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学校《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

2019-09-03 08:14温晓莉
锋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数据结构队列讲授

温晓莉

摘 要:《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结合笔者在课程教学的一些体会,阐述了在教学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以外,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据结构;教学方法

从事教学多年时间,备课上课不敢松懈,不同的学生,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努力探索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我希望学生们在每次学习了这门课后能感到这一天过的很充实。

《数据结构》课程本身逻辑性强,抽象性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这门课程理论性太强、太枯燥、不好学、学了不知道有什么用、怎么用。而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应用学过的知识来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编制程序,得到正确结果。怎样把这门抽象的课程变得具体而生动,增加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点滴,我有着以下几点看法:

1 学以致用,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挖掘“例子”

《数据结构》课程教材中包含了数据结构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算法知识。对于基础理论知識部分可以采取在教室集体讲授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时可以通过举例或借用实物的方式对内容进行描述,利用引导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解答问题。例如,在讲到第三章“栈和队列的结构”时,首先说明栈和队列与前面所讲到的线性表有所不同。在线性结构中,我们可以对它的任意一个数据元素进行操作,而栈和队列都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在一端进行,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它的特点是先进后出,后进先出;队列的结构是插入在一端,删除在另一端,其特点是先进先出,后进后出。教师在说明了栈和队列的结构及特点之后,引导学生自己考虑现实生活中存不存在栈和队列结构,很多学生会找到队列的结构。

学习《数据结构》的目的就是能够主动将书中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相对本科学生而言,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普遍薄弱,所以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只讲理论,而应该结合学生实际,使每个知识点都与具体的应用实际联系起来使用更加通俗、形象、直观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讲授图的概念时,学生不理解图的最小生成树有何用处,于是列举了网络布线,城市道路建设,邮递员送信等大量应用实例,并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他的一些应用实例,结果学生很感兴趣,对这个知识点记忆非常深刻。总体来说,《数据结构》课程以教室传统讲授为主,适当地加入实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努力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在学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的去猜想、判断,在学习中学会产生疑问,培养学生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去积极克服思维定式,要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培养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开阔思路,找出发现问题的多种解法。而后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一个最佳的结论。

少理论,重实践。以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实践性特强的计算机课是很不适合的。作为理论课并不代表一定要讲满一节课的理论知识。因为现在的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还图文并茂,大部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故我们提倡教师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书上写得很详细、易懂的,可以一概不讲,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学并上机实际操作。

3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据结构研究的如何合理的进行数据组织、如何编写清晰高效的算法,培养对算法的计算复杂性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综合、推理能力。例如,递归算法在树、二叉树的定义,树和二叉树的操作实现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学生往往感到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明白递归的实质是分治,通过分治可以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割成一些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以便各个击破,分而治之。反复应用分治手段,可以使子问题与原问题类型一致而其规模却不断缩小,最终使子问题缩小到很容易求出其解,由此自然导致递归算法。进而形成应用分治与递归的思想去分析、解决其他复杂问题的能力。

4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通过编写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可以让本来抽象的数据结构内容变得很容易理解,既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教学效果。如:栈和队列的入和出的动态表现;排序和查找过程的动态演示;动态链表的基本操作和递归的模拟演示等;这些都可以利用Flash制作出过程演示动画,在讲课的适当时候,给学生演示。

实践证明,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数据结构》是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新方法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培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显示出更强的上进心、自信心和学习能力,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开发了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童玲,黄晓娟.对高职高专《数据结构》教学的探索[J]. 今日科苑,2009,14.

[2]李丹丹.数据结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3.

[3]王晓玲,颜秉忠.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讨与研究[J]. 大家,2011,22.

猜你喜欢
数据结构队列讲授
队列里的小秘密
基于多队列切换的SDN拥塞控制*
在队列里
丰田加速驶入自动驾驶队列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为例
高职高专数据结构教学改革探讨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TRIZ理论在“数据结构”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