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成光
摘 要: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新一轮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焦点。为探究本世纪初启动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演进路线、研究热点与趋势,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借鉴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通过绘制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时空知识图谱及内容知识图谱,以直观的方式揭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深入地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质量;知识图谱;CiteSpace;科学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G52/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2-0001-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2.001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基础教育关注的焦点由扩大教育数量向提高教育质量转变。为迎接当今社会对新一轮教育改革提出的挑战,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工作方针之一,这标志着我国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1]。欲对基础教育质量展开深入的研究,实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梳理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演进路线、研究热点与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对教育研究前沿和热点的探寻大多是在采用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基础上的归纳和总结,而科学计量学方法则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较客观地反映不同时期教育研究的状况,从而避免以往文献研究法得出的结论偏于定性归纳、过于主观的问题。[2]科学计量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具有可视化特点的知识图谱成为科学计量学中新的分析方法。知识图谱通过信息可视化对教育文献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的结合,能提升教育文献内容研究的质量,为海量教育文献内容的深度解读提供可行性的技术支持[3]。目前,在科学计量学的分析软件中,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因其能对文献进行多元、分时、动态的分析,能够将一个知识领域来龙去脉的演进历程集中展现在一幅引文网络图谱上,并把图谱上作为知识基础的引文节点文献和共引聚类所表征的研究前沿自动标识出来[4],因此对于探测研究前沿和热点具有较强的优势[5]。本研究借鉴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以直观的方式揭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基础教育质量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III软件对文献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还应用Excel进行辅助作图。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可视化分析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质量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为保证全面的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本研究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CNKI)为基础数据库。根据布拉德福文献离散规律,大多数关键文献通常都会集中发表于少数核心期刊。[6]为保证检索论文的质量,入选检索的期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版)中收录的教育类期刊,共68种。
在CNKI中选择期刊的“高级检索”类型,检索项为“刊名”和“主题”,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并且”,其中“主题”选项的检索词为“教育质量”,检索时间从2001年1月至2018年11月。共检索到4 124篇文章,为保证足够的相关性,剔除作者为“本刊编辑部”、无作者及会议报道等非学术型文獻,最终共选出3 008篇文献。
(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时间分布图谱
为了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成果产出情况,统计了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年的发文情况,其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一直在上升。其中,2010年围绕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文献急增,随后趋于平稳,因2018年的数据量不完整而导致下降,但可以预测研究趋势仍将保持不变。通过文献的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成果丰富,整体表现为蓬勃发展的态势。
某一研究主题的研究人员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研究的关注度,为了解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科研人员情况,统计了历年作者的数量情况,其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我国研究基础教育质量的科研人员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到2013年参与人数达到最高点,其数量是2001年的2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2012年研究者数量减少,但是结合图1可知,发文数量并没有出现相应的锐减态势,这说明我国在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一部分科研人员取得了丰富成果。
(二)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空间分布图谱
1.核心学术团体的空间分布
为探测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核心学术团体和机构,本研究统计了各研究单位在基础教育质量方向的发文量,其中排名前20的机构如图3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于2009年,由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院和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等单位组成,在基础教育质量研究方面发文数量最多,约191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于2014年,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约发文78篇;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组建于2012年,由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和农村教育研究所组成,约发文70篇;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组建于2011年,是在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约发文56篇,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文量相当;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文量排第六。这六家机构在基础教育质量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潜力。随后排名前20的研究机构发文量差异不大,这表明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已经受到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和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等三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结合自身优势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
为考察不同机构间的合作情况,研究生成了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机构合作图谱,如图4所示。在图中,节点为机构名称,节点大小代表发文量,节点环表示年轮,标签字号大小代表中心性,边描述机构合作。从图中可以看出,64家机构中只有5条连线,且网络整体密度为0.0025,这表明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团体分散,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研究。
上面分析了不同机构间的合作情况,接下来,通过研究机构的时序图谱分析研究机构关于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5只显示了发文量较多的研究机构。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03年,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机构呈现井喷状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研究产出论文量较多。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不同的机构会在某一年集中产出大量关于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成果,比如: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成果较多;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产出量较多;2012年,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产出量较多;2014,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产出量较多。这也说明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需要一个研究周期。
2.期刊载文量的空间分布
为考察我国教育学类核心期刊关于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发文情况,对本文选取的68种核心期刊进行教育质量研究主题的发文量统计,发文在100篇以上的期刊如图6所示。其中,人民教育以199篇论文居于载文量之首,之后载文量居于前五的期刊分别是中国教育学刊(191篇)、外国教育研究(176篇)、比较教育研究(173篇)、教育研究(146篇),这说明这些期刊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了广泛的关注。通过中国知网二次检索发现,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文章占各期刊在这一段时间内总发文量的百分比为:《人民教育》为2.2%,《中国教育学刊》为2.7%,《外国教育研究》为6.1%,《比较教育研究》为4.2%,《教育研究》为3.7%。这说明,在综合类教育期刊中,《教育研究》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进行了比较集中的关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刊载国际教育研究动态的《外国教育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共刊载教育质量研究论文349篇,约占总载文量的12%,且关于基础教育质量研究发文量的百分比为第一、第二,这一方面说明这两份期刊对国际基础教育质量研究比较关注;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学者在研究基础教育质量时,注重国际的比较与借鉴研究。
(一)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看,中心性和频次高的关键词代表着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即研究热点;关键词的共现频次越高,中心性越高,说明关键词在该领域愈重要。[7]为了分析关于基础教育质量论文的研究热点主题情况,统计了关键词在论文中出现的频次和中心性。表1列出了频次排名前20的关键词及其中心性。
从关键词词频来看,除检索的主题词“教育质量”外,由表1可以看出,2001—2018年与“教育质量”相关的研究领域在教育发展阶段方面,研究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基础教育(105次)”“义务教育(82次)”,而“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频次相当,为47次。从教育活动方面来看,与教育质量有关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教育改革(194次)、学校管理(45次)、教学质量(43次)等方面。从教育理念方面来看,与教育质量有关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教育公平(90次)、教育均衡(71次)、内涵发展(45次)等方面。从教育学元研究层次来看,与教育质量有关的关注点集中于教育发展(71次)、教育政策(66次)、教育事业(63次)等方面。从表中还可以看出,近年来与“农村教育”相关的教育质量研究方面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上面从计量角度分析了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热点的主题。CiteSpace 的关键词聚类功能可以直观地展现某研究领域的热点及相关研究主题之间的共现关系[8]。在CiteSpace绘制的知识图谱中(图7),圆圈代表关键词,圆圈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多少,颜色圈的厚度代表相应的年份关键词出现的多少,连线表示关键词共现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Q值为0.762 7,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共有102条边,网络密度为0.021 9,这表明,关键词共现网络结构松散,关注点不集中。
关键词中心性的高低表示关键词的重要性和基础性。由表1可知,中心性比較高的关键词有内涵发展(072)、教育发展(068)、教育质量(038)、教育事业(034)、教育改革(022)、高中教育(021)、教育公平(02)。结合图7,还可以直观地看出与这些关键词共现的研究关键词。如与关键词“内涵发展”共现的关键词除“教育质量”外,主要有“新课程改革”“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区域教育”等;与“教育改革”共现的关键词主要有“中国基础教育”“高中教育”“教育政策”等;与“高中教育”共现的关键词主要有“基础教育发展”“远程教育”“教师教育”等;与“教育公平”共现的关键词主要有“农村教育”“教育均衡”“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等。
(二)研究前沿关键词趋势
陈超美博士认为,研究前沿是指“一组突现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的研究问题”[9]。这里定义的研究前沿强调新趋势和突现的特征,因此,研究前沿就可以看作在某一时段内,以突现词(burst terms)为知识基础的一组文献所探讨的科学问题或专题[2]。研究前沿的探测应该在分析突现词的基础上,结合突现词所在的文献进行综合判断。
运行Citespace,得到突现率前十的关键词,其结果如表2所示。
为了进一步探测与基础教育质量相关的研究趋势,在找出高突现率关键词的基础上,运用Citespace可以分别绘制出这些关键词的被引历史曲线,从而更直观地探测与基础教育质量相关的研究趋势。
根据CiteSpace 软件探测的突现关键词及其被引历史曲线,结合文献二次检索方法,对前沿主题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可将2001—2017年(因2018年数据不全,不纳入研究前沿的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前沿主题分为三类:趋弱型、渐增型和稳健型[10]。趋弱型研究趋势是指文献被引历史曲线呈递减趋势;渐增型研究趋势是指文献被引历史曲线呈递增趋势;稳健型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趋势类型,其文献被引历史曲线呈现波峰与波谷多次交替出現。
趋弱型前沿主题为“发展规划”和“教育规划”,它们的历史曲线如图8所示。通过文献二次检索,发现与“发展规划”主题相关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也是出现频次最高的相关研究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的解读及各省为贯彻落实《纲要》而制定的有关省的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二方面,从教育发展阶段来看,与“发展规划”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个阶段。通过文献二次检索,并对文献进行研读发现,其实在相关文献中“教育规划”的内容和“发展规划”所表述的意思相近,主要涉及到《纲要》的出台背景及落实建议。从这两个词的被引趋势还可以看出,2010年,这两个主题的研究都达到了研究的高峰,这可能与《纲要》于2010年发布有关。
渐增型前沿主题为“学前教育”“远程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评价”,其历史曲线如图9所示。通过有关“学前教育”的文献分析发现,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了国际比较研究法,介绍经合组织(OECE)、欧盟等国际组织及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基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包括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政策、师资培养等。通过对有关“远程教育”的文献分析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远程教育质量测评及质量保障体系两个方面。通过对有关“均衡发展”的文献分析发现,从教育发展阶段来看,研究主要集中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均衡发展的理论内涵、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测评等方面;关于“教育质量测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测评项目的比较研究和测评方法的探索两个方面。
稳健型研究趋势的前沿主题有“高中教育”“教育改革”“农村教育”和“教育理念”,它们的被引历史曲线如图10所示。通过对“高中教育”的文献分析可知,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涉及到美国高中教育改革经验、高中教育质量评价、高中教育质量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关系等方面。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教育改革”主题的研究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核心,分别对教育改革理念、目标及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教育”的发展从注重入学机会公平向提升教育质量转变,通过文献的分析发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农村教育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农村学校师资建设、农村学校布局、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美国农村社区、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农村教育问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等。“教育理念”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灵魂,通过文献的分析可知,我国的教育研究在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研究,与教育质量相关的教育理念研究聚焦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与此同时,还涉及到教育系统各级人员教育理念的研究。
本研究从时空知识图谱和内容知识图谱两个方面对实施新课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分析,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结论
从时间分布图谱来看,从本世纪初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成果丰富,且形成了一批稳定的研究人员,整体表现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空间分布图谱来看,基础教育质量研究受到广大核心学术团体的关注,但研究团体分散,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且不同的研究机构在不同的年份集中产出较多的研究成果;从期刊载文量来看,《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了广泛的关注,且《外国教育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对国际基础教育质量进行了实时动态的关注。
对关键词网络共现图谱的分析可知,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热点为:从教育发展阶段方面看,研究热点由高到低分别是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 从教育活动方面来看,研究热点由高到低分别是教育改革、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从教育理念方面来看,研究热点由高到低分别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内涵发展;从教育学元研究层次来看,研究热点由高到低分别是教育发展、教育政策、教育事业等方面。从关键词共现网络来看,共现结构松散,表明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关注点不集中。
对高突现率关键词的被引历史曲线分析表明,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的趋弱型前沿主题为 “教育规划”; 渐增型前沿主题为“学前教育”“远程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评价”;稳健型的前沿主题有“高中教育”“教育改革”“农村教育”和“教育理念”。
(二)思考
在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新一轮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今天,我国研究者应结合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科研合作交流,在借鉴国际基础教育质量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研究体系,并将这些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教育实践,从而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其中,这些研究包括基础教育质量观、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體系、教育质量监测等方面。
[1] 袁振国,苏红. 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及其制定[J]. 教育研究,2013(6):4-16.
[2] 潘黎,王素. 近十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基于八种教育学期刊2000—2009年刊载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J]. 教育研究,2011(2):47-53.
[3] 郭文斌. 知识图谱:教育文献内容可视化研究新技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45-50.
[4]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5] 蔡建东,汪基德,马婧. 教育理论研究的量化与技术化路径——科学计量学方法与技术在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应用[J]. 教育研究,2013(6):17-23.
[6] 张斌贤,陈瑶,祝贺,等. 近三十年我国教育知识来源的变迁——基于《教育研究》杂志论文引文的研究[J]. 教育研究,2009(4):17-25.
[7] 王娟,陈世超,王林丽,等. 基于CiteSpace的教育大数据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6(2):5-13.
[8] 段春雨,蔡建东. 国际泛在学习领域知识图谱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85-95.
[9] 陈超美,陈悦,侯剑华,等.CiteSpace 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 (3):401-421.
[10] 闫守轩,朱宁波,曾佑来. 十二年来我国课程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其演进——基于2001—2012年CSSCI数据库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4(3):64-72.
(责任编辑:杨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