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媛
创刊于1948年的《香港文汇报》是一份面向香港社会各界的综合性主流大报,坚持“文以载道、汇则兴邦”的办报理念,每年都会围绕“奥斯卡金像奖”进行报道策划。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统计了《香港文汇报》从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对第89届、90届、91届“奥斯卡金像奖”议题的报道。 在香港文汇网(http://www.wenweipo.com/)搜索栏中以“奥斯卡金像奖”为检索词,筛选整理后得到132篇有效报道,即本研究内容分析的样本,单次提及“奥斯卡金像奖”而未将其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探讨的报道则被视为无效样本。
据笔者统计,《香港文汇报》对第89届、90届、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报道量,分别为59篇、37篇、36篇,虽然报道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奥斯卡金像奖始终是《香港文汇报》在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报道议题。从近三年的月平均报道量看,《香港文汇报》对奥斯卡金像奖的报道周期比较长,从上一年8-11月每月有2-3篇关于奥斯卡金像奖的零星报道;上一年12月至下一年1月属于报道预热期,月均报道量5篇;一般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举行的2月-3月属于报道高峰期,两个月的报道总量在30-40篇;4月-6月则属于报道热度的消退期,月均报道量2篇。132篇报道样本中,原创报道62篇(47%),转载国内外知名媒体,如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中新社等媒体的报道共70篇。
本文将样本新闻的主题分为六类,各大主题的新闻报道所占比例依次为:获奖影片及演职人员介绍(共56篇,占比42%)主要是有关获奖导演、演员的创作及拍摄经历、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以及获奖影片内容;关于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报道共24篇(18%),主要介绍主持人的幽默瞬间、各路明星在红毯上的争奇斗艳、音乐大咖精彩献唱以及颁奖乌龙、奖杯失窃等突发事件;涉及奥斯卡评委及评审规则的报道共19篇(15%),介绍了奥斯卡评委的组成结构及数量的变化,以及影响奥斯卡评审规则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奥斯卡对中国影业国际化的影响的报道共17篇(13%),如介绍内地“冲奥”的电影、成龙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各界对奥斯卡政治化倾向的态度的报道共16篇(12%),即有好莱坞影知名星反对外在的政治力量对奥斯卡金像奖评选结果的影响。
本文将132篇报道样本分为消息、深度报道、通讯、评论、图片视频新闻五种体裁。其中即时消息共有86篇(65%)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参与奥斯卡金像奖角逐的影片、演职人员以及颁奖典礼上的突发事件等。10篇(8%)通讯主要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的篇幅较长能更加清晰、完整地讲述演员在拍摄影片时的艰难及其心路历程。27篇(20%)评论对影片的创作背景、拍摄手法、背景音乐、故事梗概、演员演技等进行评论。9篇(7%)深度报道深入挖掘了电影主创团队背后的故事、获奖影片对现实问题的映射、美国主流价值观对奥斯卡评审的影响等。132篇报道样本中有85篇(64%)报道配有印刷高清的彩色新闻图片,照片多为奥斯卡获奖影片的人物剧照和获奖影星在颁奖典礼上光彩夺目的瞬间。
版面次序体现着编辑对报道重要性的考量,也影响着受众对报道重要性的判断。《香港文汇报》作为香港地区的主流大报,除在香港内地发行外,还同步在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发行海(境)外版,读者遍及五大洲,在全球华人中极具公信力和影响力。《香港文汇报》日均40个版,大致分为要闻、社评、香港、内地、台湾、国际、财经、教育、副刊、特刊等版块。排版位置靠前的版面主要是关于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政策,香港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重大突发事件等。与《香港文汇报》的媒体定位相关,奥斯卡金像奖这类偏文化类的软新闻版面位置靠后。从整体上看,《香港文汇报》关于 “奥斯卡金像奖”的报道集中在国际新闻(75篇)、娱乐新闻(19 篇)、采风(17 篇)、星光透视(16 篇)等版面,一般安排在A20版前后。不同类型的版面对奥斯卡金像奖内容的定位有所不同,国际新闻版主要介绍获奖的外国导演、影星的最新动态,娱乐新闻版面主要是国内电影人担任奥斯卡评委、国产影片“冲奥”等影视行业的最新信息,采风版以影评为主,星光透视则是人物专访类的深度报道以及通讯。
报纸版面设计印刷精美。版面安排是编辑对报道版面重要性的第二次安排。《香港文汇报》在印刷技术和版面设计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除特殊情况,一般所有版面都会采用彩色印刷,图片清晰、版面精美,新闻分割使用线条、留白、变栏等多种方式。如2017年2月28日《香港文汇报》A23国际新闻版对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进行了整版的专题报道,版面以黑色字体为主,采用特大字号的红色字体突显通栏主标题“奥斯卡世纪乌龙,颁错电影大奖”,在版面上部以醒目的黑色曲面电影屏幕为底,配上一主四副的五张图片,清晰地再现了颁奖人将原为《月光男孩》的最佳影片错颁给了《爱乐之城》的乌龙事件。
媒体的报道内容及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对事件的认知及看法。《香港文汇报》在报道中注重对国内影视行业的正面或中性表达。当国产电影《红海行动》、《邪不胜正》等代表中国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时,《香港文汇报》会在版面上部或中心的醒目位置进行报道,并使用 “隆重”、“鼓舞”“肯定”等正面宣传的语气词表示庆祝。2017年“逾20华语影人加入奥斯卡评委”的700字消息,《香港文汇报》在娱乐新闻版使用了半个版面进行报道,标题使用了红、黄、蓝等多种醒目色彩,采用特大字号突显辅标题“冯小刚许鞍华伟仔子丹可投票”,同时为突显影星的阵容强大,华语影人的照片占据报道篇幅的三分之二。
报道同时兼具批判与反思性。如 《得奖黑人历来最多影坛种族多元梦未圆》、《“黑豹”入围引最佳电影惹质疑“政治正确”骑劫 奥斯卡失色》、《奥斯卡广告时间颁4奖李安等联署抗议》等报道分别从奥斯卡金像奖未能反映亚洲观众的意愿、被政治议题绑架、过于商业化等视角对评审的公平性进行质疑和批判。不仅如此,报道亦将视角延伸到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揭示,如《奥斯卡90载“忘形”补过》报道了美国莱坞长期存在性别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奥斯卡5外语片导演反“狂热民族主义”》介绍了5位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短片的导演发表联合声明,表达了对美国和其他国家出现的“狂热民族主义”思潮的不满。
1.议题建构呈现集中性。从132篇报道样本的主题和版面分布来看,《香港文汇报》对奥斯卡金像奖的报道议题相对集中。在报道数量上,《香港文汇报》对奥斯卡金像奖的议题建构集中在获奖影片及演职人员介绍、奥斯卡颁奖典礼、奥斯卡评委及评审规则几大主题中,报道版面集中在国际新闻、娱乐新闻、采风和星光透视版面。但消息的原创率不高,大量的报道并非记者去一线采得,而是转载或综合国内外知名媒体,如法新社、路透社、中新社等,使得报道缺乏原汁原味的现场感,并受制于其他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
2.议题建构注重视觉化。香港文汇报非常注重新闻图片的视觉传播,在报道中使用了大量的新闻图片,善用人物面部表情的特写照片去感染读者。高清的彩色图片、精心设计的版式和巧妙的图文间隔,能弥补文字在形象上的缺憾,让群星闪耀、光彩熠熠的颁奖典礼的画面定格在报纸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引人入胜的效果。
3.议题建构具有多元性和延展性。《香港文汇报》对奥斯卡金像奖报道的数量多、策划周期长,涉及的主题众多,如从星光璀璨的颁奖典礼,到演职人员剖析心路历程及拍摄经历,再到#奥斯卡太白了(#OscarsSoWhite)惹争议,奥斯卡影星为女性平权发声,公关黑幕曝光使奥斯卡公平性受质疑,以及奥斯卡对中国影视行业国际化的影响,同时报道视角亦能延伸到一些社会问题,如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种族不平等、歧视黑人……较为全面多元的议题建构,能让受众对奥斯卡金像奖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知。
任何媒体从本质上说都“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的建构。从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能看出编辑对新闻的判断。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是全球影视行业的一大盛事,始终是传媒关注的焦点。从报道周期、报道数量、报道版面等方面看,奥斯卡金像奖仍旧是《香港文汇报》在众多文化类报道议题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只是近些年报道数量在减少、深度报道所占比例不高,在议题设置中呈现出议题弱化的趋势。在情感立场上,《香港文汇报》对于奥斯卡金像奖的议题建构呈现出“报喜不报忧”的倾向,注重对国内影视行业的正面或中性表达,而涉外报道则能提出较为客观的批判和质疑,如揭示好莱坞影坛长期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奥斯卡存在“公关黑幕”等,而对近几年中国电影冲奥失败、影视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