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艳齐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佛山 528000)
膝关节置换术能全部切除患者膝关节病灶部分,改善患者病症,是常用的治疗骨性关节炎病症方式,有效防止膝关节畸形情况,但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存在一定阻碍。本次研究选取8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探究屈曲位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在2016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采取计算机随机编号分组,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专科组(n=40),常规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有26例、14例,年龄55岁-80岁,平均年龄(65.35±5.23)岁,置换部位:左膝、右膝分别有21例、19例;专科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有25例、15例,年龄56岁-80岁,平均年龄(65.30±5.20)岁,置换部位:左膝、右膝分别有22例、18例;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对专科组患者施加专科康复护理,包括:(1)由医师、科室护理人员构建屈曲位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术后体位护理、术后康复训练、局部辅料包扎等护理知识、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屈曲位护理能力。(2)术后,在患者关节腔内置入引流管,进行持续引流处理,1 d后拔掉引流管,观察患者引流液性质、量等,及时发现异常,上报医师。(3)屈曲位护理小组成员根据唤醒膝关节功能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方案,包括康复训练项目、注意事项、训练频率和时间等,并结合康复训练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机体训练,如术后7 d,鼓励患者行关节<30°的伸屈运动训练,每次5 min,每天5次,根据回复情况,经CPM训练器加强股四头肌、膝关节功能训练,1个月后加强床边伸屈训练,每次活动时间控制为10 min。
1.3 观察指标 ①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评分。分别经量角器测量和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估。②不良反应。包括肿胀、伤口延迟愈合、疼痛等。③舒适度。采用自拟舒适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内容包括病室环境、业务水平、心灵改善状况等,总分100分,高于80分即为满意,≥90分即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专科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护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评分、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Mean±SD)
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中常用的骨性关节炎病症治疗方式,可全部切除膝关节病灶部位,防止患者膝关节畸形,改善关节疼痛症状[1]。但由于膝关节结构复杂,术后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产生一定阻碍,因此需要在术后加强康复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屈曲位护理是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康复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减小切口张力,促进患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2]。本次研究中,专科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护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这与林妙君[3]研究相符,说明屈曲位护理能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增强患者舒适度。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屈曲位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增强患者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