5%、2.0%、2.5%、3.0%、3.5%的海藻酸钠溶液。在一定高度用0.6 mm 5 mL的注射器吸取10 mL混合液,按混合液与CaCl2溶液体积比1∶4滴入40 mL 1.5% CaCl2溶液中。
在1%~3%这个范围中,随着海藻酸钠质量分数的增大,凝胶珠的成型效果越好,形态越均一,弹性增大凝胶珠不易破裂(见图1)。在3%质量分数达到包埋率最大值之后,溶液质地浓稠度增加,凝胶珠质地硬度增加,注射成球困难。高质量分数的海藻酸钠遇到固化剂CaCl2溶液凝固更快[8]。确定制备紫薯花青素微胶囊的最佳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
2.1.2 CaCl2质量分数
将40 mL 0.1%芯材溶液与40 mL 3%海藻酸钠溶液按照芯壁比1∶4磁力搅拌混合,吸取10 mL混合液滴入0.6 mm 5 mL注射器中,在一定高度下滴入磁力搅拌的40 mL 1.5%、2.0%、2.5%、3.0%、3.5%、4.0% CaCl2溶液中。
包埋率在1%~3%逐渐上升,3.0%~3.5%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见图2)。当CaCl2质量分数较低时,凝胶珠外层的固化膜较薄,使得凝胶珠较松软容易破裂。CaCl2质量分数过高时,外层迅速固化,阻碍了凝胶珠内部固化,同样不利于微胶囊球的强度提高。故确定最佳CaCl2质量分数为3%。
2.1.3 针孔孔径
将12.5 mL 0.1%芯材溶液与50 mL 3%海藻酸钠溶液按照芯壁比1∶4磁力搅拌混合,吸取10 mL混合液至0.45 mm、0.50 mm、0.60 mm、0.70 mm的注射器中,在一定高度滴入40 mL 3% CaCl2溶液中,即混合液∶CaCl2溶液=1∶4。
如图3所示,随着针孔孔径的增大,凝胶珠的表面积增大,包埋的花青素就越多,但凝胶珠表面固化的时间延长,使得芯材容易溢出,包埋效果差。针孔孔径为0.45 mm和0.50 mm时,混合液浓稠使得挤出成球困难,不易形成形态均一的凝胶珠。综合考虑,选用针孔孔径为0.60 mm最为合适。
2.1.4 芯壁比
将10 mL 0.1%芯材溶液分别与10 mL、20 mL、30 mL、40 mL、50 mL、60 mL 3%海藻酸钠溶液按照芯壁比1∶1、1∶2、1∶3、1∶4、1∶5、1∶6磁力搅拌混合,取10 mL混合液至0.6 mm 5 mL的注射器中,滴入40 mL 3% CaCl2溶液中,即混合液∶CaCl2溶液=1∶4。
包埋率随着芯壁比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在1∶3处达到最大值(见图4)。混合液中壁材较多,凝胶珠固化时间延长,使花青素不能高效地被包埋。壁材较少时,不能完全包埋住芯材,凝胶珠表面的固化膜较薄,芯材容易外溢。因此,选择芯壁比为1∶3。
2.1.5 混合液与CaCl2溶液的体积比
将15 mL 0.1%芯材与60 mL 3%海藻酸钠溶液按照芯壁比1∶3磁力搅拌混合,吸取10 mL混合液至0.6 mm的注射器中。按照混合液与CaCl2溶液的体积比1∶1 、1∶2、1∶3、1∶4、1∶5、1∶6分别滴入10 mL、20 mL、30 mL、40 mL、50 mL、60 mL CaCl2溶液中。
如圖5所示,包埋率随混合液与CaCl2溶液体积比的变化无明显的趋势,因为在成球的过程中,用磁力搅拌着CaCl2溶液,使凝胶珠不会沉积黏联。考虑经济成本,使用混合液与CaCl2溶液的体积比1∶2为宜。
2.2 响应面法试验结果
2.2.1 响应面法设计与结果分析
根据2.1单因素实验的结果,确定针孔孔径为0.6 mm、混合液与CaCl2溶液体积比为1∶2,固化30 min进行试验。选取对包埋率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法试验,海藻酸钠质量分数(A)、氯化钙质量分数(B)、壁芯体积比(C)作为自变量,花青素微胶囊包埋率(Y)作为响应值。共有17个析因点,其中5个为中心点,其目的是估计实验的纯误差。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2.2.2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显著性分析
通过BBD设计Analysis中的ANOVA分析,可得包埋率(Y)与海藻酸钠质量分数(A)、氯化钙质量分数(B)、芯壁体积比(C)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为:Y=70.28+1.04A+2.62B+2.95C-0.48AB-0.44AC+0.61BC-4.07A2-2.86B2-2.89C2。
结果表明,该模型显示为显著。R2=0.970 9,进一步说明模型实际值与方程预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从表3可以看出,A、B、C为显著因素(P<0.05),AB、AC、BC为不显著因素(P>0.05),不予考虑。回归方程可以简化为:Y=70.28+1.04A+2.62B+2.95C-4.07A2-2.86B2-2.89C2。
2.2.3 响应面模型预测最优方案
根据BBD设计Optimization中的Numerical得出最优试验方案为,3.03%海藻酸钠、3.26%氯化钙、芯壁体积比1.00∶3.56,微胶囊包埋率可达71.81%。
3 结语
优化后的条件为:以3%海藻酸钠50 ℃恒温磁力搅拌溶解,与0.1%芯材按照芯壁比1.00∶3.56充分混合,加入混合液至0.6 mm的注射器中,在一定高度下以2 mL/min的下滴速度滴入3.26%氯化钙中,固化30 min,包埋率可达71.81%。
[参考文献]
[1]古荣鑫,胡花丽,刘雨辰,等.紫甘薯花青素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4):107-113.
[2]刘思远,李志鹏,彭召云,等.花青素对肺癌细胞相关炎性因子信号转导通路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14):219-225.
[3]陈 杰.紫甘薯色素提取、纯化及稳定性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1.
[4]刘军波,刍礼根,赵 芸.蓝莓花青素加工环境稳定性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8(10):1 073-1 079.
[5]钱明雪,潘利华,樊基胜,等.蓝莓花青素微胶囊的包埋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24):166-168,169.
[6]唐丽娟,王 建,曹志凌,等.响应面法优化锐孔法制备甜菜红素微胶囊工艺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7(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