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2019-09-06 06:29
中国德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性课间子女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岁以下儿童每天“视屏时长”不超过1小时

根据美国《教育周刊》研究中心一项涉及500多名校长和学校领导者参与的调查,95%的校长表示他们十分担心学生在家的“视屏时长”(如玩电子游戏或看电视)。针对该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指南》提出了相关建议。根据该文件,2至4岁的儿童每天的“视屏时长”不应该超过1个小时,1岁以下的婴儿则根本不应该有任何的“视屏时长”。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些建议主要基于两方面因素提出:第一,“身体不活动已被确定为全球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也是超重和肥胖率增加的原因”,而“儿童早期阶段是儿童身体和认知的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儿童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在这个时期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以往研究已经表明儿童和青少年的“视屏时长”同他们大脑皮层过早变薄和认知能力下降存在相关性。

(《世界教育动态》 2019年第8期)

陈宝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6月10日,教育部在京举行《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出版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对教育战线深入推进学习实践提出要求。一是推动学习,思想和行动要真正进入新时代。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理论导向、任务导向,通过学习推动教育战线在思想上、行动上、理论上、实践上整体进入新时代。二是推动学习,要带着感情学习践行。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讲的是我们家的事、我们正在干的事、我们将要办的事,要带着感情着力解决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问题。三是推动学习,要联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要在主题教育中,结合教育战线工作实际、面临主要问题、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深入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四是推动学习,要紧盯目标抓实学。要紧紧盯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教育部网站 2019年6月11日,标题有改动)

澳大利亚:过度养育会对子女产生消极影响

《时代报》近日强调了父母对大学生子女的过度养育问题。它常表现为:当子女违反大学一般校规时会介入处理、直接与子女任课教师谈论学业困境、监督子女的饮食与锻炼、审查子女的人际关系圈、决定子女学习科目等。这会导致大学阶段的子女自恋情结过重、易患焦虑和抑郁症状、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与人相处困难、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意见等。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对子女过度养育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经济压力使得父母更乐于投资子女的教育,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投资绝不会“亏本”;对子女的溺爱;把子女看作自己的投影。

尽管有研究表明,得到充分母爱的子女会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得更有韧性、遭受更少的痛苦,但父母不应把对子女的关注推向极端或者将关怀教育奉为至高的信条,应当给予子女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其在错误中汲取教训、实现成长。

(澳大利亚对话网 2019年5月9日)

调查:课间十分钟太安静

曾经的中小学校园,下课铃一响,欢声笑语会响成一片。如今,很多学校和老师不允许中小学生课间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许在教室大声说话、疾走。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调查,75.2%的受访家长称“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受访家长中有64.7%希望教师不拖堂、不变相占用课间时间,60.6%期待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督促学校改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这一现象是不合理的。“课间就是对课程学习的调节,要通过一定的活动、运动来达到目的。如果在课间学生还是静坐,就很难发挥其调节作用了。”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改变这一现象,首先需要学校和家长达成一致,能够相互理解。同时要倡导课间休息的“文明”,让学生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此外,他建议学校的管理水平要到位、要提高,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方便地进行取证处理和责任追究。

(《中国青年报》 2019年5月30日,标题有改动)

CASEL:社会情绪学习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社会情绪学习组织(CASEL)一直致力于将“社会与情绪学习”列为覆盖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其发展愿景包括:让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终身学习者,具有自我意识和同理心,与他人紧密联系,成为负责的决策者;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积极地、有建设性地参与到民主社会中。

社会情绪学习的实施旨在使学生具备自我情绪认知与调节以及社会交往等能力,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获得更强的生活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终生幸福地生活。CASEL的调研表明,参与社会情绪学习的儿童和青少年,其社会和情感技能得以提高,拥有更好的对自己、他人及学校的态度和亲社会行为,在问题处理、情绪调节等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从而享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业成绩。教师也普遍意识到,社会情绪学习对于学生无论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生活中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陈德云,熊建辉,寇曦月:《美国中小学社会情绪学习新发展:学习标准及课程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外国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

教学的道德性是对教学的教育性的内涵式继承与超越

这里的道德性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追求,是对教学应然状态的期冀与推崇。教学的道德性与教学的教育性之间有共通点,二者都将学生的道德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然而,二者也蕴藏着差异性。在道德的辐射范围上,教学的教育性只强调教学主体个人(学生)的道德,而教学的道德性在强调教学主体个人(教师和学生)道德的同时,还观照教学活动的全方面和全过程;在道德的内涵上,教学的道德性比教学的教育性更丰富,后者仅仅体现为道德品格,而前者表现为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内含高尚的道德品质、独立的生存能力和人格,以及批判和創造性思维等;在对教学的定位上,教学的教育性只是将教学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只是道德发展的“铺路石”,且忽视了教学过程的伦理性,体现的是教学的功用性价值,而教学的道德性不仅将教学当作实现学生发展的手段,还注重教学活动本身的道德属性,体现的是教学的伦理价值。由此可见,教学的道德性是对教学的教育性这一命题的内涵式继承与超越。

(李森,高静:《论教学道德性的内涵及层次》,《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

@傅国亮:当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核心和内容为统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文化,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

——转载自《教育科学研究》

@陈永平:不管学校办学理念的表达形式有多少精彩纷呈的差异,其核心的价值追求应当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转载自《人民教育》

@刘长铭:没有好的设备不一定就没有好的教育。好的教育的关键是看人,看师生过怎样的教育生活,看师生能否从教育生活中享受幸福。

——转载自《中小学管理》

猜你喜欢
教育性课间子女
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Tomb-sweeping Day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