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伟 张坤
摘 要:我国的汽车制造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并且到目前为止已经完全脱离外界援助,實现了全方位的自主创新发展,随着汽车行业的变革与融合趋势不断增强,中国汽车行业正在适应当前时代,积极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汽车职业也需要提供社会责任报告,从行业贡献、责任管理、人才培养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诠释汽车行业的社会责任,总结汽车行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特点,从而对更多的相关企业起到激励作用。本文选取了部分汽车制造企业从2008年到2017年公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研究,找出汽车制造业在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现状;对策研究
一、引言
我国已经逐渐走向了经济强国道路,科技创新成为了发展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并且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因素,能够优先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而不是数量。汽车行业是近年来我国取得突飞猛进的重要产业,截至2016年8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7亿辆,成为了世界汽车第二大规模的国家,已经成为了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并且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带动相关的钢铁、电子以及机械等行业,同时对于服务行业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信息披露体制也出现了一系列变革,汽车制造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也成为了相关利益方关注的重点,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大众展现自身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公开已经取得的社会责任绩效,包括自身可持续发展规划与成果,以及环境报告等。总体来说,我国汽车制造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稳中求进,汽车行业组织相关成员共同提高产品质量,研发新型工艺,加强汽车开发安全技术等,在汽车品牌责任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也与一些国际知名厂家产生了联合交流,带动价值链伙伴共同发展。与此同时,社会责任报告中也体现了中国汽车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同当前汽车管理体系的不融洽,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不适应等问题,频繁出现了汽车召回、顾客隐私安全以及信息沟通等问题,需要结合新型产业生态进行有效解决。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作用
从汽车行业自身角度来说,该行业产品结构复杂多样,并且涉及到上下游多个领域,因此其发展途径相对比较繁琐。汽车行业的消耗品一般为不可再生能源,结合我国当前阶段的基本国情,必须要开展汽车行业新能源开发,才可以进一步扩充汽车行业发展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汽车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对外披露能够形成独立的信息依据,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参考,并且能够帮助汽车行业本身进行自我监督,逐步实现能源技术上的升级,进而提高产品安全性能与节能水平。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进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可以帮助企业对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有效总结梳理,在企业内部形成社会责任理念的传播与确立,并且打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氛围,从而提升企业决策人员对于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判断水平。在外界沟通过程中,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可以更好地实现与外部利益关联方的交流,让各个利益方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在社会大众认知中树立负责任的企业良好形象,进而提升企业名气与声誉。
对于企业外部来说,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能够激励企业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对国家的教育、科学、环保等事业做出有效赞助,促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我国整体福利水平。同时,在企业可持续发展、劳动权益保护与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当前我国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所披露的内容缺少有效的借鉴意义,大多数为通用指标,没有针对行业特点采取附加指标披露,加强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能够刺激企业进行自我调整,让企业重视到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从而致力于提升自我质量,建立与社会的有效联系,提高信息可靠性。
三、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现状
1.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
(1)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结构
通常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存在三种不同结构模式,一方面的社会责任包含了股东、职工、客户、相关利益方权益、环保效果、可持续发展项目、社会公共事业等内容,这种模式叫做利益相关者模式;第二种模式叫做GRI结构,对企业发展战略、社会、经济绩效水平进行对外披露,整个报告的编写包含了引言、责任分配、环境绩效指标。社会绩效数据以及总结等部分;第三种模式是其他模式,指的是不固定的结构形态,这种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缺少一定科学性,相对比较随意。本文选取30家汽车制造企业在2015年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统一分析,发现其中GRI模式最多,共有18份,其次是利益相关者模式,共有7份,此外,还有其他模式报告5份。总体来看,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结构模式比较混乱,没有形成统一编制方式。
(2)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依据
根据30份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依据情况进行分析,形成表1数据,发现有33%的企业没有对引用依据进行标注,有18家企业引用了多个标准,占据比例60%;而引用了单个标准的企业有3家,包括吉利汽车、广汽丰田以及淮柴动力;从引用依据使用上来说,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为依据的最多,占比达到了63%,其次是引用了社科院颁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共有12家企业,占据比例40%;其余依次为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2010)、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以及工经联指南等等。通过这些数据能够看出我国汽车制造业在社会责任报告编写依据方面存在不统一现象,由此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披露内容不一致,难以为相关需求人员带来有效参考。
2.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
(1)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数量
本文选取了汽车制造业30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对其披露年份、数量、篇幅等信息进行了总结,形成相关数据统计。
从数量上来看,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出现数量上的参差不齐,不同的企业没有达成披露状态上的同步,有些年份进行了披露,而有些年份没有披露,这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使用极为不利。
(2)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篇幅
针对2015年的30份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数据统计,报告篇幅在30页以内的有15份,占据总体比例达到了50%,包含了华域汽车、戴姆勒、丰田中国以及东风日产等企业;报告篇幅达到了30页以上的有12份,占据总体比例达到了40%,这部分公司包括东风乘用车、北汽福田、北方重汽以及长城汽车等;报告篇幅达到100页以上的有3份,占据总体比例10%,这三家企业分别是江铃汽车、长安汽车以及华晨宝马。
(3)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审验
在30份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其第三方审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只有6份报告进行了各方面的审验以及评价,占据比例20%,综合审验率较低,更多的企业没有针对第三方审验工作采取相关措施。在通过审验的企业中,广汇汽车通过了ISO014001标准,对其环保以及职业领域相关数据做出了评判;华晨宝马的报告经过了莱茵集团的审验,其审验标准为AA1000;长安集团、上汽集团、比亚迪以及一汽夏利都通过了第三方审验。
四、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问题
1.汽车制造业缺乏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意识
从具体的调查以及系统的总结中可以发现,我国汽车制造业没有重视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普遍缺少披露意识。虽然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在逐渐增强,但是总体状况令人堪忧。如果没有强制性规定,我国大部分企业都不会主动出具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由于一直以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较少因素影响,很少由企业会“自掏腰包”建设环保事业以及社会公共事业,并且缺少关于社会责任管理的规划以及记录,从而反映到最终的报告编制中来,意识缺失问题严重。
我国汽车行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价值观,没有成功树立行业整体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人员更多注重的是自身利益,没有将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深切考虑,从而缺少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管理层认识不足造成责任战略不明确,没有带动企业的各个部门乃至工作人员参与到社会责任履行中。
2.汽车制造业缺乏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統一标准
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为自愿原则,因此国家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行为进行强制性约束,在这种随意的环境下造成企业对外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形式多种多样,从编制的规模、篇幅以及结构模式上都缺少一致性,一些汽车制造业对外披露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基本上是在描述自身做的突出贡献,对于不足方面缺少足够的披露,这种情况下编制出来的信息报告不足以成为相关利益方的决策依据。同时,如果缺少统一标准,各个企业编制出来的报告内容难以进行横向对比,失去了对外披露的意义。
可以看出,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全面性有待提升,有些企业将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直接放在了企业整体的财务年报中进行披露,大部分企业没有将社会责任报告从年报中独立出来。例如江铃汽车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发布已经持续了六年,但是仍旧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责任报告体制,尤其在法律责任方面没有进行足够的披露,内容中更多的在于纳税义务的履行上,在安全责任披露中,没有进行产品安全性能投入的责任,也没有对江铃汽车不同产品的损坏率进行披露,实际上没有披露的内容都是相关利益者最为需求的部分。由此可见,在这种缺少统一标准的状况下,信息使用者难以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把握。
3.汽车制造业缺乏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约束
在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并不是强制项目,企业能够自由地决定是否对外出具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相关部门没有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强制性约定,也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这就造成我国大部分企业都不会对外进行社会责任方面信息的披露。一些企业觉得自身在社会职责方面履行得较好,才会对外披露相关信息,而企业觉得自身没有正常履行社会职责的就不会对外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对于大部分利益相关者而言更像是可有可无的内容,难以起到良好的依据作用。
对于报告的使用者来说,对于信息报告的最大需求就是了解企业不足的地方,全面关注企业发展过程,企业只有敢于披露负面信息才能够增强透明度,将自身的状况完全展现给投资者,加深与社会大众的沟通。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当前的状况难以树立诚实守信的形象,企业在缺少约束的前提下缺少健康向上发展的有效动力。
五、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对策
1.提高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意识
由于我国汽车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了比较强大的地步,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必须要从各方面加强约束,正确引导汽车制造业发展方向,使相关管理者与企业决策人员意识到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重要性。在此之前,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一定措施让企业了解自身社会责任,向企业管理者宣传教育自家企业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了解到企业发展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正面帮助,以及在社会环境改善之后对企业起到的反哺作用。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激励企业开展社会公益事业,从税收等方面做出鼓励,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心,当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良好之后,自然能够对外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为广大投资者以及利益方提供有效依据。
企业方面需要重视传统的可持续发展观概念,树立行业整体社会责任意识,能够综合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责任,也由此加强企业在社会公众之中的良好形象,带动行业所有成员认识到社会责任披露的重要性,积极宣传社会责任履行的益处,从而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企业。
2.统一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标准
相关机构尽快研究并确立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模式与披露内容,对其中的各项标准进行统一界定,制定完成之后下放到各个企业使用。相关的学者以及研究人员需要正确地分析目前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并且对未来发展路线与状况进行预测,制定出符合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报告标准,衡量其中的各项内容指标,对不同类别项目进行明确标注,让企业了解到社会责任报告中的各项数据依据,将自身的实际情况填写在其中,最终编制出规范统一的汽车制造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要出台相应的强制性措施,要求汽车制造企业必须对现有的披露标准进行执行,如果不予以正确执行的进行一定惩罚。相关机构应该发挥作用,对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进行监管,每一项内容都不能遗漏,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企业某项社会责任披露内容出现空白的,应该予以提醒,如果企业仍旧不进行披露,那么由相关机构做出惩罚,并且对外公布信息披露缺乏标准的企业,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督促企业按照标准进行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
3.构建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约束机制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法律规范中的空白部分进行补充,针对汽车制造业设置一定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强制规定,国家机关应该参与到这部分工作中,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每年对外出具社会责任报告,从而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设立专门的机构针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价与审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如果缺少了外界的监督,许多企业就会只披露利好信息,而忽略了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中不足的部分,甚至出现虚假的信息。
设立专门的审验机构,督促企业完善自身行为,并且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做出指导,提高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加强第三方独立鉴证体系的建立,能够让投资者对于企业产生更多的信任感,第三方鉴证的施行主体应该是会计师事务所机构,将审计与鉴证融为一体,共同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水准,要求被审计的报告更加具有真实性,保证能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凭证。
六、结论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仍旧存在着整体数量偏少、篇幅少、编制依据混乱以及缺少审验等情况。本文选取了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找出了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存在的问题,包括缺少披露意识、缺少统一标准以及约束机制,应该从这几方面进行提高,加强披露意识、统一披露标准、构建相应的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苏红建.中国制造企业绿色发展评价-来自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J].开发研究.2017,(5):55-56.
[2]王彤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问题探究-以三家银行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5,(3):33-34.
[3]温作民.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及其应用的比较研究[J].生态经济.2015,(10):225-225.
[4]乔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择时披露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7,(7):124-125.
[5]周立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15,(12):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