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仪,刘悦胜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鼻科,广东 佛山 528000)
血管瘤属于目前临床上发病率水平较高的一种鼻腔内部良性肿瘤类疾病,临床上根据病理学变化的不同,主要将其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两种类型,以毛细血管瘤较为多见,鼻中隔属于高发部位[1]。本文分析鼻腔血管瘤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鼻腔血管瘤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左鼻腔病变15例,右鼻腔病变26例;年龄18岁-47岁,平均(24.1±0.6)岁;发病时间1个月-14个月,平均(5.3±0.8)个月;治疗组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左鼻腔病变13例,右鼻腔病变28例;年龄19岁-44岁,平均(24.5±0.9)岁;发病时间1个月-17个月,平均(5.6±0.9)个月。两组一般数据(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激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进行治疗,在麻醉之后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在0°鼻内镜的辅助条件下,将浓度为1%和0.1%的丁卡因和肾上腺素职称的表麻棉片,置入到鼻腔粘膜的表面和肿瘤病灶的周围位置,更换两次之后使肿瘤病灶能够充分的暴露。在鼻内镜辅助下,探明患者鼻腔内部的具体情况,以2%的利多卡因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并采用离子刀进行切除,病灶位于鼻甲者切除的深度需要达到骨质,病灶位于鼻中隔者,要避免对软骨造成伤害,操作完成后,进行压迫止血。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总有效率;(2)不良反应情况;(3)住院总时间。
1.4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治愈:反复出血等症状治疗后效果,鼻腔状态和鼻部功能恢复正常,治疗后检查显示肿瘤病灶完全去除;有效:反复出血等症状治疗后明显减轻,鼻腔状态和鼻部功能有显著改善,治疗后检查显示肿瘤病灶的去除程度超过50%;无效:反复出血等症状治疗后没有减轻,鼻腔状态和鼻部功能仍然有明显异常,治疗后检查显示肿瘤病灶的去除程度没有达到50%,或病情加重,或用其他方式进行治疗[2]。
1.5 统计方法 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SD)、率(%)表示,行t、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治疗组90.2%明显高于对照组68.3%,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不良反应仅有2例(4.9%,均为病灶部位感染),少于对照组的8例(19.7%,病灶部位感染5例,剧烈疼痛3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住院时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住院时间分别为(4.26±0.57)d和(1.97±0.43)d,有统计学差异(P<0.05)。
鼻腔血管瘤患者在发病后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是反复发作的鼻出血,手术是目前公认的对该疾病治疗的最直接的方式,此外还有冷冻、激光、电凝等技术[3]。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治疗方式相比较,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在治疗鼻腔血管瘤的过程中,止血效果更加理想,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操作视野更加清晰,难度明显降低,病变的切除能够更加的彻底,在最大程度上缩短操作时间,避免对周围的一些正常组织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术后恢复速度快,病情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小,可在该疾病治疗领域广泛应用[4]。总之,鼻腔血管瘤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进行治疗,能使相关不良反应减少,缩短治疗时间,使治疗的总有效率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