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协同的电子商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9-09-05 04:56唐红涛罗琼张俊英
商场现代化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双创电子商务

唐红涛 罗琼 张俊英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基于校企协同的电子商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湖南商学院教研教改课题“基于校企协同的电子商务”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湖南商学院研究生教研教改重点项目“MOOC视角下研究生课程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高级贸易经济學为例”

摘 要:电子商务专业的跨学科性、实操性、复杂性要求高校教育必须走高校、企业联动协作发展之路。本文针对电商人才需求现状及传统滞后的教学方法,从人才需求端与供给端双方协调发展着手整合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与企业实践平台资源,构建基于校企协同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协同共建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共同打造卓越双师队伍、共建校外实训平台、共建电商创业项目孵化器、共建双重导师协同培养机制,以满足双创时代下电商企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校企协同;电子商务;双创;人才培养

一、引言

2014年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随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继出现于政府工作报告中。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理念的提出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了更高要求,各个高校需要转变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集理论基础与实操能力于一身的电商双创型人才,构建基于校企协同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然成为教学方法创新的重中之重。

关于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有诸多学者研究,王冬霞等(2016)认为从校企合作出发,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探索多维度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王汉荣(2016)构建了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新模式,从需求端及供给端双方协调解决教育与产业脱节难题。徐君(2018)指出地方高校必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刘桂萍(2018)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构成出发,以契合市场需求为目标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的创新。现今电商企业的人才紧缺、高人才流失率以及各地方高校传统滞后的教学方法等,要求各地方高校培养适用社会需求的技术型、应用型的高质量人才,因此,构建校企协同模式下的电商“双创”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迫在眉睫。

二、电商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集数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专业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及企业青睐,各电商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而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要求各地方高校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电商企业人才需求出发培养技术应用型的高质量双创人才,当前电商企业已存在人才紧缺、高人才流失率等问题,各地方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双创人才。

1.电商企业人才紧缺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2017年被调查的企业中,71%的企业缺乏电商运营人才、37%的企业匮缺技术型人才、50%的企业急需销售型人才、17%的企业需要供应链管理人才、22%的企业急需综合性人才、15%的企业匮乏策划师与研发师,较2016年而言,技术型人才的缺失增加24个百分点,电商运营人才的缺乏增加31个百分点。数据表明,现今企业最需要、最受欢迎的是集运营与推广能力于一身的综合性能力强的高级管理人才,其中运营、技术、推广销售、综合型高级管理成为企业最迫切需要的人才。

2.电商企业人才流失率高

在2017年被调查的企业中,电商企业人才在一年内的流失率为10%以下的企业占15%;10%-20%的企业占37%;20%-30%的企业占26%;30%-50%的企业占18%;50%以上的企业占4%。表明目前电商企业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84%的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电商行业仍是巨大风口,人员流失率高、人员不稳定的企业比例仍然居高不下,企业人才管理能力需要有质的提升。由此可见,虽然近年来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发展中,但电子商务还存在严重的人才缺失,人员流失率高及人员不稳定也是现在电商企业存在的难题。

3.高校教学与企业要求脱节

在高校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83%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实操性教学,58%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与企业对接需求,52%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职业素养教育,31%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专业理论教育,11%的企业认为需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数据表明,当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依然存在于各地方高校中,加之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使各高校教学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较严重的脱节,各当地高校应当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托,以培养适用于电商企业的技术型应用型的高质量人才为目的,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

三、高校电商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时代下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三维(3D)打印等现代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而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培养模式趋同、校企合作不充分、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训平台缺乏、教学方法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各项教育目标难以实现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双创意识薄弱

电子商务专业是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数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无论是从消费者视角还是电商发展规模来看,电子商务都处于迅速发展状态,但是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及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变化,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另外,高校对于双创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在课程设置时只是引入了一些创新创业、职业规划类课程,课程内容仅限于方法、途径等层面的简单讲解,并未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认知及创新创业兴趣,双创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没有相互渗透、相互贯穿,缺乏明确专业定位。

2.实训平台缺乏,学生实操能力薄弱

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通常以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从各高校目前普遍情况来看,许多高校实验经费匹配不到位而缺乏实践平台,加上由于电子商务技术更新较快,很多模拟软件来不及及时更新升级,使得学生接收到的知识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脚步,实训平台的缺乏致使学生实操能力薄弱,实习或毕业后实际上岗时对实际操作力不从心。各高校应当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去相应企业相应岗位实习,利用企业平台资源,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协同,以电商企业为平台,以培养技术型应用的高质量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创新电子商务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3.师资力量薄弱,针对性教学能力较弱

电子商务专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理论基础上对电商运营、网上营销、网页设计、市场营销等实操性较强课程也运筹帷幄,而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经验不足,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多学科结构的要求等问题,从事“双创”教育的教师大多是通过KAB、SYB等短期培训转型的,教学内容往往偏重理论基础而缺乏实践经验,无法针对性地进行实操教学,很难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高校应当联合企业,鼓励教师与各电商企业紧密交流,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进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双创意识。

四、构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

随着新零售、跨境电商、物联网等不同电商形态的快速推进,电商专业型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然而当前高校电商专业依然存在理论更新速度慢,与企业的需求对接较少等问题。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培养链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校企协同教学理念是指高校与适合的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化、高质量人才,通过建立契约各取所需。从人才需求端与供给端协调发展着手整合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与企业实践平台资源,构建基于校企协同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共建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共同打造卓越双师队伍,共建校外实训平台,共建电商创业项目孵化器,共建双重导师协同培养机制。

1.校企协同,共建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校企协同,共建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地方高校与电商企业共同协商并制定特定要求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强、实操能力强、基础知识夯实并适用于电商企业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高校结合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在设置电商双创人才培养方案时考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专业技术知识等因素,保证学生既扎实掌握电商专业的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电商专业实践操作,以学校为主联合企业打造人才培养校企协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电商企业根据高校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地为学生上课、实训、实习、就业等提供实操平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提前适应电商企业的工作氛围,提高熟悉电商运营环境。校企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共建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型高质量人才。

2.校企协同,共同打造卓越双师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离不开一支卓越的师资队伍。为打造优秀双师型教师,校企双方应当共同选拔并培养,一方面,在学校选拔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电商理论及双创理论又熟练掌握电商实操的优秀导师;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聘请一批善于表达、业务出色、管理精英担任外聘教师,主要负责给学生讲授电商实操知识及职业岗位操作知识。另外,学校可给校外导师安排一些职务,让其深入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提高学生电商实操能力及创业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聘任学校教师担任技术顾问、企业讲师、项目评定员等,通过定期参与创新研究,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整合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与企业实践平台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型高质量人才。

3.校企协同,共建校外实训平台

地方高校与电商企业协同发展,共同搭建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电商运营环境,如电商平台规则、运营管理、营销与管理、物流等各方面的运营过程。以真实创业环境和实践操作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及激情,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及思考能力。与此同时,企业可以为创业意识强求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提供一些企业微项目,让学生代理运营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商业分析逻辑能力、产业思维能力、市场分析能力。校企协同共建校外实训平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型高质量人才。

4.校企协同,共建电商创业项目孵化器

校企协同共建电商创业项目孵化器。目前市场上高水平的创业孵化团队是紧缺的,已经形成品牌化、规模化经营,做得好的创业孵化团队既有企业孵化、服务能力,也具备自有投资基金,可以为孵化团队提供多项服务。学校应当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电商创业项目孵化器,将大学生与创业者聚集,企业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公共服务,为学生提供创业基地及技术指导等,提高创业成功率。校企协同共建电商创业项目孵化器,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型高质量人才。

5.校企协同,共建双重导师协同培养机制

为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采取“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重导师协同培养机制。高校通过聘任富有创业激动、善于表达、实践经验丰富、精通实操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由校内优秀教师授予电商专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及技术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电商创业,由企业导师着重指导实践操作这一环节,通过对学生进行业务培训及岗位实训,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前期准备。既保证学生校内的理论学习能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研发实际相结合,又能保证研究生真正深入企业生产实际、研发实际相结合。校企协同共建双重导师协同培养机制,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型高质量人才。

五、结论

电商校企协同培养电商双创型高质量专业型人才要求明确高校、电商企业、学生三个关键主体各自不同的动机,从共赢的视角出发,确保各方的持续投入和深度合作。总而言之,整个中国已经社会进入“双创”时代,各个高校需要转变发展理念,通过校企协同共建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共同打造卓越双师队伍、共建校外实训平台、共建电商创业项目孵化器、共建双重导师协同培养机制,以满足双创时代下电商企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学校于企业的合作交流,改进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管理,重视校企协同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注重培养大学生电商创业能力,以满足“双创”時代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冬霞,佟绍成,张广安,刘伟东,吕义.校企协同育人在应用型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87-88+124.

[2]王汉荣.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6,19(3):13-17.

[3]徐君.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天中学刊,2018,33(1):153-156.

[4]刘桂萍.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品牌研究,2018(3):97-98.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双创电子商务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探究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