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芮丽,吴英英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孤独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广泛性神经发育性障碍,婴幼儿阶段即发病,主要症状为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行为。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专业领域内可采取的治疗方法包括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针灸治疗及结构化教育等,但预后均较差,亦无法起到彻底治愈效果[1]。据调查,儿童群体中孤独症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心理及经济负担。为促进孤独症患儿的全面康复,业内人士经过积极探索,发现经颅磁刺激有望以其无痛、非侵入性、可对大脑皮层产生深部直接刺激的优势成为干预孤独症的新型有效方法[3]。为探究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孤独症患儿的疗效,本研究对122 例孤独症患儿进行了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1.1.1 研究对象 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22 例孤独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1 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ren Autism Rating Scale,CARS)[4]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1.2 纳入标准 ①临床确诊为孤独症的患儿[5];②年龄3~6 岁者;③右利手者;④患儿监护人经知情后自愿参加本研究;⑤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1.3 排除标准 ①患Asperger 综合征、Heller 综合征、Rett 综合征患儿;②合并其他精神疾患者;③研究期间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者;④合并重要脏器疾患者。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进行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通过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系统(厂家:天津奥漫优悦科技有限公司)的多媒体技术提供虚拟环境及多种训练项目,便于患儿进行隔空互动训练。1 次/d,60 min/次,每周训练6 d,持续训练4 个月。
1.2.2 试验组 试验组患儿在进行多媒体感觉训练基础上接受经颅磁刺激:采用经磁刺激治疗仪(厂家:英国MAGSTIM 公司,型号:Rapid2,治疗模式:高频重复刺激模式)对患儿进行治疗,患儿取仰卧位,刺激部位取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国际EEG10-20 标准的F3 点),治疗频率视患儿脑电图结果alpha 峰频调整,强度视个体运动诱发电位强度的100% 调整,1 次/d,20 min/次,10 d为一个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0 d,共进行6 个疗程共4 个月的经颅磁刺激治疗。
1.3.1 病情严重程度 采用CARS 评价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变化。本量表包括:人际关系、情感反应、模仿(词和动作)等15 项内容。每项评1~4分,根据量表总分分为非孤独症(<30 分)、轻至中度(30~60 分)、重度(>36 分)。
1.3.2 孤独症症状变化 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6]评价患儿疾病症状变化。本量表包括5 个因子: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每项评1~4 分,量表总分≥31 分,则怀疑自闭症;量表总分≥62 分,诊断患有自闭症。
1.3.3 心智发育水平 采用0~6 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7]的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 DQ)评价患儿心智发育水平。量表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等5 项内容。DQ 值越高,心智发育水平越高。
测定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 个月后的病情严重程度(CARS)、孤独症症状(ABC)及心智发育水平[0~6 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以DQ 表示)]变化。
采用软件SPSS 20.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4 个月后,两组患儿的CAR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AR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AR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时间试验组例数61 CARS评分images/BZ_109_1289_1252_1562_1465.pngimages/BZ_109_1562_1252_1786_1465.png对照组t组间值P组间值images/BZ_109_1289_1518_1562_1730.pngimages/BZ_109_1786_1252_2243_1465.png61images/BZ_109_1562_1518_1786_1730.pngimages/BZ_109_1786_1518_2243_1730.png3.005 0.003
治疗4 个月后,两组患儿的ABC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3。
治疗4 个月后,两组患儿的DQ 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试验组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BC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BC 评分比较(±s,分)
组别/时间试验组例数61 ABC评分images/BZ_109_1288_2596_1581_2808.pngimages/BZ_109_1581_2596_1805_2808.png对照组t组间值P组间值images/BZ_109_1288_2861_1581_3074.pngimages/BZ_109_1805_2596_2245_2808.png61images/BZ_109_1581_2861_1805_3074.pngimages/BZ_109_1805_2861_2245_3074.png2.193 0.030
表4 两组治疗前后DQ 值比较(±s,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DQ 值比较(±s,分)
组别/时间试验组例数61 DQ值images/BZ_110_239_594_501_806.pngimages/BZ_110_501_594_723_806.png对照组t组间值P组间值images/BZ_110_239_860_501_1072.pngimages/BZ_110_723_594_1192_806.png61images/BZ_110_501_860_723_1072.pngimages/BZ_110_723_860_1192_1072.png2.303 0.022
孤独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均有关联,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关键行为症状进行疾病诊断。近年来,经颅磁刺激在孤独症治疗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建立的一种治疗技术,具有无痛、深部刺激等特点,通过仪器产生快速变化的颅外脉冲磁场无衰减穿透颅骨后刺激大脑皮层,使颅内大脑皮层产生逆向可传导感应电流,引起局部大脑神经细胞去极化,从而改变神经细胞功能,激活神经网络,促进神经递质释放。这一技术现阶段可用于包括脑卒中康复、精神分裂症及脑瘫等多种疾病的康复[8]。
本研究表明,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CARS评分、ABC 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而DQ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和提高患儿心智水平具有良好效果,疗效跟单纯接受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相比更为显著。孤独症患儿在感觉处理上存在异常,多媒体感觉训练对患儿进行视听、皮肤触压、前庭及肌肉关节等多感官刺激,以期提升患儿整合各感觉通路信息的能力并提高其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和独立性,但考虑到该方法无法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可能只能起到治标作用。人体额叶主要起执行功能及认知功能,已有研究证实孤独症患儿左侧额叶功能受损较右侧严重,且额叶组织灌注减少,代谢降低,局部连接增强,长时程连接减弱[9],并且根据大脑兴奋性与可塑性假说,孤独症患儿的认知、知觉及运动控制异常在于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与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失衡致使皮层神经网络伽马振荡异常[10]。故本研究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作用于患儿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可增加局部灌注,同时亦能通过神经突触传递到远隔部位,可能对距离较近的初级运动皮层产生作用,改变神经环路兴奋性、增加神经连接。大脑皮层兴奋性显著改善后,减少患儿因快速兴奋的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程度下降而导致的皮层功能下降,有利于恢复皮层神经网络中的伽马振荡。经颅磁刺激最终对孤独症患儿执行功能、认知功能及躯体运动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对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产生积极作用,最终表现为使患儿CARS 评分、ABC评分及DQ 值发生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孤独症患儿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可直接作用于其大脑皮层,对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和提高患儿心智水平均有积极作用,与单纯接受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更为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