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阳
摘要:赫斯顿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展现黑人妇女追求自我、争取解放的小说。研究这部小说的叙事策略有助于更好的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部黑人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对小说叙事手法的研究已十分成熟了,笔者拟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和奴隶叙事入手,结合西方“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对小说的叙事策略做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赫斯顿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所具备的出色的叙事能力及其在小说中的叙事策略为黑人女性意识的显现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他们眼望上苍》;叙事视角;奴隶叙事
一、赫斯顿与《他们眼望上苍》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是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一位重要的黑人女作家、剧作家、人类学和民间传说研究者。她于1937年出版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被誉为黑人妇女文学经典、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和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1)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黑人女性为主人公,并以描述其努力寻求自我价值为主题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作品。继赫斯顿之后,托尼·莫里森、艾丽丝·沃克等众多黑人女性作家在作品中继续着黑人女性生活这一话题,不断的对文本的结构、叙述模式、语言形式及黑人风俗等叙事策略进行重复、模仿和修改。“赫斯顿深刻地影响了至少两代的各种肤色的和文化的作家和读者……特别是对于黑人妇女作家来说,赫斯顿遗留了一种不可估价的礼物……(2)赫斯顿也因此被评论界认为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先驱。《他们眼望上苍》被认为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受推崇的作品之一,但这部小说在第一次出版后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直到四十年以后被爱丽丝·沃克重新发现才得以被关注。(3)它以女主人公珍妮的自述为文本推进方式,塑造了一个虽然经历了三段失败的婚姻,却能牢牢掌握自己的生活、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社会下层黑人女性形象。
对赫斯顿本人以及她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的研究成果也已十分丰富,笔者拟结合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分别论述赫斯顿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的叙事视角以及小说中的奴隶叙事,希望能进一步丰富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的研究成果。
二、《他们眼望上苍》的叙事视角
(一)非聚焦与内聚焦的转换
“聚焦”一词出自热奈特的著作《叙述话语》,热奈特将叙事视角分为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三种。本文参照热奈特的划分方法,将《他们眼望上苍》的叙事视角分为非聚焦型和内聚焦型两种。“非聚焦”又称为“零度聚焦”,这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并且可以任意从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4)而在“内聚焦”中,每件事都严格地按照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5)
《他们眼望上苍》一开篇即通过全知全能的叙述者(非聚焦型视角)之口告诉读者一个女人刚刚“埋葬了死者归来”,但是她的归来不仅没有得到观者的同情反而引发了这群人恶意的揣度,这让开头充满悬念。而且在议论声中可以了解到她并不是一个注意自己声誉的正经人,而是被某个年轻的骗子骗婚又遭到了抛弃。于是顺着这样的提示,读者大致可以期待后面情节的发展方向并在心里为这个女人预设了一副丑陋的肖像。可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却和读者的心理预期大相径庭:第二章一开始主人公珍妮迅速地夺取话语权,将整部篇章变成了一位中年丧夫的女人对几段失败婚姻及其心路历程的回顾。这样,传统的主题意义淡出了文本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琐碎的点滴岁月刻画得形象鲜活的黑人女性。小说由非聚焦型视角变为内聚焦型视角,由珍妮自己的叙事取代了第一章中似乎要掌控全局的第三人称权威叙事。但在她自己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又是由第三人稱叙事(非聚焦型视角)展开的,使得全知全能的叙事者成为她的代言人,将她离开后所走过的坎途做了纵贯全篇的叙述。并为自己在追寻幸福途中的种种经历做了情真意切的辩护,成为自己声音的代言人。在那些路旁门廊上碎言碎语的看客们眼中的珍妮“高高在上,可样子下作”。(6)但于已经理解和同情珍妮的读者而言在听她讲述的过程中必然就不“希望答案是残酷古怪的”(7)。整部小说对叙事视角的灵活转换使得读者既能对小说的整体思想脉络有一个清楚的把握,又可以使主人公珍妮能够完全掌控和讲述她自己的故事,从而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出真正的自我。
(二)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
自由间接引语在理论上正式命名是1912年,由瑞士语言学家查理·巴利提出。(8)这是19世纪以来西方小说中最为常见、极为重要的引语形式。但这一形式并非一开始就引起了评论界注意,英美评论界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赋之以固定名称。(9)它是一种以第三人称从人物的视角叙述人物的语言、感受、思想的话语模式。在《布莱克威尔文学理论指南》(The Blackwell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一书中,格雷戈里·卡斯特勒(Gregory Castle)认为赫斯顿这部小说的特色之一就在于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10)
小说的最后一段:“她如同收拢一张大鱼网般把自己的地平线收拢起来,从地球的腰际收拢起来围在了自己的肩头。在它的网眼里充溢着如此丰富的生活!她在自己的灵魂中呼唤:快来看看这多彩的生活吧。”(11)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由第三人称的叙述者叙说的,但却是从珍妮的角度来说,是通过珍妮说话的风格来完成的。这在叙事视角便是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声音)的一种变体——自由间接引语。(12)小说中经常使用这样的叙事视角来进行叙事,比如小说第十三章,描写珍妮在杰克逊维尔的寄宿公寓等候突然消失的甜点心归来时的描述:“但是,无论你的决心有多么坚定,你也没法像榨甘蔗的马一样老在一个地方打转。因此珍妮便高坐在房间里,坐着,看着。房间里面看上去像鳄鱼的嘴—样大张着要吞下些什么。窗外,杰克逊维尔看上去需要围上篱笆,使它不至于奔向太空的怀抱。这地方太大了,不温暖,更不会需要她这样一个人了。整整一天一夜,她像狗咬啮骨头般咬啮着时光。”(13)这里珍妮的敏感通过自由间接引语的形式得到了更好的表达。与间接引语相比,自由间接引语的叙事方式更能接近人物的话语和意识,因为它在时间上和位置上都站在人物的立场上,在表达人物的语言和联想时具有人物的生动性。
三、《他們眼望上苍》的奴隶叙事
(一)奴隶叙事与女性主义叙事学
奴隶叙事在美国黑人史上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大多数出版于1830-1865年。在奴隶叙事中,美国黑奴以亲身的经历描述了他们肉体及心理的被奴役以及对身心自由的向往和追求。(14)现当代黑人女性主义者艾雅娜·卡兰贾在其《佐拉·尼尔·赫斯顿:她的声音之呼吸》一书中说道“《他们眼望上苍》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其与奴隶叙述的相似性。”(15)《他们眼望上苍》的成功也正是由于赫斯顿运用奴隶叙述出色地描写了她那个时代黑人妇女的生存处境,从而表明尽管作为一个民族,黑人几十年前已获得解放,然而黑人女性却因为种种人为的因素仍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而女性主义叙事学则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其采用叙事学的“声音”概念,将叙述声音的技术探讨与女性主义的政治探讨相结合,研究叙述声音的社会性质和政治涵义,并考察导致作者选择特定叙述声音的历史原因。如果上一部分对《他们眼望上苍》所作的叙事视角的分析是从“经典叙事学”角度的分析,那么笔者在这一部分将从“后经典叙事学”入手分析小说的奴隶叙事策略。
一般的奴隶叙事具有如下特征:他们的作品是从奴隶的角度来写的;叙述者多为男性,女性只是被叙述者。然而在创作中,赫斯顿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两种类型叙事,而是对传统的奴隶叙事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写:首先,《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奴隶叙事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叙述视角,即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在婚姻家庭中经济力量不平衡的男性和女性,特别是审视女性的不幸和内心的变化历程。再从小说的故事层面来看,《他们眼望上苍》讲述的是柔弱的女性在强势男权下的屈辱和反抗,但从话语层面来看,传统的男性话语与权力关系在小说中遭到颠覆,内部聚焦的叙事成为女性弱者反抗男性压迫的最佳武器。在女性内聚焦视角中,女性不再是男权社会及其性别文化传统强行派定的“他者”,而是具有同等甚至超越男性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的独立个体。小说中的珍妮是最核心的聚焦人物:她追求独立、自主和平等,不愿屈服男性社会,勇于反抗传统习俗,寻找自我价值,对珍妮的“聚焦”挑战和颠覆了男性权威,构建了女性权威。通过对珍妮的聚焦,从不同侧面和不同领域对当时那个社会和男性进行了剖析;其次,小说不仅以女性视角审视男性,还以女性视角审视女性。小说一开始即通过珍妮之口讲述了外婆南妮的故事。南妮是一个饱受男权社会的压迫和摧残的黑人女性。南妮始终认为“黑女人在世界上是头骡子”。在她看来,黑人女性作为男权社会的受害者摆脱残酷命运的途径就是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这样婚姻才能取得保障。因此她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洛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妮实际上成为男权社会的帮凶。但珍妮与乔的出走以及与甜点心的爱情可以说是对以南妮为代表的传统黑人女性沉默、顺从、麻木的讽刺与批判。因此,赫斯顿对传统奴隶叙事的继承和发展使得她的小说在白人社会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下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小说中的女性叙述视角实际上是对传统男性叙述视角的一种颠覆,作者在批判男性意识对女性特别是黑人女性的迫害的同时也批判了像南妮这种顺从、麻木,最终成为牺牲品的黑人女性。
(二)奴隶叙事与成长主题
成长是欧洲和美国文学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成长小说在西方文学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也具有悠久的创作传统。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作家和思想家们便思考怎样用艺术来净化人们和感召人们直面人生、直面社会,怎样使人们克服困难、征服心魔、抵御诱惑,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找到自我,达成个体的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16)虽然对成长小说的定义并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成长小说的叙事模式都大致相同:主人公一般都会经历从受压迫、奋起反抗、出走到最终获得身心自由的过程。赫斯顿的奴隶叙事除了打破传统奴隶叙事视角之外,还采用了类似于成长小说的叙事模式。且看小说主人公珍妮的经历:
嫁给洛根,成为他的劳力和性伴侣
(第一次受到压迫)
同乔·斯塔克斯私奔并同他结婚
(第一次反抗)
发现乔·斯塔克斯并不真正尊重她,并当面反驳他
(第二次反抗)
在乔去世之后同甜点心远走高飞
(出走并获得幸福)
在甜点心死后回到原乡
(获得身心自由)
赫斯顿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写珍妮的三段婚姻生活,展现了珍妮从一个顺从听话、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变成一个敢于追求真爱、不畏世俗眼光、能牢牢掌握自己生活的女性的过程。这样的叙事模式通过展现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变化能让读者感受到更为真实地、流动地主人公形象。赫斯顿通过女性主义视角以及传统成长主题的叙事模式展示了一个黑人妇女的自我成长,这直接挑战了白人读者的偏见和黑人男性作家的文学标准。这使得她的奴隶叙事更有力量、更为出色。
这部小说是赫斯顿的成名作,尽管作品出版之后因为理查德·赖特的“无主题、无内容、无思想”的“三无”言论,在“赖特雄踞黑人文学界的三十年内无法得到再版”。(17)但赫斯顿依然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写出了美国黑人文学史上最早描写黑人女子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从而成为宣扬黑人女性意识的先锋。本文以小说的叙事视角和奴隶叙事为出发点,从“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的角度探讨赫斯顿在创作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时所运用的叙事策略。以期能展现给广大读者一个新的阅读视角。
注释:
(1)转引自程锡麟,赫斯顿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12.
(2)转引自王宝平.《他们眼望上苍》和《紫颜色》的女性叙事策略与故事情节[J].名作欣赏,2014(33):55-56+161.
(3)(12)Gregory Castle:The Blackwell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M],Blackwell Publishing,2007:278,280.
(4)(5)(8)胡亚敏:叙事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27,32,97.
(6)(7)(11)(13)[美]尼尔·佐拉·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M].王家湘译,北京:十月出本社,2000:3,5,209,127.
(9)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47,201
(10)详见Gregory Castle:The Blackwell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M],Blackwell Publishing,2007:280.
(14)方小莉.美国奴隶叙事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09):189-194.
(15)转引自刘珍兰.《他们眼望上苍》中的框架叙事和奴隶叙述[J].大理学院学报,2010,9(01):58-61.
(16)侯金萍.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
(17)转引自林娟,欧阳凤.《他们眼望上苍》的女性主义叙事结构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05):48-49+51
参考文献:
[1]Gregory Castle:The Blackwell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M],Blackwell Publishing,2007
[2][美]尼尔·佐拉·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M].王家湘译,北京:十月出本社,2000.
[3]胡亚敏:叙事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程锡麟,赫斯顿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侯金萍.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
[7]方小莉.美国奴隶叙事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
[8]林娟,欧阳凤.《他们眼望上苍》的女性主义叙事结构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
[9]王宝平.《他们眼望上苍》和《紫颜色》的女性叙事策略与故事情节[J].名作欣赏,2014.
[10]刘珍兰.《他們眼望上苍》中的框架叙事和奴隶叙述[J].大理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