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44陈时先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热点话题道德与法治初中

陈时先

【摘要】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意在培养学生一定的社会规范,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帮助学生规范文明地生活,更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与社会接轨、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要将社会中的热点话题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以充实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对此,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热点话题的应用措施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几点教学经验。

【关键词】  初中 热点话题 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012-010

一、紧贴热点话题,引发学生争议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认知,并且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更应当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道德矛盾,让学生在争议中拨乱反正,从争议中辩驳成长。正所谓理不辩不清,道不辩不明。而最有助于激发学生道德矛盾和认知冲突的,则是一些社会中常见的热点话题和热点争议。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挖掘热点话题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以引发学生的争议。例如,在《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就近期一名大学女生要求妈妈每个月为自己提供4500元的生活费,但是遭到了母亲的拒绝这一热点话题进行教学。在该女生的微博中提出,物价上涨、自己每个月入不敷出,母亲的拒绝令自己十分寒心,并且还在消费清单中提供了每个月的基础花销,其中包括电子产品、护肤品、品牌服装。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的热议。部分网友表示,大学生已经成年,所罗列的清单中的消费是人之常情,父母应当体谅孩子在外求学时的各项花销,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满足孩子的需求。也有网友表示,自己的工资都不够该大学女生一个月的花销,认为其消费并不合理,自己如有如此消费需求,要么向父母借用、要么自己应勤工俭学以求开源。此时,教师将这一清单和网友的热议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其消费是否合理,在消费中是否存在并不符合该女生实际需要的消费项目,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攀比、从众心理导致该学生的消费过高、造成了家庭的负担。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在争论中逐步建立起合理消费的观念,同时意识到不合理的消费实际上是由父母买单,是在为自己的家庭增加负担。此热点话题让学生的道德认知矛盾激发,最终教师通过引导启发重塑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得以达成。

二、引入热点案例,增强情感体验

伴随优质的道德与法治理论教學过程,学生会随之生成一定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将会催化学生进行一系列积极的活动,引发学生积极的道德行为。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时,学生将有更强的信心和热情完成艰巨的任务;当教师帮助学生认识挫折是学生人之常情时,学生有更强的韧性对待一系列的打击;当教师帮助学生认识法律的权威时,学生体验到法律的森严更会守法用法。对此,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入热点案例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在《我们应尽的义务》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入商丘市农民夫妻在进城卖瓜时翻车而导致瓜撒一地,但是好心市民见到之后主动清理地面且主动购买西瓜帮助该农民夫妇减少损失。此事件一出,广大网友纷纷点赞给与好评。通过这一案例,教师帮助学生认识义务和美德的概念,帮助学生意识到这种主动清理和购买西瓜的行为并不是法律所规定的市民应尽的义务。但是,这种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商丘市市民良好形象的体现,是社会良好风气的体现。在这种热点案例引入下,既帮助学生认识且辨识了两个概念的区别,更让暖心的案例唤醒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善的意识。此时,学生的情感体验强烈,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得以达成,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终得塑造。

三、应用热点材料,优化学生认知

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不少试题中开始将近期的社会热点材料引入其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解对其分析,这种考试的方式意在提醒教师要把握时政热点并将之融入于教学,以优化学生的认知。同时,也是对学生对生活和社会中热点案例和分析能力的检验。对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便需要将热点材料引入到教学中来,以优化学生的认知。例如,在《平等尊重你我他》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将近期出现的“霸座”现象和“老年人强迫让座骂人”事件引入到课堂中来,让此类热点材料走进课堂,体验对人的不尊重既有损个人形象,更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更让社会文明程度降低。在此类典型的热点材料引入中,学生思维活跃,并且愤慨激昂,伴随着自己的分析和论证,学生意识到公序良俗对社会文明稳定的重要性。此时,学生将会从个人的意识中建立“在生活中要坚决杜绝案例中的不尊重人的行为”。此时,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将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态度教育,催化学生的积极文明礼貌的行为。

总结

将热点话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的学习生活得以充实、学生的体验更加丰富,这时新课改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当前中考趋势所释放的信号。对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热点话题引入的方式便可以从热点话题、热点材料和热点案例中挖掘有用的信息、可用的资源,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塑造学生的道德行为。

[ 参  考  文  献 ]

[1]孙喜杰.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走近学生生活[J].法制博览,2019(23):296.

[2]吴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政热点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6):97.

[3]杨志增.时事热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76-77.

猜你喜欢
热点话题道德与法治初中
2017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预测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1:44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6:43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11
基于SVM的热点话题跟踪实现过程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热点话题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