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生,节气之餐

2019-09-10 07:22路晶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2期
关键词:节气食材课程

2018年12月22日,这一日是二十四节气之“冬至”。我赶赴溧水区石湫中学,与初一(1)班的学生一起,参与溧水区“二十四节气课程”录制。这日,我较往常起得要早些,室内外均是黑沉沉的。太阳较往日显得更慵懒些,迟迟不睁开它的睡眼。我的心绪颇不宁静。怀着对即将开设的课程的期盼,巴不得天快点亮起来。

对于“二十四节气课程”,每位参与者都有自己不同的期盼。但是在这诸多的不同里,一定有相同的部分。比如在课程的重点设置上:要能学习节气自然物候特点与民俗文化,进而了解节气作为我国农耕文明注脚的重要意义。又如课堂的展现形式上:需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推动师生的互动,调动课堂的氛围等。总而言之,节气课程好比一道佳肴,需色、香、味俱全。食材要好,做法要新,还得有卖相,才能勾起食客大快朵颐的欲望,且食后回味悠长。

江浙一带有则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民间又有俗语“一锅里煮不出多样饭”。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短短40分钟的课要做到“面面俱到”,就容易落得“面面不到”。

食材、做法、卖相三者之间,我选择首先保证食材的“好”。这个“好”如何衡量呢?除了品种丰富、品质新鲜之外,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营养丰富。“二十四节气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是诸荣会先生的《节气24帖》一书,该书记录了先生及其父辈独特的生命体验,叙写了节气背景下的溧水石臼湖一带的生产生活等农事活动及本地的民风民俗。本书被中央文明办作为2017年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向全国推荐,可谓“品质上乘”。在此基础上,我还从“科普”“散文”“杂谈”“诗词”四个专题选取整合了其他课程资源。以呈现其“地方性”为例,我选取了徐龙梅的民俗论文《南京的冬至文化》,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南京地区冬至日的民风民俗,可谓“品种丰富”。

真是乱花迷人眼啊!正因为“品种丰富”,选择多了,组合也就多了。在挑选与整合课程资料的过程中,我对课程的理解与定位是不断变化的。最初,我对课程是这样定位的:这是一节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理念,以语文学科为课堂依托的文化课程。有别于一般的语文课,具有生动性、科普性与传承性,基于文字又应该高于文字,是自然科学、文学和社会学的交融。授课的对象为乡镇初一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应化繁为简,抓大放小。因其为一节展示课,故而以流畅推进,调动课堂气氛为要务。在反复研读诸荣会先生的《冬至阳生》一文后,我仿佛透过时光之镜,窥到几十年前那个寒冷的冬至日的自然风情,并体悟到一碗甜糯可口的腊八粥对年幼贫苦的孩童之心的慰藉。最触动我心灵的,还是文中的那位老父亲——年轻时饥寒交迫可谓生之冬至,晚年疾病侵扰可谓寿之冬至。面对人生的冬至,他以其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熬”过寒冷的冬至,静候阳生。因此,我决定改变最初课的定位,以下是我对课最终的定位:地方文化课程的建设,应该具有文化性、地方性与科普性。基于此,“冬至”课程可以设置以下几个目标: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冬至日的节气特征,以体现“冬至”课的科普性;了解冬至的相关风俗人情,以体现其“文化性”与“地方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体悟冬至文化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以体现“文化性”。本课可以从“天文地理”“风俗人情”“传统文化”“生命哲学”四个方面,多维度了解冬至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两次课程定位的区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再是单一的语言文字学习而是打通数学、自然科学、人文风俗、生命哲学与语言文学的边界,整合多学科资源。(2)由最初的重课堂形式转为重对节气丰富内涵的挖掘,特别是“冬至”哲学意义的体悟探索。(3)不再把授课学生的学龄、知识积累的局限性作为组织教学的“绊脚石”。一切从冬至本身出发,从课程文本出发。

而我的不宁静也正源于此。一边是文本,一边是学生,两者都为教学的根本。我既不能罔顾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追求极致的文化,又不可淡化节气的哲学内涵而追求课堂的“热闹”。在“清泉石上流”与“冰泉冷涩弦凝绝”之间,我觉得“声暂歇”所留下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方能“银瓶乍破”“铁骑突出”。

学生较低的语文素养与节气的丰富内涵的不对等是客观事实,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的我课堂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食材品種繁多,营养丰富,在煎、煮、蒸、炒、炸多种做法中,需要选择最易发挥食材营养的做法,使得其易被吸收,容易为人体所用。

受此启发,我选择了“跨媒介阅读”的教学方式。图片、视频、实物、音乐使大量文字信息具体化、生活化、情境化、凝练化。学生在了解冬至节气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一焯,食料焯水,讲究速度。图片促进理解,引导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制定的目的、原则及特征,快速入题。此处,我使用了图表,学生以此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是太阳历,它是我国古代百姓用来校准时间,指导生产并预知阴晴冷暖的指南针。

二煎,过油煎炸,讲究油温。“依类象形”是最初的构型思维方式,人类最早用来表意的即是图形,部分惯用的图形由繁到简,并作为符号被固定下来,形成独特的表意系统。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是一锅烧烫了的热油,最易炸出“冬至”的情味。我投影展示“冬”“至”两字演变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从汉字表形会意角度解读、鉴赏,引导学生得出“冬”的季节特征:天气阴沉寒冷,日照时间变短,太阳光热不强,室外活动减少,万物萧条颓败……在解读“至”时,学生发现字形如一鸟落地,明确其取意为“极”的源头,得出“冬至”日阴冷至极的含义。文字图形保持了生动形象的最初特性,蕴含了先民观察自然、总结生活的智慧。通过对文字图形的解读与鉴赏,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获得了的审美情趣。

三煮,入水至沸腾,渐入佳境。以此喻“实物创设情境”最为合宜。“数九”是南京冬至后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习俗。潘宗鼎《金陵岁时记》记载如下:“冬至绘素梅一支,为花八十有一,日染一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民间涂梅还有口诀:“上涂阴天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待到染满全图日,寒冬消尽吹春风。”九九消寒图既是民间记录时间、晴雨天气变化的态势图,又体现着中国古代人民冬日消寒的生活情趣。

四炖,添一把柴,煨物入味。科普视频就是这一把“火”,以具象对抽象,突破知识的障碍。我截取一段时长1分钟的科普视频,视频内容为太阳直射动态变化。观看视频后,学生对冬至“夜长昼短”的特点有了直观的认识。以冬至为节点,夜至最长,物极必反,夜渐变短,日渐增长,阴极阳生。

五蒸,水汽蒸腾,取物精华。“蒸”取其升华之意。音乐丰富审美体验,本课以“数九歌”收束。学生集体颂唱“数九歌”进一步了解物候特征,体悟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还援引民谣“晴冬烂年,烂冬晴年”,和学生一起预测了来年大年的天气,增加趣味性,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从时间维度延展“冬至”文化课程,为持续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焯、煎、煮、炖、蒸,从自然到文字,自文化到哲思,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敲开了冬至的节气之门。

我想,任何一位执教者,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更能在其心中留下痕迹。执教此课两个星期后,我的公众号平台上有学生留言道:老师,冬至节转眼已经过去两个星期了,今天我刚起床就发现外面已经亮了。我一直是这个时间起床,往日里这个时候天还是暗的。今天却亮堂堂的,我的心情一下子就轻松、明快了。果然,过了冬至日,白昼一日日地长了,夜也一日日地短了。我在想,到了夏至,又反了过来,白昼变短,黑夜变长。老师,你说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遵循的是自然的规律。那人生是不是也像这黑夜与白昼,得意与失意会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相互转变呢?又或者某一方面得意多一点,其他方面就会落寞一点,就像西哲所说的“上帝关了门,必会打开窗”呢?这是不是就是一种自然的平衡呢?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是那天45张笑脸中的哪一位。他一连追问了我数个为什么,我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我想,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路晶,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节气食材课程
人与食材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人与食材
寻觅食材的原味
食材变动物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