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农经》特约记者 鲁飞
苏垦农发在盐碱地上建成百万吨粮食基地,优质稻米进入全球供应链,拥有农机2万台、粮食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8%,农产品生产全程可追溯。
苏垦农发是江苏农垦集团控股子公司,是集优质商品粮(良种)种植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农资经营、农业技术研发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规模化国有大型农业企业,主营业务为稻麦种植、种子生产、大米加工及其产品销售,规模化经营的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0万亩,种植业基地规模及产量水平在稻麦种植领域居于全国农垦企业前列。2018年,苏垦农发粮食总产量达109.08万吨(不含发包种植产量),营业收入48.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5亿元。
江苏农垦诞生于1952年2月,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102师整建制转为农建4师,创建了一批国有农场。1996年11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改制为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江苏农垦具有国有企业的一般属性,存在“企业办社会”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大包干”式体制机制,使不少垦区出现农业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竞争力弱、企业机制不活、社会负担重等问题,加快改革、破障除碍势在必行。
“农垦改革兼具农业农村改革和国企改革双重属性。”江苏农垦党委书记、董事长魏红军说:“我们改革的主思路是深化垦区集团化和农场公司化。前者是目的,后者是基础和前提。”
一方面,在江苏农垦的规划中,农场公司化被放到提升垦区集团化水平视角下进行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集团公司着重打造企业国有控股、社会资本入股、个人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集团公司自上而下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委派财务总监、资金集中管理等方法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力度。同时因“企”制宜建立薪酬考核制度,提升干部员工积极性。
“在着力打造的‘集团公司—平台化公司—专业化公司’的立体架构中,集团总部负责整体发展架构设计,在设计中充分听取下属公司的意见,但一旦完成就不可随意更改。”江苏农垦农业发展部部长朱亚东表示,正在制定中的产业发展规划已历经20余次修改,这种谋定后动、统分结合的方式既能保证发展不跑偏,又能留足创新空间,激发各主体的活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场办社会职能不仅难以满足职工需要,也加重了企业负担。江苏农垦对农场办社会采取“内部分开、管办分离、授权委托、购买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各农场公司将原农场办社会职能的人财物归入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属地政府“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的平台载体,逐步剥离社会职能。
目前,江苏农垦已经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集团旗下除上市公司苏垦农发外,还拥有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两家等“生力军”。2018年,实现营收263.29亿元,名牌农产品总数占江苏全省10%左右。
保证粮食安全是江苏农垦的重要职责。江苏农垦围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求,将垦区农场同质同类资源整合重组,形成合力。
2011年,江苏农垦将100万亩耕地和相关人员、资产从农场中剥离出来,与大华种业、苏垦米业、苏垦物流三大龙头企业整合成立苏垦农发,专注于农业种植业生产与产业化经营。2012年,苏垦农发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不同于简单的资源叠加,江苏农垦的资源整合是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的全链条布局,涵盖了从种子挑选到播种生产到加工包装再到运输销售的全流程,有利于我们控制成本、提升质量。”苏垦农发总裁王立新说。
2017年,苏垦农发成功上市,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加快发展步伐。2018年,苏垦农发累计股权投资达8.63亿元。其中,控股设立的苏垦园艺将着力发展花卉绿植产业,控股收购的太阳股份将致力于拓宽中高端非转基因特色健康油品相关业务,全资设立的苏垦农服将搭建面向农村的综合服务平台,苏垦农发的农业全产业链布局正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苏垦农发在盐碱地上建成百万吨粮食基地
目前,江苏农垦正致力于提升直属企业混改的深度和广度,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打造中国现代农业航母“江苏号”。
自成立以来,苏垦农发依托自主经营种植基地这一核心优势资源,在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农业科技、品质管控和食品安全、品牌及市场等方面构建了领先的行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苏垦农发已基本建立纵向一体化管控和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和较为完备的内控制度。对资源、资产、资金和人员实现统一管控;突出种业、米业两大核心产业,产业发展实现整体布局,下属龙头子公司进行专业化分工经营,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市场”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种植过程“五统一管理”,即统一作物和品种布局、统一种子和农资供应、统一农业生产措施、统一农机作业标准以及统一农产品销售。
2011年12月,苏垦农发与江苏农垦集团签订《土地承包协议》,每年向农垦集团缴付土地承包费即可自主种植经营约97万亩优质生产基地。同时,随着国家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的逐步落实,苏垦农发结合自身业务发展规划,适时、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截至2018年秋播,已流转原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播种面积约21.8万亩。
苏垦农发通过上述方式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质耕地资源优势:一是土地规模连片,农作物品种和布局统一,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高,为种业、米业的发展和农资供应提供了坚实的基地支撑;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齐全,农技推广体系健全,技术能力较强,农业产出率较高;三是农业标准化水平高,基地生产实行投入品的统一供应和规范化使用,构筑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屏障;四是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稻麦生产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苏垦农发粮食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8%
苏垦农发以产、学、研、推为一体,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注重高端实用人才引进,正努力构建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体系、推广应用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苏垦农发专设农业科学研究院,全面统筹负责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实用型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业生产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设备、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各业务板块密切相关的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研发积累,苏垦农发全资子公司大华种业培育并通过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41个,取得11项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不含受让取得),种植业分公司形成栽培、植保、土肥等10项农业技术体系;同时,全资子公司苏垦米业依靠低温综合储粮技术,陆续开发了富硒米、有机米、南粳46等中高端产品,开发的大米系列已达28个;此外,苏垦农发及下属单位主持研究的科研成果获农业农村部 “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一项、江苏省政府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0项、发明专利五项。苏垦农发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优势,搭建新技术、新成果创新的推广应用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
经过近些年的市场品牌积累,苏垦农发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主要产品小麦、水稻、大米、良种在江苏地区乃至华东地区已具有较高知名度。“苏垦”牌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产品、“江苏重点名牌产品”,“渠星”牌大米、“苏垦宝金玉”大米被评为“江苏名牌产品”,“苏垦SUKEN及图”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2017年,苏垦米业的“有机米”、“南粳46大米”入选中国好粮油首批产品名录。2018年,苏垦米业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国粮食行业“50强”称号,“苏垦”大米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粮油展(长沙)上被评为“金奖”。
苏垦米业大米产品的市场格局已呈现出“民用+工业+储备”的多元模式,产品市场范围涵盖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海南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立较为完备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成为国内外多家知名大型连锁超市和食品生产企业的主要大米供应商;而大华种业在江苏省建立了网络密布的市场营销体系,常规稻麦种在江苏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市场优势显著。
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的中德农业示范园种有千亩小麦。与一般麦田不同的是,这里的小麦生产全程应用了精密播种、无人机精准施肥等诸多新技术。“我们创新旱旱轮作与水旱轮作模式,产量屡创新高。千亩旱整机插水稻亩产1600斤,百亩免耕直播小麦亩产1265斤。”黄海分公司总经理、中德农业示范园主任贺在锐说。
从“定、包、奖”改革、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制度改革,到租赁经营制度改革、模拟股份制度改革,再到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发展,江苏农垦农业经营机制先后经历了五次改革。将原本由职工承包的土地逐步归入集体运营,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匹配适度规模经营需要,现在江苏农垦土地集体经营占比达到了93%。
和苏垦农发其他分公司一样,苏垦农发东辛分公司近年来全面推行 “统一组织、分工协作,分片管理、责任到人”的生产经营体制,将每个田块作为一个“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和员工按管理工资、产量奖罚和效益奖励“计件计酬”,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为粮食生产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种植业的人力省了,农场公司的人力资源充裕了,推动了农场公司水产、奶牛、肉鸡养殖,建筑地产及电力安装等产业发展。2018年,东辛农场公司实现利润1.35亿元,是农业资源整合前的4.47倍。
苏垦米业凭借优质产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联动,不仅将大米卖进家乐福、欧尚等连锁超市,也成为五粮液、洋河股份、百威、亨氏米粉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苏垦农服打造现代化农业服务平台,将安全可靠的大宗农资送入全省农村市场,服务200万亩农田。
苏垦农发践行“效益优先、质量兴农、品牌强企,深化改革、致力创新、推进开放”的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坚持 “产业经营+资本经营”双轮驱动、“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扩张”并重的原则,实施“以种业、米业为主,多产业并举”的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立足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种植业为基础,以种业和粮食加工业为核心,运用并购整合策略,布局高附加值产业领域,实现公司产业链的“加粗拉长”,加快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苏垦农发表示,2019年,力争营业收入实现68.5亿元,利润总额实现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