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缺损相关NR2F2基因新突变研究

2019-09-04 00:56:08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杂合室间隔致病性

先天性心脏缺损(CHD)是人类最多见的出生畸形,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左右,约占全部出生畸形的1/3[1]。严重CHD 可导致神经发育障碍或脑损伤、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细菌性肺炎或心内膜炎、心功能不良或心力衰竭、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1-3]。流行病学及医学遗传学研究发现CHD主要与遗传缺陷有关,在已经发现的60多个CHD致病基因中,大部分基因编码心脏转录因子[4]。最近的研究发现,心脏转录因子基因NR2F2突变可导致单纯型及综合征型CHD[5-8]。由于CHD具有显著的临床及遗传异质性[4],有必要在不同CHD人群中研究NR2F2基因与CHD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入选了104例CHD患者和208名匹配的非CHD对照者,均来自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均经询问病史及家族史、体格检查、常规化验检查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104例CHD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43例,年龄为1~12岁,平均年龄4岁,有阳性家族史者12例;在208名非CHD对照者中,男性122例,女性86例,年龄为1~11岁,平均年龄4岁,均无CHD患者家族史。经患者监护人知情同意后,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约1 mL,使用血液DNA分离试剂盒(中国Sangon公司)提取基因组DNA。

1.2 方法

1.2.1 NR2F2基因扩增 扩增NR2F2基因编码区、剪接点及部分5′和3′端非翻译区所用的特异性引物序列见参考文献[6]。以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热启动Taq DNA聚合酶(日本TaKaRa公司)和NR2F2基因扩增引物等试剂在PTC-220型PCR仪(美国MJ Research公司)上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R2F2基因片段。每一PCR反应物的总体积是50 μL,包括dNTP(各2.5 mmol/L)4 μL、10×PCR缓冲液5 μL、基因组DNA(100 ng/μL)2μL、上游引物(20 μmol/L)1 μL 、下游引物(20 μmol/L)1 μL、热启动 Taq DNA 聚合酶(5 U/μL)0.5 μL和双蒸水36.5 μL。PCR条件参考试剂说明书设定如下:共35个循环,每一循环包括98 ℃ 变性10 s、62 ℃退火30 s和72 ℃延伸1 min。PCR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经过1.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回收后用凝胶纯化试剂盒(中国Sangon公司)纯化。

1.2.2 NR2F2基因测序分析 以上述纯化的目的基因片段为模板,使用正向或反向NR2F2基因特异性扩增引物和DNA循环测序试剂盒(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在ProFlex型PCR仪(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上进行测序反应。测序PCR混合物的总体积为20 μL,其中纯化的DNA片段(20 ng/μL)4 μL、预混合液8 μL、上游或下游引物(2 μmol/L) 1 μL、双蒸水7 μL。测序PCR的条件设置依据试剂说明书:共30个循环,每一循环包括95 ℃ 变性20 s、50 ℃退火15 s和60 ℃延伸1 min。测序PCR产物经过纯化后在3730 XL型DNA测序仪(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上进行测序。将所测出的NR2F2序列与Nucleotide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Nucleotide)中的NR2F2序列(登陆号:NM_021005.3)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NR2F2基因变异。一旦发现NR2F2基因变异,就检索中外各数据库 (http://www.hgmd.cf.ac.uk/ac/index.php、http://gnomad.broadinstitute.org、https://www.ncbi.nlm.nih.gov/SNP、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http://librarian.wanfangdata.com.cn)以确定所发现的基因变异是否有过报道。

1.2.3 突变位点氨基酸的保守性分析 通过Nucleotide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Nucleotide)下载所有可获得物种的NR2F2蛋白之氨基酸序列,借助在线软件ClustalW2(https://www.ebi.ac.uk/Tools/msa/clustalw2/)评估突变氨基酸在物种进化上是否保守。

1.2.4 NR2F2基因变异的致病性分析 使用在线软件MutationTaster(http://www.mutationtaster.org)、PolyPhen-2(http://genetics.bwh.harvard.edu/pph2/)和PROVEAN(http://provean.jcvi.org)分析所检测出的NR2F2基因变异是否具有致病性。

1.3 统计学分析

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以个数或百分比表示。病例组与对照组间连续变量的比较使用Student′st检验;分类变量的比较使用Pearson′s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双侧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现NR2F2基因新突变

通过PCR-测序分析104例CHD患者的NR2F2基因,在其中1例家族史阴性的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发现了1个NR2F2基因杂合突变,其NR2F2基因编码核苷酸序列第1189位的胞嘧啶(C) 变为胸腺嘧啶(T),即c.1189C>T突变,这导致NR2F2蛋白之氨基酸序列第397位的精氨酸(Arg)变为色氨酸(Trp),即p.Arg397Trpr突变。该错义突变不存在于208名非CHD对照者。经过查询HGMD、genomAD、SNP、PubMed和万方数据库,均无NR2F2基因c.1189C>T变异报道,表明该NR2F2基因c.1189C>T突变是1个新突变。NR2F2基因c.1189C>T杂合突变及其纯合野生型碱基序列见图1。

注:箭头所指分别为NR2F2基因c.1189C>T杂合突变型T/C和纯合野生型C/C序列

2.2 突变位点氨基酸在多物种进化上保守

NR2F2蛋白序列与已知物种包括人、大猩猩、猴、狗、牛、小鼠、大鼠、禽、斑马鱼、果蝇、蚊虫和蟾蜍等的NR2F2蛋白序列比对分析表明,第397位的精氨酸在多物种进化上完全保守。多物种NR2F2蛋白之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见图2。

注:箭头所指为NR2F2蛋白之氨基酸序列第397位的精氨酸

2.3 NR2F2基因

c.1189C>T突变有致病性,该NR2F2基因c.1189C>T突变被MutationTaster软件预测为致病性突变,预测结果正确的概率值约为1.00;被PolyPhen-2预测为致病性突变,预测值为1.00(敏感性为0,特异性为1.00);被PROVEAN预测为致病性突变,预测值为-5.68。

3 讨论

本研究在1例散发性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中识别出了1个新的NR2F2基因杂合错义突变c.1189C>T(p.Arg397Trp),但该杂合错义突变不存在于208名非CHD对照者。该突变位点上的精氨酸在人、大猩猩、猴、狗、牛、小鼠、大鼠、禽、斑马鱼、果蝇、蚊虫和蟾蜍等物种进化上完全保守,而且在线计算机功能预测分析软件MutationTaster、PolyPhen-2和PROVEAN均预测该突变是致病性突变。因此,NR2F2基因c.1189C>T(p.Arg397Trp)突变极有可能是该CHD患者的分子病因,但该基因突变的致CHD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NR2F2基因定位于人15号染色体15q26.2,编码一种由414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转录因子蛋白,即核受体2亚族F组2号成员(NR2F2),也被称作鸡卵上游启动子转录因子2(COUP-TFII)[6]。NR2F2对胚胎期心血管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主要是在胎儿心脏通过与其转录合作伙伴如GATA4调节多个关键基因如ANF的表达而实现的[6],而GATA4是重要的CHD致病基因,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GATA4突变可导致CHD[4]。因此,NR2F2基因突变可能通过影响NR2F2并与GATA4一起协同调节心脏发育关键靶基因的表达而导致CHD。

NR2F2大量表达于小鼠胚胎心脏,NR2F2基因敲除可因心血管发育异常导致小鼠胚胎期死亡,主要表现有严重出血以及心房和静脉窦不能发育到原始心管阶段[9]。另外,内皮特异性敲除NR2F2可因可导致多种心血管发育畸形,包括左房发育不良、心室发育不良、心内膜发育不良、房室间隔缺损和冠状动脉畸形[10]。这些动物实验结果表明NR2F2在心血管正常发育方面有重要作用。

NR2F2大量表达于人类胚胎心脏的心房、主动脉和冠状动脉,NR2F2基因突变可导致室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法洛四联征、主动脉狭窄和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5]。Qiao等[6]等报道NR2F2基因突变导致右心室双流出道合并室间隔缺损。Bashamboo等[7]等报道NR2F2基因突变可导致睾丸和心脏发育畸形,而Upadia等[8]报道NR2F2基因突变可导致心脏和面部发育畸形。本研究发现,NR2F2基因突变导致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扩大了NR2F2基因相关的表型谱,进一步显示NR2F2缺陷的致CHD作用。

猜你喜欢
杂合室间隔致病性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种子(2021年3期)2021-04-12 01:42:2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成功救治1例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从翻译到文化杂合——“译创”理论的虚涵数意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雄激素可调节的肾脏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靶向杂合启动子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