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弟弟是戏迷

2019-09-04 09:31马仲清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23期
关键词:戏迷唱段学唱

马仲清

我的大弟弟今年69岁了,他从小喜欢国粹京剧。

1968年年底,全国上演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等八个革命样板戏,一时掀起了京剧热。上海京剧院要到北京演革命现代戏《智取威虎山》,演出地点是护国寺人民剧场。为了能看上这场戏,弟弟从朝外二条的住家,骑车近一个小时,到护国寺人民剧场买票。当时排队买票的人特别多,从剧场门口往东,胡同里的队伍有一里多长。那时正是冬天,人们也不怕冷,弟弟排了一天一夜的队才买到3张戏票。当时的戏票不贵,每张票8毛钱。我们兄弟三人坐在剧场5排,近距离观看了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听童祥苓的《打虎上山》,沈金波的《朔风吹林涛吼》《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施正泉的《这些兵急人难》等脍炙人口的著名唱段,不仅过瘾,而且令人难以忘怀。看完这场戏后,1969年年初,弟弟就离京去山西插队了,其间的生活虽然很苦,但每天他都要哼唱几段京剧名段自娱自乐。

弟弟返城回京后,常去三里屯参加“中国戏迷协会”的活动,近距离接触袁世海、张君秋、吴玉章、梅葆玖、冯志孝等京剧名家,听名家唱名段。我也曾多次与弟弟去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戲院听戏。弟弟会的戏多,对不少戏的剧情、哪位演员饰演哪个人物,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二十多年前,每到休息日,弟弟和弟妹来我家学唱京剧。我用双卡录音机录下了他唱的《借东风》中“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以及《文昭关》《甘露寺》《三娘教子》《赵氏孤儿》等唱段,并整理转录在一盘磁带上,制作了十几盘分发给亲朋好友。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李梓森听了以后,夸赞弟弟“有一条好嗓子,马派的韵味儿浓”;老朋友脱继华先生说:“学唱的《借东风》满宫满调,仲启能把这段拿下来不简单。”

我原来喜欢唱评剧,后来也能唱几段京剧,那是跟弟弟学会的。如今,我们都退休多年了,哥几个小聚时,免不了让弟弟来一段;平时还可以从微信收藏中欣赏弟弟的唱段。

看戏、听戏、唱戏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的娱乐生活增添了乐趣。

猜你喜欢
戏迷唱段学唱
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花》唱段的特点与演唱处理
二十八,把面发
新闻
张春华:为票友组建民间“戏迷之家”
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放日
探究高效“律动”,让孩子们快乐学唱
音乐剧中表演与歌唱的整合艺术表现
丁洋澜??《小戏迷》
歌剧《魔笛》选段《复仇的火焰》艺术特点初探
越剧戏迷角,几代人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