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晋
摘 要: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大大推动了我国以经济为主带动各行各业的惊人发展。但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也为之后的环境污染埋下了隐患。在进入2012年后,我国各地的雾霾天气数量不断增多,充分暴露了我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各项缺陷和漏洞。为此,国家及时调整战略方案,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国家层面的整治行动,属于“出现问题之后进行解决”的类型。真正能够推动我国环保工作发展的方式,笔者认为应该体现在教育身上。因此,笔者撰写本文,旨在提出从初中时期接触化学起,教师就应该加强对于“环境无害”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将环保思想植入到学生的观念中。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加强教育;环境无害观念
一、对初中生进行“环境无害”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環境无害”?所谓“环境无害”,也就是“无害于环境”。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们能够意识到对于环境进行污染的危害并逐渐不去做出对环境造成恶性影响的事。广大民众在经历了数年以来的恶性雾霾天气之后,逐渐认识到环境恶化对社会和个人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威胁。过去很多地区曾经拥有极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现在随着对地区资源的不断攫取,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源匮乏的现象。根据环保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已经有118个城市在地下水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有64%的城市地下水是重度偶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很多地区曾经的清水池和小河沟,如今已经肉眼可见地变成了黑色的,散发着污浊味道的臭水沟,令人窒息。而在空气方面,很多中西部城市由于过度对矿产资源进行发掘、开采和加工,在这些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等已经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水资源质量,并且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我国各界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加强对下一代的环保教育。因为仅仅依靠这一代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注重“环境无害”的思想一代一代地通过适当的教育进行传承,才能够不断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这一切的教育,都要从初中的化学教育开始[1]。
二、如何实现初中化学的“环境无害”教育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加强学生对污染源的认识
人教版中的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认识空气成分的介绍内容,而这个内容是来源于“空气成分”那一节课程的。因此,教师们在进行这一节课程的讲解时,就要做到多方面讲解和多方式教学。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在讲解本节课之前,首先让学生们在网上查这样一个资料,空气中只有氧气吗?紧接着,学生可以间接了解到空气中不仅仅只有氧气,更多的是氮气和其他气体,而氧气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在要求学生们将所查阅到的资料进行记录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进行补充:其实总体来讲,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所构成的。并且给出相关的比例。然后,可以让学生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空气中并不多的氧气含量就可以养活全人类呢?教师在学生们进行各自对问题的发言之后,便可以回答称:其实氧气过多对于人类身体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过多的氧气会导致氧气中毒,严重时可以致命。紧接着,就可以告诉学生们:尽管氧气在整个空气中所占比例不高,但是它对我们的生存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氧气的话,那么等待着人类的将是灭亡。因此,只有我们努力重视对于空气质量的保护,才能够逐渐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才能够让人类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因而,我们必须对于环境保护有相应的意识[2]。
(二)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
此时此刻,教师们就可以抓紧时间来对学生们进行“环境无害”思想的灌输了。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白:学习化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和通过考试,更是为了要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举例来说,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中的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的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节时,就可以向学生们介绍如何设计工厂废水的处理方案:通过进行酸碱中和的方式来处理带强酸性或者是带强碱性的污水。紧接着可以设计相应的情境,向学生提问:你的工厂经常排除碱性较强的污水,你会怎么命令工人处理它们?然后学生们自然就会想到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来处理污水,并按照教师所给的指导方式来进行污水的处理方案的设计。而在结束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将参与过实验的废弃液体集中倒入到专门的处理酸碱液体的器皿之中,并且将不可回收的废弃液体进行集中处理,不乱丢乱放,通过这些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无害”的思维习惯。
结束语:
环保意识的培养只能依靠教育来实行,而教育是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来进行的。因此,如果我们还在沉迷于“中学化学的教育只为升学而服务”,那么环保意识将逐渐从我国下一代的年轻人的头脑中断绝,而这是极为危险的。
参考文献:
[1]申京燕. 浅议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J]. 读写算:教师版,2017,56(12):30-30.
[2]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鲁东大学,2018,78(2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