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评价

2019-09-04 07:20冯婧
职业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效果评价创业教育

冯婧

摘要:大学生创业存在创业比例低等明显问题,导致人们对创业教育存在质疑。文章尝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创业教育的“时滞效应”,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模型。以天津市某高等院校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大学生对金钱持负面态度和创业教育效果欠佳等问题,提出加强创业指导职能,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政府大力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政策保障;着重培养自身积极的个人潜质,构建全方位的性格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创业教育;效果评价;计划行为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7-0071-06

创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创新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机制。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掀起了热潮。随着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推动,高等教育的理念和人才培养的模式都在发生变革。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也存在着创业率低、质量低、成功率低的“三低”现象。如何正确评价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科学指导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业教育效果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创业的特点

大学生创业是指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开展的创业活动。不同的创业群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大学生创业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理论知识水平高,实践经验不足。大学生在高等教育期间,接受了较多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理念的熏陶,与社会人员相比,更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掌握一定的人力资本,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技巧,往往对于创业机会的把握能力欠缺。二是成就动机高,物质保障低。大学毕业后,学生一般都倾向于选择稳定就业来缓解生存压力,而多年的教育也使得他们迫切要求通过进一步追求自我实现,寻求自我价值和社会的认可。三是高同质性。大学生创业者年龄相仿,受教育经历相似,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而社会创业者年龄、经历等差别较大。大学生创业者普遍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愿意破旧立新,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四是面临创业困境,压力大。大学创业者由于经验不足、资源调动能力低等原因,在创业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

大学生的创业特点比较突出,使得大学生创业因为高理论水平、高成就动机、创新意识强等特点备受关注,同时,大学生创业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在积极为大学生创造创业条件的同时,高等院校还要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创业教育的“时滞效应”

2003年,孟席斯和帕拉迪(Menzies & Paradi)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存在“时滞效应”,创业行为往往发生在接受创业教育之后的一段時间,大部分接受创业教育并创业的人都存在这种现象。国外有学者研究认为,从接受创业教育到实施创业行为,大约存在十年左右的时滞期。

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态度、创业能力和自我效能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生创业兴趣的增加和创业技能的提升,但是创业能力不会直接产生创业意向,而是受到创业环境的影响。创业意向同样不直接影响创业行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否较好地识别创业机会,能否利用好合适的创业机会,都会对创业行为产生影响。

(三)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研究的现状

因为创业教育存在“时滞效应”,故而不能仅仅简单地使用创业比例和成功率来衡量创业教育的效果。创业教育效果分为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短期效果可以依靠创业者接受创业教育后的创业态度、创业能力和创业意向等的变化对比来衡量,但是长期的效果就需要依赖于长期的测量与跟踪。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对长期效果的考察是较为困难的。因此,国内外的学者多倾向于对创业教育的短期效果测量,对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也以短期效果为主[1]。

对于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并没有统一或者使用广泛的评价体系,因此有研究者开始尝试建立一个通用、有效、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伊塞克·艾奇森(Icek Ajzen)在1991年提出的,他认为个体的态度(Attitude)、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以及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会对个体的行为意向产生影响[2]。

个体在接受创业教育之后,创业态度、自我效能等会产生变化,通常为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同时会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创业意向会对创业行为产生促进,但是并不一定会产生创业行为,创业行为还会受机会等因素的影响[3]。根据伊塞克·艾奇森的计划行为理论,初步构建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模型。

如图1所示,如果要对创业教育效果进行短期的评价,在兼顾自我效能和创业态度考量的同时,要重点关注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创业意向产生的变化,是否有正向的激励作用。这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创业教育的效果,并可以通过短期评价对长期效果产生较好的预测。如果要对创业教育的长期效果进行考察,应以参与创业教育的学生创业行为的产生为考察指标,同时兼顾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的跟踪测量,还需要排除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这是一个相对复杂和困难的过程。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以天津市某高校为例,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和考察。由于短期效果比较容易考察,对于创业意向的考察相对简单,并且也可以较为真实地预测创业行为的产生。本研究选择以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的创业意向为观测点,兼顾自我效能、创业态度等变量的测量。研究显示,横向测量存在因为个体自身差异引起的创业意愿变化而不是单纯的因为创业教育的原因的现象,故采用纵向考察,即选择在一个学期之内,考察对象在接受创业教育前后创业意向和其他因变量之间的变化。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选修创业教育课程的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创业态度和创业自我效能的后测表现值显著高于其前测表现值,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创业态度和创业自我效能有显著促进作用。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评价调查实施

(一)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课题以天津市某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创业指导课程开始和结束两个时间点为节点进行反馈,以选修创业选修课程的学生为研究样本并结合课程对其进行跟踪调查。

问卷调查釆用纸质问卷方式,共得到问卷195份。根据问卷上的信息对实验组进行前后测数据匹配,共得到可用问卷189对,样本可用率为96.43%。

(二)数据处理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Mplus7和SPSS22.0软件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研究需要,用SPSS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信度分析等,利用Mplus7进行测项权重分析、路径分析等。

(三)样本人口统计资料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全部回收到的数据进行人口特征分布比较分析可见,组数据的人口特征分布基本上非常接近,女生比例较高;被试年龄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分布较为自然,没有过大的极端情况,数据源良好;学生对未来创业的预测显示,随着毕业年限的上升,有自主创业计划的学生人数呈增多趋势。

(四)信度

信度校验采用—致性系数(Cronbach α系数)来对问卷中的量表进行分析。当信度α≥0.7值时,属于高信度;0.35≤α<0.7时,属于信度尚可;α<0.35值时则认为信度较低不可接受。删除部分信度偏低的测项,以提高结果的整体信度。维度调整后的情况和信度分析如表1所示。

(五)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使用Mplus7對创业意向、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问卷进行问卷结构效度及路径系数验证,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完成问卷结构效度的探究,使用SEM模型对维度路径系数进行探究。

1.创业意向结构模型路径系数

在Mplus7中构建创业意向结构方程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创业意向的量表计分公式为:

2.创业态度结构模型路径系数

由于创业态度维度下包括多个子维度,对各个子维度进行路径系数分析,得到数据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分析结果,所有题目对其对应的子维度的影响均显著,且所有子维度对创业态度影响显著。因此,创业态度的量表计分公式为:

态度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源自人们自身的认知和价值观。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态度中存在排斥认可“金钱”对于创业动力和创业效益的重要促进作用的情况。

3.创业自我效能结构模型路径系数

由于创业态度维度下包括多个子维度,对各个子维度进行路径系数分析,得到数据结果如图3所示。

根据分析结果,所有题目对其对应的子维度的影响均显著,且所有子维度对创业自我效能影响显著。因此,创业自我效能的量表计分公式为:

4.假设检验验证分析

根据问卷调整后模型进行数据计算,使用SPSS软件分别对创业意向、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前、后测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表中均值计算方法为:前测均值-后测均值。当结果为负时,说明后测维度得分比前测维度得分高。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对整体维度进行比较,发现学生的创业意向(t = -2.88, p<.001)、创业自我效能(t= -2.57, p<.05)在经过一学期的创业课程学习后存在显著的变化,且参加创业课程学习后,得分明显高于没学习时的得分。创业态度(t= -0.54, p=.59)前测值和后测值无显著差异,表明课程学习没有对创业态度产生明显影响。

通过对创业态度各个测项进行分析,发现经过一学期的创业课程学习后,七个测项维度的表现值无明显差异,成就和收益在经过课程学习后有所提高,但并不显著;竞争在课程学习前后无变化;其他测项均有所下降。这表明通过课程学习后,学生对创业所带来的收益和成就更加认同了,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态度。

通过对创业自我效能各个测项进行分析,发现经过一学期的创业课程学习后,五个测项维度的表现值均显著上升,其中市场和创新两个维度的自我效能表现值上升显著,管理和财务控制维度呈现边缘显著。这表明,创业教育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财务控制能力有显著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坚定创业者自信。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主要结论

1.大学生对金钱的态度为负面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排斥认可“金钱”对于创业动力和创业效益的重要促进作用。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和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创业离不开金钱和对于收益的追求持有不同的看法,缺乏经济理性,对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创业态度和产生较强的创业意向产生负面影响。

2.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欠佳

研究表明,经过创业课程的学习,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得到显著提升,创业态度整体上没有变化。在各个测项维度中,市场和创新两个维度的自我效能表现值上升显著,管理和财务控制维度呈现边缘显著。数据显示,目前的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创业态度和自我效能的提升只起到部分促进作用。

调查显示,创业教育课程基本上都是采用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多以就业创业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学生工作干部为主,缺少实际创业的经验。创业是一种复杂性很高且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传统的课堂灌输模式很难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知识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5]。

(二)对策和建议

1.应加强创业指导职能,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不仅是创业课程的教育,还需要融入多种教育方式,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担风险、自信独立、追求创新的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多以审视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建立团队,通过团队的力量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和问题,培养交流和沟通能力。

第二,创业教育应循序渐进。可开设专门课程教授创业知识及技能,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如课堂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沙盘模拟和亲身实战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创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变通地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完善创业认知结构,开发创业潜能。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创业相关课程,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重点采用互动和体验式的授课方式。高年级可以开设创业知识专题特训。建议教师由高校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专业教师或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员担任,着重培养创业技能,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三年级开始,可以组织创业意愿高的学生,开展创业实训与案例讨论等课程。毕业前,则应侧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第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专业技能,以确保其在学生创业过程中能够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一方面,学校要多提供针对教师的创新创业培训,使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参与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另一方面,教师在自身加强学习的同时,还要善于将所学教授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还需要在学生的创业实践过程中开展跟踪,对于学生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开展创业导师制,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辅导。

第四,考虑在学校能力允许范围内重点扶持特性明显的学生。一方面,通过各类竞赛,学校对学生进行筛选和分类,对于创业意向强烈且项目前期执行较好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学校的创业资源要向这部分人倾斜,集全校之力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支持。校友中不乏创业成功者,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校友资源,在资金、项目、场地和指导上为创业学生提供帮助,使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政府应大力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政策保障

近年来,对于创业教育等,虽然政府陆续出台相关保障和激励的政策,但仍需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应主导建立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稳定的平台支持;应多提供优惠和扶持政策,如减免相关手续、提供补贴或无息贷款等,指导学生合理规避创业风险,帮助大学生度过初创的困难期;积极宣传大学生创业的典型案例,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应着重培养学生自身积极的个人潜质,构建全方位的性格体系

大學生创业倾向对大学生成功创业有着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既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也是其个人特质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所以高等教育时期的创业相关经历尤为重要。对于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如创业教育课程、创业者及企业家讲座、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大赛等,参与次数多且对形式内容满意者,创业意向会明显提升。这可以理解为参与各种形式创业活动的过程完善了创业者对于创业成功的认知,描绘出与实际创业相似的情景,使创业者创业态度更为明确,创业环境更为真实,更加全面具体地构建了创业者的性格体系,所以应增加鼓励措施,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舒福灵,赖艳,景玲,等.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探究[J].教育探索,2012(1):75-76.

[2][4]束方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以南京大学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3.

[3]李明章,代吉林.我国大学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基于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的实证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79-85.

[5]祝洪章.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5):50-51.

(责任编辑:张维佳)

猜你喜欢
计划行为理论效果评价创业教育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锦州市居民家庭固体废弃物循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与提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