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丛珍
432900湖北省孝昌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孝昌
手足口病是小儿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致病因素为柯萨奇以及肠道病毒,导致患儿手、口、足出现黏膜疱疹,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可导致溃疡的发生,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可使患儿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危及生命[1]。小儿手足口病应在临床中采取针对性治疗,由于患儿年龄小,与医护人员配合度相对较低,应通过护理手段干预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康复。本文主要对不同护理干预应用于手足口病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84 例,依据入院日期奇偶数分为两组各42 例。试验组男21 例,女21例,年龄1~6 岁,平均(3.52±0.61)岁;平均入院时间(2.19±0.67)d。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1~7岁,平均(3.81±0.92)岁;平均入院时间(2.68±0.5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1)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嘱家属严格看护患儿,避免将皮肤抓伤,护理人员应辅助家长安抚患儿哭闹情绪,并进行用药指导,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等。(2)试验组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由于患儿年龄较小,通常医院会给患儿带来不良情绪,一踏进医院患儿则会产生烦躁,哭闹不止等,护理人员应使用玩具等方法转移患儿注意力,通过温柔、和蔼的语气与患儿进行沟通,使患儿心理得到安慰,保证患儿情绪能够处于平稳状态。②健康教育: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详细讲解手足口病相关护理知识,保持患儿身体清洁,修剪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③疾病观察:应增强巡视和探访次数,认真记录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如血压、体温等,若出现异常应及时汇报。④发热干预:若患儿发热温度持续较高,可同时使用物理降温以及药物降温,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通过拍背等方式对患儿进行咳痰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发生窒息。
表1 两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对比(±s,d)
组别 n 皮疹消退时间 痊愈时间对照组 42 5.69±0.62 10.28±1.13试验组 42 3.05±0.91 8.61±1.06 t 15.537 7 6.985 3 P 0.000 0 0.000 0
表2 两组患儿护理优良率对比(n)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投诉率、护理优良率。护理优良率经过本院自制评分表进行判断,得分>80 分为优,79~60 分为良,<59分为差。护理优良率=优率+良率[2]。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对比:试验组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儿投诉率对比:对照组投诉率为14.29%(6 例),显著高于试验组的2.38%(1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 1,P=0.048 3,P<0.05)。
两组患儿护理优良率对比:试验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χ2=6.461 5,P=0.011 0,P<0.05),见表2。
手足口病以8 岁以下儿童较为多发,具有传染性,通常有4 d 的潜伏期,病情进展极快,应给予针对性治疗。患儿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厌食、皮疹等症,若皮疹蔓延至全身,易发生全身性溃疡,导致患儿死亡[3]。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治疗配合度极低,应通过整体性护理干预提高患儿配合度,保证患儿康复[4]。整体性护理干预可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应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消毒。治疗过程中小儿疱疹出现结痂时为避免用手抓挠,应嘱患儿家属实时看护,避免抓挠引发感染,同时应剪短患儿指甲。定期对体温进行测量,若体温过高,应药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避免高热对患儿的身体机能产生影响。对口腔进行护理,可防止鼻腔分泌物、口腔中分泌物造成窒息。应注意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提高治疗期间的配合度,使患儿情绪始终处于平稳状态中,利于康复[5-6]。本研究可以发现,试验组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投诉率显著较低,护理优良率显著较高。
综上所述,整体性护理干预适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