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指导

2019-09-03 08:14李俊
锋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探索幼儿

李俊

摘 要: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在幼儿园周围的世界中突然发生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如一种自然现象、一件自然物体或一件有趣新颖的科学产品,激发幼儿的繁荣和好奇心,吸引幼儿自发地参与。这种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探索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很有利,对拓展他们的思维和眼界很有帮助,同时满足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应随时观察、发现和了解儿童,对偶然的科学活动给予热情的支持和适当的指导。

关键词: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指导思想;探索

1 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现状

1.1 在偶发性科学活动中忽视儿童的假设和问题

新的科学教育观告诉我们,幼儿的猜想和质疑是偶发性科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儿童自身的猜想假设是他们积极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前提。只有用自己的猜想去探索,孩子才能真正进入积极探索的状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偶发性科学活动中经常忽略孩子的猜测和问题,没有很好地设计和组织好环节,从而影响了孩子探索的实际效果。

1.2 对偶发性科学活动中记录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

记录是偶发性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认为一些教师对记录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如记录什么,什么时候记录。如何掌握记录等技术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记录的作用,教师应明确记录的目的、记录的原因、记录的内容、记录的方式等。由于儿童思维具有具象的形象化特征,记录的方式应形象化和多样化。

1.3 教师提问技巧存在的问题

教师提问是引导幼儿探究的主要技巧之一,是成功组织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基础。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在偶发性的科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提问的时间和类型会影响儿童偶发性科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首先,没有明确的方向。教学应根据幼儿的研究目标或原则设计问题,明确问题的方向,相互联系,循序渐进,引导幼儿遵循原则。然而,一些教师的问题往往是模糊的,不明確的,缺乏目标导向,甚至偏离目标。其次,他们问的问题太多。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提问技巧,抓住提问的机会,在最合适的时间提出最合适的问题,从而将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推向更高的层次。然而,我们老师的一些问题大多是封闭的,这真的激发了孩子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事物之间太少的关系。

2 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指导方法

2.1 为幼儿们提供探索的材料

幼儿基于形象思维,把一些抽象的科学道理解释的次数再多,不如让他们用自己的手去操作和眼睛发现。假如认颜色的活动,老师不小心把两种颜色掉在一起,幼儿发现后,问:“老师,颜色怎么变了?”老师没有给出任何指示,但是让孩子们做,看看当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孩子们得出结论,当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时,就会变成其他颜色。当这个结论被老师们认可时,他们非常兴奋,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更强的好奇心和更高的探索热情。这时,教师提供材料,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三种或四种颜色,当更多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而扩大幼儿探究的范围。因此,及时提供材料也是事故科学教育活动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关心幼儿和解答他们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当幼儿情绪高涨的时候,不管什么时间和是地点都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想到什么就会说,而且还喜欢提问。例如,当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发现地上的蚂蚁正在忙碌搬东西的时候,就会跑去问老师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它们的东西搬到那里去等等问题,这时候老师就要认真的解答他们的疑惑,教会他们怎样自己去探索答案,只要教师敏锐的抓住科学教育的契机并给予适时的解答,那么教育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2.3 教幼儿观察方法,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偶发性的科学活动源于儿童的观察。教师应该教孩子观察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有利于幼儿对事物进行具体细致的观察,掌握事物的特点,从而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对观察对象的完整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观察的方法是教孩子,而不是代替孩子的观察。如果孩子能独立观察,老师就不会给予指导,如果他们能专注于指导,老师就不会单独给予指导。他们应该避免代替别人,并剥夺孩子们观察的机会。

2.4 及时确认幼儿的表现,增强幼儿观察的连续性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是很成熟,有可能老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影响他们,因此,科学活动的偶然性探索的时候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当幼儿被肯定、鼓励、接受和欣赏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环境就会变得轻松。学什么都很快。

2.5 日常生活和环境的变化增加了意外科学活动的机会

与常规的科学活动相比,偶然的科学活动在为儿童提供积极思考和多样化选择的机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要改变单一科学活动的现状,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科学教育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只关注集体的数学活动。例如,为幼儿科学活动创设的自然角、科学角、户外喂养角等可能是意外科学活动的来源。偶尔的科学活动可能发生在孩子们的游戏、散步和自由玩耍中。如果教师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和争取指导,就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 结束语

科学并不神秘,很多儿童科学探究活动是偶发性的,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除了依照课程进行随机捕捉孩子的意外信息科学活动,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科学启蒙,是需要老师的关注不够。

参考文献

[1]陈莉芬. 关注和支持偶发事件中的科学内容[J]. 学前课程研究, 2009,(9):52-53.

[2]江玲芳. 对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指导[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6,(5):33-33.

[3]侯春燕. 浅谈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指导[J]. 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 2012,(3):124-124.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探索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
浅谈《管子》的作战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