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伟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相较于一般的企业来说,在其运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这也是高新技术企业要十分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防范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从高兴技术企业中的内控制度建设以及风险防范的概念入手,分析当前高新技术企业中在内控制度建设和风险防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建议措施。希望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风险防范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内控制度;风险防范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有开始崭露头角并发展起来。高新技术企业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或者科学发明在新领域中的发展,或者在原有领域中革新似的运作。而自2016 年国家修订印发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人们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才有了明确的界定。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日益增加的风险。因此,如何防范风险,做好企业内控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但遗憾的是,事实上目前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内控制度的建立以及企业风险的防范的实施上都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一、内控制度与风险防范
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产物,是促进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稳定进行的前提。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高新技术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推动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
风险防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检察等活动来阻止防范风险损失的,主要指的是防范有危险的事件等,证券交易的风险防范通常可以从制度、检察和自律管理等方面着手,以达到消除或减缓风险发生的目的。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但是随着内部控制的发展,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实现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发布后,形成了控制整体框架,首次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联系起来,实现了对内部控制新的认识。
二、高新技术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风险防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性,使得运营过程中随之产生的资金活动繁多且复杂,并且,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中所投入的资金比重是最大的,加之集资渠道多等一系列的原因都是造成了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许多问题。以下是归纳出来的几个主要问题:
1. 风险意识的缺失
虽然内部控制在我国已经发展有一段时间了,并且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有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存在仅有财务部门关注企业内控情况,其他部门则对于企业内控毫不关心的现象。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气氛的营造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这些高新技术企业没有意识到内控制度以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企业运用中容易忽视它们。甚至,部分的企业内并没有设立相关的审计部门。还存在一种情况,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有了健全的内控制度以及监督制约体制了,并且管理者对此也十分重视,但是企业的各个部门、员工对于内控的不理解、不重视,使他们难以意识到内控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的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内控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往往缺失个部门间的交流协作,从而造成了高新技术企业内控体系难以正常运作,内控制度难以落实,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由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内部控制以及风险防范的忽视,导致了内部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内控体系不健全
当前,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都面临着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一情况,而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内真正进行内控执行与监督的部门仅有财务部门。因为缺少切实的制度规定,企业内很多都员工往往认为内控工作与自己无关。并且,高新企业内控体系不健全,很大程度上阻碍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从而导致了财务部门无法及时的得到有效的信息,因此难以发挥出其作用。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内控制度的建设上做的很不错,但是却在执行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在落实时缺乏有效的推行方法,内部控制无法落到实处。
3. 内部审计的缺失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并在高新技术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中发挥着的监督的作用。但是,很大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并不重视内部审计,甚至优点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本名。而就算建立内部审计部门也将其作用仅仅局限于对财务机构进行监督,从而造成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且,在内部审计部门中往往会缺失一套健全且合理的评价体系,因此内部审计难以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再加上,部分的审计人员缺少基本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知识,这也大大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进行。
三、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与风险防的措施
1. 加强管理者的风险管理理念
在企业中,管理者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要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必须先从管理者入手。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内控制度以及风险防范的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重要意义,自身要树立较强的内控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还要做好自己在内部控制中的责任,努力建设并维护内控制度,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内控以及内外监督体系。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够说是确确实实的为消费者负责,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
2.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宣传
除加强管理者的风险防范管理理念以外,对于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人员来说,也必须树立起内部控制以及风险防范意识。通常来说,可以通过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的宣传来提高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因为,内部控制对企业员工的行为有着约束作用,但内部控制制度在应用的过程中有一定局限性,容易出现领导人相互串通的问题,只有加强宣传,才能提高领导自觉执行的意识,只有明确管理者的責任,才能使其对内部控制工作更加负责,从而促进内控制度在企业的推行。当然,也可以通过进行定期进行培训、讲座等方法来提高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防范意识
3. 运用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要求企业中每一项业务都不能够有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单独完成,必须有两个及其意识的人员或者部门来共同办理。而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运用该项制度,采用了人与人、部门与部门间的互相约束、互相监督的办法,来有效的降低企业中发生差错和弊端的可能性。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督,是提高风险信息可靠性的有效措施,能充分发挥出风险管理与内控职能。
4. 加强内部审计
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其当前所面临最为严峻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对其的忽视。因此,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使企业内部的所以人员对于内部审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要认识到其对于企业运营的重要意义。第二,建立一个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给予其发挥作用的空間。第三,在内部审计部门的执行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第四,制定科学合理并且适合高新技术企业自身情况的内部审计制度。第五,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拥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强业务技能,提升道德素质的修养,帮助企业更好地完善内控制度。第六,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第七,要确保既定方针政策得到有效的实施,建立的执行标准得到落实,资源的配置以及公司的经营目的已达到。
四、结束语
高新技术企业相较于一般的企业来说,在其运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如何防范风险,做好企业内控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但遗憾的是,目前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内控制度的建立以及企业风险的防范的实施上都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明确内控制度与风险防范的内涵及其重要,结合当前市场环境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笔者提出的问题以及措施仅仅是一些普遍的问题及方法,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洪洋.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6(20).
[2]吴玉娟.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6(32).
[3]李联庆,王婷.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优化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4).
[4]谭文红.完善企业内控制度防范企业风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9).
(作者单位: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