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患者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及管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9-09-09 06:31蔡金玲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年龄

蔡金玲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12)

心血管内科中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受到患者生理因素、基础疾病及诊疗操作等影响,使得心血管内科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本文在此针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院内感染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并分析实施管理干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252例患者为A组,以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另外252例患者为B组。排除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近期感染、严重心肝肾等疾病。A组中男136例、女116例,年龄50岁-81岁,平均(71.76±3.65)岁;B组男138例、女114例,年龄51岁-80岁,平均(70.84±3.58)岁。

1.2 方法 本文总结发现,心血管内科患者院内感染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并发症情况、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心功能分级等。对B组患者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如下:一是加强患者健康教育。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比如告知患者日常用药或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在饮食上如何做到科学性,并教其生活护理方法[1]。二是四是预防病房内感染。如果患者病情恢复较好,满足出院标准,应尽早安排患者出院,减少患者与医院环境接触时间,降低病源接触,防止交叉感染。三是提高诊疗操作规范性。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诊疗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诊疗规范性,比如说输液时要做到严格无菌操作,遵循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院内消毒工作,降低院内感染发生概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并总结心血管患者院内感染发生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中252例心血管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例数57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2.61%;B组252例患者中院内感染例数为16例,感染率为6.35%,B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发现心血管内科患者院内感染高危因素主要为患者年龄过大、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存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过长、心功能较差,详见表1。

表1 心血管内科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可给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带来不良影响,增加患者治疗难度,还会导致患者住院治疗费用的增加,加大患者家庭经济压力,甚至有些时候还可能会导致出现医患纠纷。为了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确保心血管内科患者诊疗安全有效,必须要加强对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

总之,心血管内科患者自身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心功分级等因素均会影响其院内感染发生情况,通过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干预可降低其发生率,确保心血管内科患者住院健康。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年龄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变小的年龄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年龄歧视
算年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