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要关注人格中的积极力量,特别是关注个体现存的和潜在的能力和能量,通过引导、激发和强化人的能力和潜力,促进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上发展迅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挫败感。目前的挫折教育多是针对产生挫折的青少年,是对挫折的事后应对;教育内容单一,主要是具体方法的教育;挫折教育多是教师权威指导、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忽视了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可以增强心理免疫力,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本文从积极人格的视角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为青少年挫折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一、积极人格的解读
在压力面前,有的个体不能适应,有的个体能克服困难、战胜压力。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一些研究者从个体的人格差异来寻找原因,认为积极人格特质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自身的积极人格特质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工具。
(一)积极人格的内涵
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积极人格是指人类潜在的核心美德和积极力量,具体来说是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格中的积极力量和正向特质的统称。[1]人类普遍拥有六种重要的美德: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卓越。[2]而这六种美德又对应24种积极人格力量。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3]
逆境中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乐观、希望、韧性。[4]乐观侧重于对未来的积极信念和解释。希望强调积极的未来目标,以及为了达成这种目标而产生的积极认知和行为。韧性是摆脱压力的一种有效的人格资源,使人在处于压力时,能够实施健康的应对策略。
(二)积极人格的特征
积极人格特质以传统人格特质为依据,是对传统人格特质的拓展。積极人格特质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特征,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里,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积极特质在不同个体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积极人格的特征包括正性的利己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5]正性的利己特征指的是能够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的生活目标,能够把握环境以及环境带来的挑战。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人际关系良好,在自己需要帮助时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愿意并且有能力为其提供帮助。
(三)积极人格形成的途径
积极人格特质虽然受到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但更多地依靠后天的培养和开发。积极人格培养的两个最主要的途径是: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和培养个体的自尊。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人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积极体验越多,自身的内部动机就越强,个体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个体内部动机的觉知,有利于内化形成某种人格特质。
乐观和韧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人格特质。乐观虽然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形成“习得性乐观”。[6]韧性是个体内部有助于应对挫折情境、保证个体良好适应并能积极发展的特质性因素。在培养方法上,国际心理韧性研究计划提出的“我有”“我是”和“我能”的策略比较有名。[7]“我有”是需要安全感,让个体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外界资源与支持;“我是”包括个人的感觉、态度和信念,有利于个体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我能”是培养个体人际交往的技巧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如幽默、恒心、沟通能力等。
总之,积极人格特质是可以培养的,在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时,应借鉴积极人格的理论,关注情感因素,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积极的认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唤醒青少年的积极情绪体验,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抗挫折品质。
二、积极人格视域下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内容
积极人格理论为青少年挫折教育提供了思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要关注人格中的积极力量,特别是关注个体现存的和潜在的能力和能量,通过引导、激发和强化人的能力和潜力,促进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将以过去为导向的补救式的教育转变为以未来为导向的渗透式的教育,不仅能把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也更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的发展。
(一)转换视角,形成乐观的归因风格
挫折是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8]其中,挫折认知是关键因素,决定了挫折反应的程度及性质。当挫折情境出现时,人们会去寻找产生挫折的原因,一个人选择乐观还是悲观,取决于解释挫折的方式是乐观的归因方式还是悲观的归因方式。解释风格是个体在应对生活中的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倾向,可以分为乐观解释风格和悲观解释风格。具有积极归因风格的个体认为挫折是暂时的,是由某个具体原因或情境导致的,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会努力改变现状,从挫折中找到正向的力量。个体一旦形成了乐观的人格特质,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都会朝好的结果去努力。
对挫折进行积极的归因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的最好方法,可以通过归因训练和解释风格的变化而习得乐观。在教育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引导青少年进行换位思考,学会站在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客观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另外,可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少年,乐观地面对生活。
(二)悦纳自我,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个体的自我意识趋于独立,自我评价更加深化。[9]拥有积极自我概念的青少年能够乐观地面对挫折。在挫折教育中,要让青少年全面认识自我,这是他们面对挫折的重要环节。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容易出现心理的不平衡,出现紧张和不愉快的感受。在这种状态下,要引导青少年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要把人和问题分开,不因为问题而否定自身的价值。
健康的自我意识是以正确认识自己为基础的,青少年要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多方面的反馈,多角度地认识自我。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引导青少年进行自省,审视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的特点。另外,父母在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要对青少年进行客观的评价,提出合理的期望,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实践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自己。接纳自我是自尊培养的关键,要引导青少年学会悦纳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不断积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使自己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学会交往,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学校与家庭,父母、老师、同学是交往的主要对象。复杂微妙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以及青春期的新奇与躁动,使青少年充满了矛盾与困惑,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青少年继学习之后的第二大苦恼。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处理事情时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很少主动关心他人。另外,基于网络兴起的新媒体,在给人际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使得青少年从虚拟空间里接受的信息与现实生活中获取的信息不一样,从而引发青少年角色认同的危机。青少年好奇心强,但辨别力、自控力差,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导致青少年真实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父母和教师,应多与青少年沟通交流,尊重他们的想法,教给他们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鼓励青少年参加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合理使用新媒体,引导他们在实际交往中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爱和处理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高抗挫折能力。
(四)自我激励,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缓冲压力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压力情景,促进健康行为的发生。[10]面对压力时,乐观和坚强的个体会更倾向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问题取向应对策略),积极寻找社会支持,从而有效缓解压力。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多样化的活动,给青少年提供锻炼的机会,培养乐观、韧性等积极的人格特质。
首先,明确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理想会产生坚定的信心和意志,是激励人们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重要精神力量。其次,从点滴小事做起,把目标计划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在遇到困难时,多对自己说“我能行”,多肯定自己、激励自己,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可以积累成功体验,增强自信,提高面对困难的勇气。再次,青少年要承担家务劳动,培养自立能力和独立性。家长要减少包办行为,让青少年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品质。最后,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心理承受力。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对压力源的抵抗能力,减少压力的不良反应,减轻压力对身体的危害。[11]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一些,甚至很多积极美好的心理品质,他们不仅构成了我们战胜心理疾病的内部保护性因素,也是保证我们获得幸福生活的内部资源。积极人格强调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和内部力量,相信人在面对挫折和障碍时,具有自我恢复的能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挫折教育的关键期。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内容。从积极人格的视角出发,进行挫折预防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认识挫折的理性态度,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可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苗元江,朱晓红,李娟,杜夏华.积极人格—当代青少年人格建构新方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2):4-7.
[2]陈浩彬,苗元江.积极人格研究概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14-17.
[3]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120-126.
[4]刘翔平.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
[5]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6]Sandra S.In search of realistic optimism meaning,knowledge and warm fuzzines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50-263.
[7]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4):12-17.
[8]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8.
[9]赵琳,刘志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剖析[J].基础教育,2013,10(6):18-22.
[10]Medvedova L.Personality dimensions:“little five”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oping strategies in early adolescence[J].studia psychological,1998,40(4):261-265.
[11]卢三妹,张晓红,麦粤徽,李梅.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影响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3):352-355.
【李燕,洛阳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