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英
浙江嵊州是越剧的故乡,拥有许许多多的本地戏迷,100多个戏迷角遍布城乡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晒场弄堂、祠堂礼堂。一到晚上,戏迷们聚集在戏迷角,琴声悠扬,越音袅袅……
戏迷的热情
2015年5月3日,18点40分,嵊州市鹿山街道中央宅村的一户家庭里,56岁的赵阿姨急匆匆地收拾饭桌上的碗筷,拿进厨房洗刷起来。不一会儿,窗外停下几位中年妇女的脚步,对着赵阿姨示意要出发了。赵阿姨说:“再等我一下,马上,马上!”
“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钦佩……”赵阿姨和她的朋友们以最快的速度来到隔壁小砩村的祠堂。祠堂古戏台上,一位戏迷拿着话筒,穿着日常服装,不施粉黛地站着,在一把二胡的伴奏下忘情演唱。每月的3、6、9日,晚饭过后,本村和附近村的越剧戏迷便自发来到这个戏迷角。在校读书的、工作的、退休的……上百号戏迷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得水泄不通,或听或唱,其乐融融。
赵阿姨她们前脚刚到,后脚一位大伯跟上来笑问:今天怎么来这么晚啊?大伯叫赵伯安,是小砩村戏迷角的管理员,2011年小砩祠堂修缮后,就一直管理着这个戏迷角,他对戏迷常客再熟悉不过了。2014年6月,小砩戏迷角被市文广新局正式挂牌命名,占据了首批十个名额的一席,这对仅凭一腔热情、没有一分工资的“志愿管理员”来说,无疑是精神上莫大的鼓励。“市里给戏迷角命名,就是给我们挂了‘金字招牌啊!”当然,这份满足感也让赵伯安变得更加忙碌。现在,除了固定的3、6、9日,平日里,市区其他街道、附近乡镇的戏迷也经常打电话给他,要求到小砩戏迷角演唱。他拿出一本记录册,里面详细记录了戏迷角的活动日期、人数、所唱曲目等情况。“每年一本,这已经是第5本了。”
政府的搭台
嵊州越剧能够越唱越红,靠的就是深广厚实的群众基础。对此,嵊州市一直很重视本地越剧民间力量的培养,将越剧演唱普及作为越剧事业的“六大工程”之一。每年越剧节期间,市政府专门在闹市区主干道开设“戏迷角一条街”,供外来游客实地感受和欣赏戏迷角文化,同时举办全国相约越乡票友擂台赛、戏迷角PK赛、评选百姓越坛明星,为戏迷搭建交流舞台。
2014年6月,为进一步规范越剧戏迷角管理,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市政府出台了一些意见、通知,对戏迷角建设提出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定下3年内挂牌命名50个越剧戏迷角的目标,并率先为审核通过的10个市区、6个乡镇戏迷角挂牌命名,分别赠送价值23000元音箱设备和1万元活动经费。“挂牌命名的戏迷角必须有固定活动时间、在册戏迷,有记录台账,有专门的管理员,真正实现为老百姓提供一个自娱自乐的越剧文化场所。”嵊州市文广新局文化科科长袁洪波介绍。
同年7月,全市戏迷角58名优秀戏迷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免费越剧培训班,由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的专业教师执教,从形体、台步、唱腔、化妆等课程进行培训。这是嵊州市推出的又一大惠民举措。“真的是朝思暮想,第一次得到了专业教师的指导,太难忘了。”说起那次培训,51岁的资深戏迷过文钗那兴奋劲到现在还保持着。
年轻人的延续
在很多人眼里,中国传统戏曲是老年人的菜,但越剧故乡是例外。这里代有传承,多数年轻人从小喜欢越剧都是受上一辈大人甚至是上上辈老人的影响。而戏迷角的存在与繁荣,渐渐地为年轻人亲近越剧、了解越剧、喜爱越剧提供了草根舞台。
在嵊州市中心广场那个夜夜都开“越剧盛宴”的戏迷角,观众和演唱者们有在册戏迷,有过往路人,有父亲和他的小孩,还有一对对年轻情侣,大家都静静聆听着婉约柔美的越剧。在这里拉了20多年二胡的谢法仁老人说:“近两年来,在这里听越剧唱越剧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年轻人。”对于年轻人的加入,谢法仁老人是欣慰的,因为他始终相信越剧要传承,靠的还是年轻人,所以只要有新人演唱,无论唱得如何,他和其他戏迷都会不吝掌声。“我们都会鼓励年轻人,给他们信心。”在个别交流的时候,谢法仁老人又会细心指点这些年轻人应该注意什么,该如何改进提高。
北郊社区越剧角的“台柱”卢美珍,是全国相约越乡票友擂台赛十强、百姓越坛明星等多个头衔的获得者。她经常受邀参加全市文化下乡表演活动,光去年一年就参加了50余场。不仅如此,全市戏迷角也经常组织自费送戏下乡、做公益。“除了热爱越剧表演,希望更多年轻人看了我们的表演喜欢上越剧,也成为越剧戏迷”,这是卢美珍的愿望,更是越剧迷共同的心愿。
“像你们这样的戏迷、演奏者、管理员,没有工资,没有补贴,为什么还乐此不疲?”面对笔者的询问,所有不同的戏迷给出了相同的回答:就因为喜欢,打心底里喜欢。
也许,他们不一定唱得很专业,不一定演得很传神,但我们看到了几代人对越剧百年不变的坚守,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接上前辈担子的传承,而这些,将一代代延续下去……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