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之心教重于身教

2019-09-10 16:22:27严秀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4期
关键词:同理心宽容

严秀英

【关键词】  心教 宽容 同理心

【中圖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4-198-01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爱就需要用“心”。师爱是陪伴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持,是教育的催化剂,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者的要求素有“言传身教”之说,但在新的形势下,往往出现“言传身教、带而不动”的被动局面,因此,仅以“言传身教”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心教”。

所谓“心教”,就是要求教师自己真情实意去感化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矫正他们的不良思想和生活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因为学生不是任何时候都接受教师对他心灵的塑造的,而只有教师和学生建立了融洽的友好关系时,学生才易于接受教师的引导。这是有效德育的前题。

“心教”的核心相对于“身教”而言的,它强调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做到“真心、宽容心、以心换心”。

一、用真心接近学生

小学生对老师有着特殊的信任和依恋情感,他们十分关注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在行为上很大程度是以老师的态度和情绪为转移。作为一名教师,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感情,对人热忱,能把每个学生的欢乐苦恼都装在自己的心分给每个学生一份。在与学生谈话时要谈到入情入理,擅于使用同理心,情理交融。不但要有说话的技巧,更要配合肢体语言,有时一个及时温柔的眼神不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而且能大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间思想交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件分辩好坏,确定应持的态度和该做的事同时,在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使教育者的意志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消除了恐惧与不安,感到老师可信任为前提,通情达理,通俗易懂时才能向老师敞开心扉,倾吐心里话,接受教育。

二、用宽容心促使自省

教育家苏霍姆林期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严在理中、严而有爱。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理解、尊重、给予充分的反思时间,促进学生自我反省,以达到激发他们“内在驱动力”的目的,增进改进的信心和决心。这种宽容是一个从“接受教育”(被动)到“自我教育”(主动)的过程,它表面上退一步,却能达到迸发进跨步的效果。这点特别适用于个性倔强、自尊心强的一类学生上。

本人一直都担任毕业班工作,有一年接手一个新班时,遇到一名顽固不化的学生,他在学校里拉帮结派,欺负其他同学,搞得众同学连声抱怨,教过他所有的老师对他的评价是“目中无人、无药可救”。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班主任们都无计可施了。

我发现这个学生个性真的非常倔强,自尊心强,通俗的说就是吃软不吃硬,你越是批评他就是越反抗。那么面对一个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开学紧紧两天他就把班里搞得乌烟瘴气,其他同学都跟他一起捣乱。唐代诗人白易居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的就是老师要用深沉的情热爱学生,只有炽热真挚的语言才能使学生感到可亲可信。于是我在一次班会说:“老师怎么觉得我们班的学生比别班的学生可爱?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能成为你们的班主任是我的荣幸,就如我们班某某同学”。听到我提到这个同学,全班学生瞬间肃静起来,可能所有同学都在等我批评他。我见到这样的情形接着说:“他的优点就是组织能力强,要是这种优点能用来帮助老师管理班级,我相信他一定是个好班干部,而且他还有一点就是太活跃了,以至盖过了老师的风头了。”听到这里他羞赧地笑起来了。课后,他主动向我承认错误,说我的宽容让他无地自容,这是他上学以来老师第一次表扬他,以后一定做个名副其实的好孩子,由此可见,适时恰当的宽容之爱能推动学生自我教育,使师生关系融洽,增强教育力度,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三、以心换心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坦诚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信息的互换。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不需要甜言蜜语来遮掩;它是生命的原汁原味,它是天地之间的一种本真和自然。

因此,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坦诚相见,以心换心,使师生产生和谐的“共鸣”,碰撞出心灵的火花。我们只有坦诚,以心换心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才能真正地与学生心灵的世界相通,共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更准确地感受学生的思维节拍并去学着与学生和拍。当然,作为一个老师必须做到内心感受与道德行为相统一,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和真实思想感情,有助于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逐渐形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栽树在根,育人在心,只要我们坚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去关怀,温暖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我坚信:师爱定会是一股无形的力量,鞭策、鼓励着学生积极向上。

猜你喜欢
同理心宽容
大学生道德教育之同理心的培养
决策与信息(2017年1期)2017-02-18 15:07:49
南风直须吹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9:35:44
用爱心欣赏学生用真情感化学生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10:53:49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52:01
我的第一堂“同理心”之课
意林(2016年22期)2016-11-30 18:05:27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浅淡“同理心”在高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科技视界(2016年23期)2016-11-04 23:07:40
爆款青春剧 玩的就是“同理心”
电视指南(2016年9期)2016-10-21 11: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