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中煤正辰建设有限公司 赵洪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健康运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跃居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与此同时,在既往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大量消耗了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新问题。在能源供应渐趋紧张和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的今天,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自2006年起,我国就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明确定义,后来又相继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640-2010),使得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实际应用。
绿色建筑是基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而言的,即从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开始,经由设计、施工直至运营维护甚至更新再生的全过程中,都要实现高效的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的双重目标。可以说绿色建筑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低碳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绿色建筑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绿色施工导则》中将绿色施工的内涵概括为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以及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六大要素,这也形成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框架。
绿色施工既包括对施工管理体系的要求也包括对施工技术或方法的要求,与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施工模式相比,其特点是:
①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绿色施工模式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项目管理或施工生产活动,通过管理理念或生产模式上的提升和创新,间接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②具有环境友好性。绿色施工模式要求工程项目必须从所处环境的自然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而不是生搬硬套既有项目的技术或经验,有效的解决了建筑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③具有系统性。绿色施工模式把施工过程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承上启下的一环,在施工过程的各个子环节中均体现绿色理念,而不是仅仅考虑施工生产本身的问题,这样减少了上、下游之间的问题碰撞和内耗,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生产效率。
近年来,信息科技行业的突破也在绿色施工领域得到了有效运用。众所周知,施工过程是一个周期长,变量多、难管理的动态过程,但有了新的信息科技的支持,就可以实现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现场管理。此外,建筑行业内不断开展的技术交流和推广活动,大大提高了施工技术水平,绿色施工的内容也从上述四节一环保的“环境因素”顺延到“人的因素”,例如实现构配件预制或工业化生产从而节约人力资源、改善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以及关注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
我国目前仍处于从传统施工模式向绿色施工模式发展的转型期,绿色施工模式也如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的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进行摸索并得以完善。但是新、旧模式之间的冲突、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施工企业的动力及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上的不足、从业人员意识淡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监督机制上的缺失,都对绿色施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4年,我国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大幅的修订和完善,但这些新内容并未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得以体现。此外,上述施工评价标准的评价对象是建筑领域内的一切工程,没有像LEED、BREEAM等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那样,提出与建筑类别相关的评价体系,而且评价指标过于笼统单一,可操作性不强。所以上述施工评价标准中的相关指标和评价体系已经很难反映当前绿色施工的技术水平,也难以指导后续的施工生产活动。
在建筑施工行业内部,职能部门、开发商和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并未对此形成权责明确的管理和监督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出于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考虑,对绿色施工往往只停留在鼓励而非主动引导和监督的层面上,一些采用传统模式的工程项目仍得以审批落地,这对绿色施工的发展较为不利。
从长期来看,绿色施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短期来看,目前建筑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仍难以达到绿色施工的整体要求。如果采用绿色施工模式,施工企业不但需要承受较大的项目工期进度上的压力,还需要付出较多的管理人才培养、施工技术培训相关的成本。这些现实原因都使得施工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实施绿色施工,也没有太多意愿开展施工技术上的创新与研究。此时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发挥监督机制,并且对已经完成的绿色施工项目进行评价。
从业人员作为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在以往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已经形了大干快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思维,再加上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制约,普遍的环境保护和自我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具备长远眼光,认清行业发展趋势,变被动为主动,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前做好适用于绿色施工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施工人员的储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