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理要重视概念的形成和实验探究的过程

2019-09-10 07:22许剑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浮力新教材概念

许剑

一、学习物理概念需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物理概念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使学生参与并且理解科学抽象过程,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区别和辨别本质东西与非本质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得出结论。(一)加强实验,审慎地选择实验和事例,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 教学过程必须从感觉经验开始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生动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这是思维加工的原料,掌握规律的基础。同时根据有关概念,选择本质联系明显的感性材料。(二) 重视科学抽象、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使学生理解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关键。(三)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是形成概念的根本。

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文字表述概念,再译成数学表示式。比如:给概念下定义就是要揭露概念的内涵;对定性物理概念要进行质的规定性描述,对定量物理概念既要有质的描述又要有明确的量值规定,量度的单位,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理解其物理意义;概念的文字表述要及时地返回到具体事例中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采用对比方法,明确其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从物理概念之间的依存关系中进一步理解其物理意义。

二、学习物理规律要重视规律的形成过程

(1)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享受探究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很多时候总是不太愿意在学生探究过程上多花时间,认为在这上面多花时间不划算,与其把时间花在这上面,还不如让学生多做几个练习题,多见识几种题型,这样效率更高,知识学得更牢固,效果更好。但是我认为不尽然,相反在探究过程上花时间反而会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快、更实在、更灵活,更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而且应考也不见得就会吃亏。

《阿基米德原理》在美国是这样教的。教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浮力,你们谁知道“浮力”?学生甲:我知道,把橄榄球扔在水中,它就受到浮力。学生乙:轮船也有浮力……。(接着教师左手将一个用绳系着的小铁块放入剩满水的水槽中,右手拿着一把小弹簧秤问学生)教师:铁块在水中也受到浮力吗?(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受到浮力,有的说不受浮力,有的不说话在思考)教师:我们做实验来研究到底受不受浮力,如果受到浮力,有多大?你们小组商量都需要哪些东西?(学生又议论开了)(两分钟后教师说话了)教师:每组一人在旁边去找实验助理取器材…..(老师的课讲完了,剩下的时间学生嘻嘻哈哈做探究实验)整个一堂课老师讲了6分钟,其余的时间全部留给学生去体会和享受探究过程。

美国的基础教育模式基本上是杜威的“现代教育”模式,它重视学生的活动与探索,重视学生的做和经验,重视学生的生长和发展。事实证明美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开拓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上是比较成功的。

(2)大胆地放开学生手脚,让其自主探究。从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看出新教材有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个实验,老教材(人教版)上有简单的步骤和比较明确地提示,而新教材(科教版)上却没有。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按照新教材的意图,这个实验放开学生的手脚任学生去探究,一部分学生犯了错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回过头来,自己也能明显地感觉到加深了对额定电壓、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理解。老的教材和实验报告册上所列出的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往往是最简洁、最科学的,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就是不容易也不愿意接受,因为这些东西是在学生还没有经历探究过程前加在他们头脑中的条条匡匡,如果不将学生放开,让学生完全按照列出的步骤做实验,牵着学生的鼻子,探究就容易停留在口头上,为“探究”而探究,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过程,没有真正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自然探究过程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得不到释放。

猜你喜欢
浮力新教材概念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第十章浮力
探秘浮力
神奇的浮力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