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德医风教育现状及措施研究

2019-09-10 23:22张静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教育现状医学院校改进措施

张静

摘要:自古有道,学医先学德,治病先建风。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与患者的生命安全相依相偎。医德指的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医风指的是医护行业的工作风气,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医德医风都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医学院医德医风建设的现状,分析了该教育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探索了促进医学院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措施。旨在提高我国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和谐、友爱的医护关系。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德医风;教育现状;改进措施

引言:

近年来,医院的医患纠纷事件频繁发生,医学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过多的追求物质生活,更在意自身的生命健康,对于患者来说,医院便是大慈大悲的救世主,人们可完全将自己的身心健康交给医院。然而,误诊伤患事件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给病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也给医院的各个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大多数人对医院的评价过于片面,医院已经开始成为注重盈利性的存在。

一、我国医学院校医德医风教育现状

(一)对医德教育工作不重视

目前,部分医学院只注重教授学生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关注度大多集中在医疗的实践环节中,一定程度的忽略了培养学生“医者仁心”的品德,导致部分学生严重缺乏高尚的医疗品德。在医疗工作中,医疗素质低的医护人员很容易和患者或者家属直接起冲突,给医院和患者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德教育和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以及临床实习课在教学过程中是同等重要的。然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过于注重其他三门课的教学,感觉医德教育对学生的实效性不大,学生的医疗素质整体偏差[1]。

医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医德教育和医学专业课时密切联系的。我国医学院的教学课程集中全部在专业学习上,关于医德医风方面的课程所占比例极少,大部分院校一周仅有一节的医德教育课,同时大部分的医德教育课多为大班课,课堂秩序差,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关于医德教育的考试也是应付了事,院校对该课程的要求不高,学生完全不重视。更令人惊叹的是,按照教育机构的课程要求可知,医学院的职业道德课应是所有医学生的必修课,部分院校却将职业道德素质课设置成选修课,选修课的要求普遍较低,旨在教育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并不会过多涉及医德教育的实质问题[2]。同时,医学院的职业道德课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尤其是教材内容的设置结构过于模糊,不能完全体现医德教育的主要宗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教学指导。

医德教育评估体系不健全

教育评估体系不健全是医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片面,有些医学院将学生的专业课作为检验学生职业道德的标准。高等教育不似其他教育阶段,教师和学生的接触不深入,教师无法客观的评价学生的道德素质,只能通过平时的专业课成绩统一评估,这对部分学生而言是极其不公平。或者一些院校直接将职业道德课程设置成了考试课,卷面成绩便是学生医疗品德的体现,这一评估体系的缺陷十分明显,口头上的说教和行为上的习惯很难相一致。这些不完善的医德教育评估体系严重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道德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医疗素质低的问题。

加强我国医学院医德医风建设的措施

加强医学院道德素质的培养

《职业教育》和《医学伦理论》是医德教育的主干课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视医德医风建设,主动承担医德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医学院应该掌握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准,根据医德教育的课程要求,切实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能力方面的教育,为医学院医德医风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医学院应该选择品德素质高、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医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以及职业观。其次,加强医德教育的教学改革,教育机构应为医学院选取统一且合理的教学教材,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充实医德教学内容[3]。最后,医疗学生之间应加强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医德医风建设理念。

深化医德教育理論体系

科学的教育理论是推进医德教育发展的动力,要想医德医风教育的工作顺利进行就需要不断地深化医德教育理论体系。在医德教育过程中,医学院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提升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深化医德教育理论体系也是党和国家的要求,医学院要想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用社会主义观来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而自觉加入到医德医风的建设过程中。

二、打造医德医风高尚的教师队伍

我国医学院的医德医风教育质量整体不高,主要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的主要负责者是教师,该工作是否能发挥最大作用取决于教师的医德医风是否高尚。对于学生而言,身教远远重于言教,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在不断的模仿,而教师就是学生模仿的“影子”,只有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才能从自身行为上影响学生[4]。因此,医学院应倾力打造一支医德高尚且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在学习和生活上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严格遵守医疗行业的思想道德准则。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德教育对医学生的影响深远,医学院的医德教育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对医学生医德医风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医学院是医护人员的出身地,也是医德医风建设的起源地,只有医学院的医德医风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才能保障医护人员的思想品德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段金宁,韩霜雪,曹玺盛,etal.叙事医学对我国青年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启示[J].中国医药导报,2018,v.15;No.471(13):137-140.

张帆,陈静波,刘金宝.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对医德医风教育的认知现状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11):1662-1666.

王学斌.新形势下医院医德医风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4):97-98.

马红军,张扬.浅谈新形势下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4):261-262.

猜你喜欢
教育现状医学院校改进措施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