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心灵的翅膀

2019-09-10 07:22贾延滨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半江醉翁亭记王维

贾延滨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加强人文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几千年来流传的古诗文,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淀着辉煌的人文精神,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读出对美的追求,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阅读古诗就像在欣赏一首首或深沉或轻柔曼妙或慷慨激昂的曲子,课文所选的古文如《陋室铭》、《与朱元思书》、《醉翁亭记》、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也非常适合阅读。同时,古诗表情达意,通常用对偶、比拟修辞手法,用凝练而简约的语言,使得诗作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无限遐想,也能够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走进诗中,感悟意境:李白笔下的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气磅礴。王维笔下的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此闲适,白居易笔下的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绮丽可爱,王勃眼中的水“秋天共长天一色”浩渺又恬静……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水”有了生命,有了色彩,让人心中涌动不同的感覺。读《使至塞上》追随王维感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昌龄的“青海长门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是何等的壮阔雄浑又萧索寂寥。《桃花源记》引人无限向往,《小石潭记》及《醉翁亭记》带给人无限留恋。好的诗文就像醇酒,越品越香,越品味越浓。

二、品出对生活的理解,让心灵获得解放

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生活的生存环境,理解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悲怆。读《天净沙·秋思》,感受游子对故乡的缠绵悱恻的思念和愁肠百结的沦落感。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怎能不激发青年一代的雄心壮志。范仲淹的《渔家傲》大气磅礴与悲凉难抑的交融让人思潮翻滚。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相思之情诗如此难耐。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报国热血显出英雄本色,学生的爱国热情也一起迸发。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和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异曲同工都指导学生以一颗平静的心来对待生活。

这两个方面,层层深入又互相渗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一些优秀的古诗文作品,以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使学生在阅读的享受中,获得心灵的解放,在心灵的解放中为理想插上理性的翅膀。

猜你喜欢
半江醉翁亭记王维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熊猫大婶的窗帘店
说泾渭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之异同浅析
诗词中的自然知识:“半江红”原因何在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
《醉翁亭记》课后片段作文
不是摹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