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楹联中的家风研究

2019-09-07 03:24汪艳琴
池州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黟县楹联徽州

汪艳琴

(黄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楹联,又称对联,是指悬挂于楹柱之上的书面联语。早在宋代,徽州人就已接受并喜欢上了楹联,进入明清时期,文人学子、乡间士绅纷纷以题联为雅事,徽州楹联盛极一时。走进徽州古村落,家家户户均在厅堂、书房等建筑物上,悬挂先哲的名言警句或者人生历练感悟的楹联,以此指导和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并逐渐将其内化为家规家训和家风。楹联联语遂成为徽州家风的表达形式之一。

徽州家风的独特魅力,以及徽州家风在徽州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渐受到学界的关注。揆诸相关研究论著,仅有王世华编《徽商家风》等少数成果,是著眼于徽商之家的家风研究,且主要利用族谱中的家规家训资料,而反映徽州家风的楹联联语等实物资料利用和研究不多。本文即以徽州古楹联为研究对象,考察楹联联语的表达主题和内容,研究徽州楹联所蕴含的孝亲老、乐施助、崇儒教、重修身等家风,并就徽州家风的传承价值进行了思考。

1 孝亲老的家风

所谓孝道,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善事父母,即子女对父母的奉养、敬养。《孝经》中记载了善事父母的五等之孝,“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1]。因此,“善事父母”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悉心照料,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关怀、体贴、抚慰。

徽州乃至孝之社会。善良、淳朴的徽州人不仅自己恪守孝道,而且敦促家族子孙将“孝亲老”的精神世代传承下去。这一特点在徽州楹联中有着最为直观的呈现。例如黟县的楹联中,倡导后辈子孙积极践行孝道的联语数量可观。笔者收集的“孝亲老”典型楹联如表1。

表1 黟县“孝亲老”典型楹联简表

从楹联中我们发现,徽州人将尊祖敬宗,注重孝道摆在家庭道德中极其重要的位置,时时不忘劝诫子孙后辈严格遵循。

首先,明孝道要养亲尊亲。如所举楹联中“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天上人间方便第一”“孝弟乃传家根本,勤俭是经世文章”“慈孝后先人伦乐地,诗书朝夕学问性天”“孝友初心诗书夙好,春秋佳日山水清音”等等,道出了行孝乃家庭生活之第一要义。“子孙贤,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2]269。只有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才能保证家族的枝繁叶茂。

其次,明孝道当承先祖德业。如表1所列:“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欲光门第还是读书积善来”“说礼乐,读诗书,举目思光宗耀祖,笃忠诚,守勤俭,存心作孝子贤孙”……徽州楹联将尊祖敬宗,讲究孝道与读书处世并重,认为维持家族长久繁盛,外需读书入仕,内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倘若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良好家风,就可以保享天伦之乐;有精益求精追根求源的良好学风,方能学有所成,建立功勋,光耀门楣。故孝行不仅在于养亲尊亲,更在于立身修身,光耀门庭。“孝之为贵,贵能立身行道,永光厥亲”[3]。

此类楹联在徽州很多地区都普遍存在。如歙县楹联“举目思宗功祖德,存心为孝子孙贤”[2]116;“尊祖敬宗,孝思有庆;敦诗说礼,明德惟馨”[2]119;“入户问家规,孝忠信义;趋庭崇世业,礼乐诗书”[2]124;休宁县楹联“东鲁雅言,诗书执礼;西京明召,孝悌力田”[2]207;绩溪县楹联“训俗始乡里,孝友睦姻任恤;明经绍家学,易书诗礼春秋”[2]379;“孝友睦家风,愿式无尤,花萼辉时兄弟乐;诗书传世业,斯率循罔越,桂兰培后子孙贤”[2]383等等。所以孝不仅是子孙对父母、长辈的一种道德责任,它更是每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完善,是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最后,明孝道还需移孝作忠,这是孝道思想的最高境界。婺源县居民厅堂有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2]444;屯溪区阳湖镇百鸟亭联“扶名教于忠孝节廉,倩梨园俯唱遥吟婉转;调新腔以宫商征羽,看菊部高歌妙舞纵横”[2]26。孝亲是对家庭成员内部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关系和睦的根本。除此以外,还要将这种孝亲的美德扩大至整个民族、整个国家,那就是忠,即忠于职守,忠于国家,它是对国家、民族大业的热爱和维护。徽州楹联将孝与忠同时并举以劝勉后人,是对美好家风的积极培育,更是对醇美和谐的社会之风的热切期盼,显示出徽州人家国天下的博大胸怀。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注重孝道的社会。谢幼伟在《孝与中国社会》中也曾提出:“中国社会是彻始彻终为孝这一概念所支配的社会”[4]。忠孝思想浸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践行孝道也成为徽州家风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在(道光)《徽州府志》中对各朝各代孝行显著人物都予以了详细记载。以清代为例,徽州六县孝友人物人数分别为:歙县226人,休宁102人,婺源313人,祁门40人,黟县61人,绩溪82人,总人数为824人。这之中受到官方表彰的人数为:歙县18人,休宁25人,婺源20人,祁门3人,黟县6人,绩溪11人,共计83人。根据《清史稿·孝义传》的统计,当时全国孝义人物人数227人,徽州孝义人物约是全国总数的36.6%,由此可见徽州地区孝风盛行程度之高,这正是徽州家庭严格的家风、家教使然。睿智的徽州人将这种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书于家谱之中,题于家宅楹柱之上,以期实现对后世子孙的教化之用。子子孙孙于抬头或侧目间便能深深体会祖辈之良苦用心,自然会身体力行,坚持以身作则,将此良好家风传承并发扬光大。

2 乐施助的家风

徽州自古民风淳朴,百姓互助蔚然成风,他们笃信行善积德、乐施助人乃传家之根本,故而以楹联为载体,将其书写于楹柱之上,教导后辈谨记,以求世代传承。

徽州楹联中涉及“劝善”内容的数量也相当可观,它们或是倡导积德行善,以读书为第一要务,或是教育后辈要乐施助人,以勤俭作为创业守家之本。如黟县西递古民居联中题到:“克己最严,须从难处克;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为”。是说严于律己,不应畏难;行善当有持之以恒之心,不应因小事而选择放弃。黟县屏山村一古民居联上书:“守身如持玉,积德胜遗金”。意思是说洁身自爱就如同手持宝玉一般,须小心、谨慎,不得有丝毫的闪失,而施善积德比赠送金银财宝更加的可贵。这些都是先人劝诫后人积极行善的至理名言。休宁县海阳镇民居联中有“积善之家,心有余庆;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此联颇有渊源,上下两联分别出自《周易·坤》和《尚书·毕命》。在《周易·坤》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殃祸”[5]之说,所以只有积德施善才能德泽于后代子孙。《尚书·毕命》中说:“虽收放心,闲之惟艰;资富能训,惟以永年”[6]。长期限制约束人的私欲,其实很难,唯有教育好后代靠勤劳节俭获得富裕的生活才可以保持长久。

对于积善与人生幸福之间的关系,徽州人有着极其深刻的认知。在徽州民居联中有“厥身庆、厥家庆、厥后庆,庆方来而未艾;所言善、所行善、所思善,善日积而不自知。”这是一幅因果倒置联,上联为果,下联为因。意思是自身幸福,全家幸福,幸福才刚刚来到尚未停止,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是我们日常的行善不断,善日积月累就会使“幸福”来而不自知。此类楹联在徽州还有很多。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黟县西递履福堂抱柱木联);“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黟县官路村八大家之一木联);“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黟县宏村承志堂联);“为善最乐,读书更佳”(黟县古民居联)等等不胜枚举。就楹联保存最为丰富、完整的黟县而言,其民居建筑群中的代表性建筑无一处不包含劝人行善之楹联。这些楹联体现了徽州人长期以来对善的崇尚,这种崇尚最终被凝固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即凡事(无论是修身亦或是齐家)以是否符合道德作为行事的首要标准,是则行之,否则拒之,它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素养的锤炼,更直接形成了徽州社会民众行善蔚然成风的局面。

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们,大都将培育后代子孙和延续家庭命脉以及自己的事业、功勋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倾其毕生精力,细心呵护,精心灌注,不懈努力。徽州人同样如此。在徽州社会中,尤其是那些信佛信教之人,他们相信今生与来世的关联,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说,认为一个人现世的苦源自于前世的罪孽深重,人在现世的行善积德可以化解上辈子的罪孽;而一个人这辈子的福乐则是上辈子行善修来的结果,所以唯有行善方能福至。不仅如此,这种因果报应说所具有的影响力远在来世,近在儿孙。因此,大多数徽州人将积德行善转化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认真恪守,同时不忘警醒后人,这正是今天徽州社会拥有众多劝善楹联的原因。

3 崇儒教、重礼法的家风

表2 徽州地区“崇儒重教”典型楹联摘录

崇儒重教是中华民族一贯的传统,也是徽州楹联的重要内容之一。此类楹联在徽州地区留存的数量同样不在少数。在屯溪地区,我们收集到约两百余幅对联,其中有题于民居学堂之中、有书于祠堂亭阁之上,也有店家商铺联、寺院庙宇联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训导后人注重自我修养的格言联、晓理联仍是楹联内容的重点,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徽州地区的楹联,在表达立世修身主题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以儒家的仁、义、礼、知、信为内容涵养德性。徽州人深信:人之立世须修德。何以修德?“养气知言教遵邹氏,明道立德学继尼山”[2]3。作为程朱桑梓之地的徽州,民众对儒教的崇信根深蒂固,因而孔孟儒家所倡导的为仁为贤标准自然成为社会民众的行为规范,指导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其二,强调明道修德需以身作则,不可有片刻懈怠,方能福泽子孙。“一举一动,当有神明乃察,片忠片恶,须知报应无差”[2]240。道德素养的完善和提升不是朝夕间就能完成的,它是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因而不容有丝毫懈怠。

其三,崇儒教、重礼法,利己利家利国利天下。屯溪区一居民联:“培植乃心诒谋尽善,德修于己积庆有余”[2]447。不断强化自身的修为,不仅是人之立世的根本,同时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是极其有利的。因为人是社会性存在物,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其道德素养的提升,是实现家庭、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徽州人家,无论是达官富贾,还是一般的士庶平民,都会在自家的厅堂、书房的楹柱上悬挂几幅崇儒教、重礼法的楹联,以警示自身、训诫后人。

在徽州楹联中强调此类注重自身修养的楹联数量还有很多,除了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为内容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楹联外,还有从日常生活中,从古史文献中淬炼出道德修养的方法,以教导子孙完善自我的楹联。如“过如秋草刈难尽,学似春冰积不高”[7]75。其意为人的过错就像春天的杂草,一次无法除尽,必须不断的铲除才能实现;学识和人格的培养就如春天的冰块般,只有不停降温才能越积越高。因此试图提升自我的学识和人格,必须下大力气不断培养。“曾三颜四,禹寸陶分。”“素位而行无不自得,居易以俟乐在其中”[7]32。这两联渊源深厚,意味深长。第一联要求人们学习曾子,每日“三省吾身”,要像颜渊那样,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努力践“仁”,还要向夏禹、陶潜学习,珍惜时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等不待。第二联上下两句均出自《中庸》,意思是君子以所居之位而行其事,自然悠然自得;君子能安于平易,顺其自然,自然会乐在其中。该联体现了楹联作者对儒家倡导的道德最高境界——中庸之境的推崇。“芝兰气味松筠操,龙马精神海鹤姿”[7]58,这是徽州人理想人生状态的生动写照。上联表达了楹联作者对芝兰的高雅气质、松竹的坚韧气节的向往和追求;下联则揭示出一则人生哲理:人是精神性的存在物,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以应对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

在徽州浓郁的崇儒重教民风的感召下,在祖辈们言传身教的引领下,徽州人为实现自身的道德诉求而不懈努力。其中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历史人物,如婺源中云镇方村人方升,明嘉庆时期进士,任永嘉知县,勤勉于政事,不畏豪强,以礼整俗,深得世人赞誉。时任丞相的张璁十分赞赏方升,称其“戒勿犯!”方升一身也确实如此,他为官五任而无余财,官至福建副使,忤上官而归。他自题故居联为:“一官如洗人应笑,四壁皆空盗不窥。”(婺源中云镇方村方升故居联)这是何等超凡脱俗的清高!歙县人吴承仕是我国著名的经学家、国学家、教育家,与南京大学的黄侃有“北吴南黄”两大经学大师之称。其一生不惧威逼利诱,坚贞不屈,积极投身爱国救亡事业,甚至将支持抗日的签名簿带回家中,让自己的母亲、妻子、子女、儿媳和孙子都签了名。他曾在自家祖居中挥毫题联曰:“白雪任教春事晚,贞松唯有岁寒知。”(歙县昌溪仓山源村吴承仕故居联)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徽州的先辈们,以“联”言志,依“联”践行,令我们深深叹服!

4 克己恭俭、处世谦卑的家风

“克己恭俭、处世谦卑”是徽州人物性格的真实写照,倡导“克己恭俭、处世谦卑”的家风,是徽州楹联的又一重要内容。黟县民居联中就有:“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7]25。此联寓意在于告诫后人吃亏是福。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7]68。“世事如棋,让一着何亏于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2]446。主张为人要甘愿吃苦,做事要胸怀坦荡,不可斤斤计较。黟县民居联中还有:“气忌燥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迎送远近通达道,进退迟速遊逍遥”[7]75。这些楹联虽文字简短,却字字珠玑,道出了徽州人在异地谋生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克己恭俭、为人谦卑、处世张弛有道,只有这样才能在异地他乡站稳脚跟,拓展事业,终致扬名全国。

在徽州不仅徽商家庭注重处世教育,而且寻常人家也同样将为人、处世视之为家风传承的重要内容。反映此类家风内容的楹联有很多。“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7]38;“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誉群言”[7]52。强调为人处事要宽恕体谅,这样方能收获赞誉,一生如意。“世事让三分天空海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7]5;“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7]30;“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7]42;“心如海阔,眼似天空”[2]6;“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大和”[2]8。这些楹联均道出了主人的人生智慧:遇事退让三分,你将拥有广阔的余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方能使子孙受益无穷。徽州先祖们将此类人生历练演化为家风,不仅自己以身作则严格遵循,还敦促晚辈学习效仿,最终造就了徽州社会大到乡村、宗族,小到单个家庭内部的祥和与安宁,为远在异乡谋生的家人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成就了数百年“无徽不成镇”的徽商传奇。

5 徽州楹联之于家风传承的现代价值

自宋以来,徽州楹联经历了数百年的磨砺,伴随着时间的辗转、风雨的侵蚀,有的楹联早已遗失,有的也已逐渐变得模糊,但它仍然是徽州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徽州公序良俗承袭、延续的有力证明。

二战前,有些欧洲学者曾做过这样的分析和探讨: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唯有中华文明屹立至今?结论是由于中国人特别重视“家风”“家教”的传承[8]。这个答案或许不全面,但也不无道理。中华民族国民的整体气质是彬彬有礼、温和敦厚;中国人的行为举止追求的是有理有据、规矩方圆,这实乃教化之功,而“家教”在教化之中居功至伟。钱穆先生曾指出:“一个大门第,决非全依赖于外在之权势与财力,而能保泰盈持达于数百年之久”[9]。真正能维护门户长久不衰的是家教门风的重视和建设。

首先,现代社会当重视家庭教育,树立良好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10]。习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必须要重视家庭建设,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问题。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它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徽州古人历来重视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我们从楹联中可以看出,徽州社会无论是官绅富贾,还是寻常百姓,其居舍楹柱之上都悬挂着启迪、教育后人的楹联。它们文字或浅显,或高深,且形式多样,有五言、七言,还有四言、六言甚或八言、十言、十五言,它们在无声地告诉世人徽州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今天,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细胞——家庭。在家庭生活中,人们渴望并追求“速成”,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年轻的父母认为只要子女学业成绩优秀,其它方面诸如德行、社会责任感等等都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如此培养出来的子女即使有成,也难以“大成”。重视家庭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家风,方能惠及子孙后代。

其次,现代家风的构建当以德育为首位,坚持以“德”至上。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风尚,是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能够满足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并实际引领这种需求的精神存在[11]。家庭成员从中获得精神归属感,进而指导和规范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这种指导并非外力强制式的,而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成为家庭共识性的道德观念,因而更具道德自觉性。

“慈孝后先人伦乐地;诗书朝夕学问性天”“读圣贤书,行仁义事;立修齐志,存忠孝心”“非因报应方为善,岂为功名始读书”……楹联上的这些文字既抒发了作者的人生志向,同时又是对自己及子孙后辈的敦促:一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就能和顺美满;二是不因功名而读书,不忌报应而为善。勤读书、乐施善是“为人”之根本。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做人,作为传统社会主流的儒家思想其“平天下”的政治理论以“修身、齐家”为现实基础,故长辈教育子女当以道德为先。楹联中的内容体现出了古代社会德育至上的思想,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道德素养的重视。新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多元文化冲击下,人们思想观念日趋多样的现实,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人道德至上的传统,坚定主流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框范自我,积极培育和传承良好的家风、民风。因为家庭不只是个人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一个孝老爱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功的人也必将会是一个大孝于家庭的人。

最后,以文化为载体是培育和传承优秀家风的有益方式。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徽州人借助楹联这一传统的文化形式,劝勉自己,督促后人,传承家风,其教育功能之显著令其它教育形式叹服。楹联的教育功能与一般的伦理学、道德哲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后者更多的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分析、解决道德问题,而楹联则不同,它是以文学的形式作用于人,进而引起人们的兴趣,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楹联文字虽少,但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耐人寻味。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句式,都值得人们细细地体味。也正是在这种由好奇引起兴趣,进而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道德理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引领着人们日常的言行举止,让传统家风的传承“润物无声”,润泽人们的心田。当然楹联所针对的群体不只是知识渊博型学者,更多的是一般的文化人。徽州自南宋以来尤为重视教育,道光《休宁县志》中就曾记载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情景,这也为徽州社会楹联广布提供了现实基础。尽管理解楹联并不比理解伦理道德难度低,但楹联简短,便于记忆,富有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得众多人的喜爱。因此徽州人将家庭世代相传的理念以楹联的形式予以呈现,其教化功能远远超出了纯粹的理论说教,是任何理论说教所无法比拟的。徽州古人以此种方式传承家风实乃智慧之举。

今天,时代的变迁带来了家庭结构的变化,我们由以往的大家族演变为而今的小家庭,家风自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时代的家风褪去了封建家长制的压迫与苛责,代之以平等、民主与和谐。现代家风的维系与传承也不再依靠家长的权威,而代之以家庭成员间的平等对话和坦诚交流。在此种背景下,纯粹的道德训斥、道德说教基本上已不可能满足现代家庭教育的新模式。徽州古人借助楹联这一文化载体实现家庭德育之功能,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极富创新意识的尝试,值得我们借鉴与效仿。

猜你喜欢
黟县楹联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徽州绿荫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
孔府的年节楹联
“腊八豆腐”香飘黟县
画里乡村水为魂 钟灵毓秀客忘归——安徽省黟县环保局治水记
黟县打响安徽水源地钓鱼现场处罚第一枪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