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颖杰
摘要:合肥市六十一中学积极探索生涯教育,构建“童梦”生涯课程,大力推进社团建设、创新开展生涯体验,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规划人生,培育梦想。
关键词:生涯教育 课程 社团 研学旅行
在合肥市第六十一中学,老师们都知道校长和一个学生的对话。
校长问: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学生想了会说:我想去学汽车修理!嗯,发型师也行。或者帮我父母卖菜?厨师也不错哦!
校长又问:到底想做什么?
他说:随便,能干啥就干啥吧,还有一个月才毕业呢。
校长说:那你知道如果做这些职业现在要准备什么吗?这些工作需要具备什么要求和本领吗?
学生说:有个师傅教就行了,其他不要什么吧?
……
是的,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级即将毕业的孩子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描绘。这所学校位于一个菜市场、一片城中村以及一个破产多年的老厂之中。学校里90%以上的学生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随迁子女,他们的父母大多从事劳力、菜贩等工作,或者守着一片小店。一家人往往租住在一个三四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既是卧室,又是厨房,还是客厅……这些孩子往往呈现出群体性的“四无”特征——“升学无所谓、就业无目标、未来无梦想、学习无动力”!
多年来,学校按照合肥市教育局的總体部署,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心理健康教育等,整合多种资源和力量,一体化实施德育工作,使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学校是不是还应该多做点什么?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才有未来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梦想,而动物没有。人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
中国梦是几代人的梦想,也是由万千个下一代的梦想汇聚而成的民族梦想。即使是务工人员的孩子,他们也是中国梦的筑梦人,他们也应该拥有一个缤纷瑰丽的梦想,不能让他们因出身和家庭,在这个时代大潮里渐行渐远。
学校立足实际,提出“推进生涯教育,做最好的自己”项目,决定以“生涯教育”为抓手,点亮孩子的梦想,让梦想为幸福人生奠基。通过以生涯指导、学科渗透、主题实践等为主要形式的系列生涯课程,培养心灵美好、心态阳光,身体健康、快乐成长,学有动力、未来有梦的好少年。
学校构建了“四模块四阶段”“童梦”生涯教育课程。“四模块”是根据生涯教育内涵做出的课程内容安排,分别为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生涯探索、生涯准备。“四阶段”是根据学校九年一贯特点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切分的时间序列,具体为:1、2年级“我和梦想初相识”生涯认知,了解社会的丰富多彩,萌发梦想,认识自我。3、4年级“种下梦想的种子”生涯体验,了解职业,尊重劳动。根据兴趣和爱好,培植梦想。5、6年级“走在追梦的路上”生涯探索,了解每个职业需求、职业特点,初步建立未来与现在的联系。7-9年级“梦想走入生活”生涯准备,通过各类职业实践,为自己追寻人生理想做能力和心理的双重准备,迎接人生的第一次生涯选择。
通过“童梦”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九年一贯”地关注学生“长线”发展,从学生现实与未来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孩子发现现实与未来、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实践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生活德行、生活自信。
梦想可能迟到,但不可以缺席
“为了光荣与梦想,自强的意志势不可挡,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前进的歌声多么嘹亮。”这是学校“乐同”合唱团的孩子的歌声。
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多才多艺。但是艺术的培训费用,让许多随迁子女望而却步,在艺术的殿堂外张望。
学校开设了合唱课,成立了95%的成员为随迁子女的“乐同”合唱社团。在合唱的熏陶下,孩子们发生了喜人变化,比以前更有组织性、纪律性,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加入合唱团前,有些小孩会比较自卑,现在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本地孩子的心理距离也渐渐地缩小。
11岁的陈某某,老家在贵州,自小内向,不擅与人交流。加入合唱团后,渐渐变得健谈起来,也更愿意向人吐露心声了。“合唱团里的同学都十分喜爱音乐,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好伙伴。”她说,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十分辛苦,有时她也会把自己在合唱团学会的歌曲唱给父母听。晚上,小姑娘的歌声在家中荡漾,不大的出租屋里洋溢着温馨的气氛。她还说:“我喜欢合唱,我每天都会按照老师的要求练声,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领唱。”
同样,学校给孩子们成立了各种体育社团,有篮球、足球、射击和花样跳绳,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给孩子们打开一扇又一扇天窗,让梦想的星光洒落在他们身上。在社团里,走出了在韩国昌原射击世锦赛中破10米移动标靶世界纪录的苏丽,有荣获包河区校园足球联赛最佳守门员称号的郑骁童,也有一大批孩子带着他们的花样跳绳走上安徽电视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给我一双翅膀”大型文艺演出舞台,过了一把“明星瘾”。
在最美好的岁月里,孩子们与艺术、与体育相遇,梦想在心中生根发芽。
在路上的不仅是身体,还有灵魂
“研学旅行”是合肥市的一个重要德育平台和载体,但是因为学校的认识和组织不够,有时候研学旅行仅仅是一群人坐着大巴车换一个地方吃零食。如何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赋予研学旅行更多的德育内涵,让研学旅行呈现更多的教育价值,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实践。
2018年,学校将研学与“生涯教育体验”进行了整合,1300余名学生参加了全新的“生涯教育研学体验活动”。9个年级,9条线路,体验银行职员、面点制作、眼科医生、警察消防、园艺栽培、大学生活等9种生活状态,走入社会,感悟生涯。同时,兼顾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形式上保持9年的内在逻辑性和连贯性。
按照活动时间顺序,每个年级的生涯体验研学课程被分为“体验前”“ 体验中”和“体验后”三个教学阶段。以五年级“走进眼科医院,成就光明未来”为例,“体验前”有两个课程:“我的近视眼同学” 调查,“坏坏的近视眼”讨论;“体验中”有三个活动:聆听眼科知识讲座,眼科知识竞赛,“我为同学查视力”;“体验后”孩子们还有两项家庭作业,即“了解眼睛”——眼睛的构造画图标注,“听习爷爷话,做自己的光明使者”——我的近视防治方案。一次研学活动集中了社会调查、实践探究、知识学习、合作互助、角色体验等多种教育内涵。
到最后互动环节时,安静的会场变得热闹起来。当医生询问孩子们“当医生有什么作用时”,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救死扶伤”“挽救生命”,慷慨之词让医生频频点赞。但也不乏有的孩子略显“功利性”的回答:“可以给家人治病带来方便。”固然,高尚的动机能带来伟大的结果,但善良的心地同样可贵,或许这份善良就能影响这个孩子的人生抉择。
人啊,认识你自己
探访消防支队的同学在消防官兵的指导下,纷纷穿上重达35公斤的消防服。穿消防服前还很活跃的胡同学在穿上后像是变了一个人,紧紧地握住消防龙头,面色凝重。“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穿上消防服,马上感觉到了一份责任,消防兵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九年级的孩子们在参观大学生社团、图书馆阅读、倾听 “奋斗的青春”演讲、体验大学食堂里的就餐之后,依依不舍地走出安徽建筑大学。返程时,整个车厢显得格外寂静,每个人都将目光投向窗外,或许,未来正向他们招手微笑。
“想做什么”固然可喜,“不想做什么”同樣重要。这就是生涯体验研学另一个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你自己”,未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在银行体验活动中,孩子们被分成若干小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分别体验了银行礼仪、识别假钞、货币发展、生活理财和“我为压岁钱增值”等系列课程。大多数孩子都对这次零距离银行接触充满好奇,问这问那乐此不疲。但其中也有像是来“打酱油”的。六(1)班的吴同学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后,除了和同学偶尔耳语,全程没有参与活动进程。问其原因,小家伙倒有些理直气壮:我也不想当银行职员,我以后要当军人!我非常期待到警犬基地和消防中队去研学!
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生活,不同生活氛围的感召,心灵受到鼓舞,梦想的大树正在拔节生长……
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生涯教育,是合肥市第六十一中学立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源结构,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做出新的思考和探索,也是教育现状的需求。坚持“生涯教育”,以生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梦想”照亮每一个生命的“微光”!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