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锋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报告提出了乡村发展的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并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我党目前一项重要任务。“乡村振兴”首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乡村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文化支撑,要正确把握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求,传承并加强保护历史文化,挖掘并重塑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民俗文化,努力加强乡村文化的建设,进而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乡村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
一、建设乡村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意味着没有全面建成小康,也就没有把握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即“全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仍是最大短板,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而农村的小康,不仅要在经济上富起来实现“物质小康”,更要实现农村的“精神小康”。精神文明建设包含了乡村文化和乡村文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这关系到习主席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现。
第二、建设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障及重要支撑。近年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市和乡村的差距拉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各地区的实践也证明,凡是乡村文化建设做得不好的地方,其经济发展成果也会不好,而且社会治安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反之,重视乡村文化建设的地方,其经济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由此可见,落实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必须把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基层党建、精准扶贫、文明新风等工作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塑造新农村的精神面貌。
第三、建设乡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乡村居民同城市居民一样,已经不满足于物质的追求,广大农民对于美好生活需求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也应得到重视。此外,从城乡关系上看,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广大农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对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一、对乡村传统文化中的误解。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灿烂的农耕文明令国人引以为傲,它创造了古代社会的繁荣,同时也保留了其自身与城市文化特有的文化基因。近现代以来,我国乡村传统文化在得以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热衷传扬传统文化人士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认为一切传统文化都是智慧文明的成果,导致误将一些封建糟粕当作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进而导致一些乡村的道德危机日益呈现。此外,一些落后的乡村文化观念也影响了当代中国农民的道德标准、思维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不仅体现出锱铢必争、斤斤计较的小农意识,也体现出农业文化中始终以家庭、宗族为活动基本单元,过于保守实用而缺乏激情的特点。
第二、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农村文化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相脱节。近些年来,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镇化通常会被理解为在传统的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融入城市特征,因此,也认为我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进而将改造农村、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也变成了“把乡村建设成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带走了乡村的土地和劳动力。同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乡村建设和城市快速发展仍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对乡村文化价值进行重新思考与判断,如果乡村社会丧失文化强有力的支撑,离开城乡互联的现实关照,也将难以实施和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
第三、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匮乏,影响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做支撑,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大多建于80年代,设施陈旧、功能缺失,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乡村成了被文化遗忘的角落,不仅群众性体育、文艺活动极少,就连农村传统的舞龙、舞狮子、扭秧歌等活动也日渐衰落,而村一级的地方甚至连最基础的文化设施都没有。近年来,各地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但相比城市比较完善的文化消费体系,这种文化输入实在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设施及文化活動严重匮乏的现状。经费投入问题不仅导致文化服务供给短缺,还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有关机构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
三、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落实发扬传统农业文化
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国乡村文化之本,是一种社会精神形态,也是长期社会实践中所沉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因此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支撑。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传承、延续关系,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势不两立的对立思想。二是要改变对农村文化、想象与评价体系的误解,重新定位并发掘传统农业文化中的价值,并彻底改变“城市文化中心论”,树立城乡之间不可替代、互为循环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乡村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农耕文化,在建设乡村传统文化时,我们应首先认识其价值和意义,它与现代工业文明对物质的需求有着明显不同。
要建立“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机制,来开展古村落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等工作。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探索政策,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建立村民主体参与机制,让村民自觉加入到乡村传统文化建设的工作中,让村民从规划建设到经营管理,切实增强村民自主建设美丽家园的责任感。
应增强凝聚力,走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化的道路。我国传统文化保留了最淳朴的文化基因,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来源,文化产业又是文化资源实现市场化的一种价值体现。我们必须通过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合理的保护规划,来对传统文化资源加以保护。此外,如果不进行合理适度的商业化运作,单纯依靠修缮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最终不能持续发展。因此,应该注重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在文化资源保护的基础上适度产业化经营,并在经营及开发中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具体来说,我们应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竞争力、创新力、全要素生产率,无论是传统的小农生产还是未来的规模化经营,互助的传统、合作需求、生产经验与技术交流、生产示范模仿都不会消失,从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及整体素质。
(二)弘扬良好的习俗文化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传统习俗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故有“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说法。民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在传承民俗文化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更要立足于乡村的历史文化,感受乡风乡情,有机融合民俗文化与环境特色、人文景观。
首先,要发挥好传统节日、纪念日、重大节日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这些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节日也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复兴。大力倡导节日文化,并围绕“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的目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能将节日内涵融入农村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上,以动态活跃度关联社会生活,为重建民俗公共文化空间提供契机。
其次,应确定以创建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为载体,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乡风文明工作机制。一是要注重吸引文化建设中专业人才,让他们到农村挖掘农民的一技之长,为农民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实用技能和文化素质。二是要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信仰缺乏、精神空虚、赌博等不良现象,要引导他们相信科学、破除陋习、抵制封建迷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的农村风貌。
(三)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乡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重新让新村恢复活力,不是简单地推倒重来再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乡村,而是要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为农民搭建丰富的文化展示平台,使文化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满足广大农民对于寓教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样化文化的追求。
首先,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总体上不能很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对此应加大“文化资金”的投入。设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生活的专项资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列入该项资金,并进行专人专管,确保这项公共财政资金用到实处;同时,还可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驱动功能,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服务。
其次,要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活动场地,我们要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增加村级文化生活的活动器材,改善当前农民生活单一枯燥的情况。同时,还要通过规范运行机制、考核机制来管理好已投入使用的场所和设施。
最后,在文化活动方面,我们要组织一些层次高雅、内容通俗、贴近生活、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文艺演出、图片展览、体育竞技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前乡村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乡村振兴应该也必须是以文化振兴为前提和根本,不仅也不能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议题。加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是乡村振兴暖人心、顺人心、聚人心的“粘合剂”、“稳定器”和“新引擎”。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困境,加快乡村文化建设的步伐,积极推动并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杨琼.试论乡村文化教育在主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海峡科学,2018(03).
[2]齐心.当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及问题、对策研究[J].理论界,2010(12).
[3]何白鸥,齐善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J].领导科学,2018(04).
[4]李静华.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9).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