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越
虚实结合是《红楼梦》的显著特点之一,“实”是宁荣二府及其所牵涉出的人情世故,“虚”则有大大小小的传说故事,民间信仰,而“梦境”也是小说中写“虚”所用的常见手法。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王熙凤梦里与将死的秦可卿谈话,还有尤三姐托梦劝告尤二姐等等,都是较为经典的情节。而在这些梦境中,又有很多个梦与“死亡”相关联,笔者在此试选用其中的几个梦境,对《红楼梦》中的梦境与死亡的联系,以及梦境叙述的作用、意涵等进行浅淡并分析。
一、“梦”沟通生死
古往今来,“死亡”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即使在今日已有了科学的死亡的解读,死亡仍然是生者难以真正理解的事。而在含蓄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称“死亡”为“长眠”,而一般人的睡眠状态,似乎也成为近距离感受死亡的机会。因此,将“梦”作为生死两界的连接点,也就水到渠成。
《红楼梦》中,“梦”不仅连接了生死两界,更是为死者与生者提供了沟通之所,“生”与“死”的两端各是何人,值得注意。例如宝玉梦到晴雯来告别,以及梦到黛玉说自己要回南方,皆可见宝玉对二人的牵挂,与他人不同,更显出宝玉重情的这一形象特点。而秦可卿之死,作者只着笔墨于王熙凤的梦,为何?秦可卿在梦中说到:“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点出了王熙凤在众人中的独特性,她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因此值得托付。这一梦,既表现了王熙凤在贾府与众不同的地位,也为后文贾家的衰败埋下伏笔,纵是聪明能干如凤姐,最终也免不了被荣华迷了心窍,落入命运的陷阱里。
二、“梦”对“死”的消解与加强
《红楼梦》中也有多处通过“梦”来表现“死”。作者避而不谈将死之人的悲惨情状,转而代之以虚幻的梦境。秦可卿与晴雯的死,作者都没有直接对其进行描写,而是一梦过后才传来其死亡的消息。这使读者忽略了她们死得如何凄惨,而让她们还能在梦里款款作别。小说用如梦似幻的梦,遮盖了些许死亡之悲,既增添了悲剧性的美感,也有一种“哀而不伤”的境地。
而反观黛玉之死,作者先已细致地描写了黛玉死亡的全过程,魂归之悲戚与娶亲的宴乐相对比,更觉黛玉身世凄凉冷淡;而后又再写宝玉梦见林妹妹要回南去,而在旁的众人明知黛玉已死,却仍要好生答应,宝玉明明是最与黛玉相好,却被蒙在鼓里,不得真相。作为知晓一切的读者,从上帝视角来看宝玉的梦,便更能感受到黛玉之死所带来的心痛,也更哀痛于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
三、“梦”表现欲望与警戒
“梦”是虚幻之物,而它又往往是现实欲望的映照。可做梦的人则是活在现实之人,因此便常常需要警惕自身,不得迷失于幻境之中。
《红楼梦》里有关梦境的情节中,欲望与警戒往往是同时出现的。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体验了云雨之事,便在梦中与可卿难分难解;而他进入幻境所遇见的第一个人便是警幻仙姑,其名为“警幻”,也许正是要告诫那些误入幻境者,不要沉迷其中。而賈瑞虽然被告诫不得看镜子的正面,却也不知不觉间陷入了自己的欲望所构建出来的幻境里。
再通观整个《红楼梦》,诫语谶语无处不在,从第一回的《好了歌》,秦可卿对王熙凤的告诫,到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所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处处都有对死亡与衰败的暗示。然而这些警戒又始终与贾府的荣华享受相伴,从他人嘴里传说,到实际对贾府内部的刻画,衣食住行无不奢华,人们的生活也无不享受。直到“三春去后诸芳尽”,身处“红楼梦”中的人们才仿佛渐渐从梦中醒来,不得不面对这苍凉荒败了。
而这时再来看这一场梦,便有一种命运的无奈之感。像是俄狄浦斯王知命也逃不过杀父娶母的结局,宝玉看过了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听闻了“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也只是“不解”罢了,最终仍然逃不过幻境之网,改变不了命定之数。
四、结语
“梦”这个字,本身就带着虚幻的悲剧之美。“梦”总是与现实相联系,时而是现实欲望的映照,时而是对现实悲剧的曲折反映与暗示。《红楼梦》中大大小小的梦境莫不是如此,而在这些梦境之上,又更有一个富丽堂皇的“红楼之梦”,向读者们展现了人间奢华,林林总总。然而“梦”终究是要醒来的,在梦里依依惜别,醒来仍要面对其死亡的事实,梦里享乐人生,醒来就要面对衰亡的生活。从小梦到大梦,无不与“死”有着密切的联系。
红楼一梦,梦尽了热闹繁华,待梦醒独对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