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霞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普米克令舒与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1组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普米克令舒与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进行治疗。观察比较3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咳嗽、喘憋、哮鸣音和肺部湿罗音的消失时间,并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1组与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咳嗽、喘憋、哮鸣音和肺部湿罗音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咳嗽消失时间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与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理想,较快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甲强龙;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051-01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治疗的关键措施是解除气道梗阻、改善通气[1]。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取得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小儿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三组间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吸氧、退热、止咳、镇静、抗病毒或抗生素以及舒张支气管等。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1组加用普米克令舒(2mL/次)+0.5%万托林(0.3-0.5/次)雾化吸入治疗,每次5-10min,每8h用药一次,氧流量为6-8L/min疗程为5d;观察2组在观察1组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每次1-2mg/kg,每日2次,疗程为3d。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3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咳嗽、喘憋、哮鸣音和肺部湿罗音的消失时间,并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
1.4疗效标准:显效:治疗5d以内,患儿的咳嗽、喘憋完全消失,气促明显的缓解,呼吸频率低于40次/min,心率正常,脉搏在120次/min以下,肺部哮鸣音以及湿罗音完全消失;好转:治疗5d以内,患儿的咳嗽、喘憋明显的减少,气促得到缓解,心率较治疗前减慢不足10%,肺部哮鸣音以及湿罗音有所减少。无效:治:疗5d,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未见改善。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一般资料比较:三组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1组与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見表2。
2.3三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观察1组与观察2组咳嗽、喘憋、哮鸣音和肺部湿罗音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咳嗽消失时间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普米克令舒是一种非卤化新型表面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较强。万托林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内源性物质的释放,促进纤毛的运动,增加纤毛的清除功能[2]。雾化吸入可以使得药物以气溶胶形式输出,增大了气溶胶的接触面,能够促使药物与气道表面上的黏膜上皮的接触,充分发挥药效。甲强龙是一种中效糖皮质激素,与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减少吞噬细胞以及缓解血管充血作用,增强抗炎效率与肺部渗透性[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普米克令舒与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理想,较快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梅,荆安龙,许峰.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8,44(25):3534-3535.
[2] 李萍.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9,22(24):149-150.
[3] 邵新环,孙桂芳,杲晓兰,等.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J L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9,52(40):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