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2019-09-03 05:44刘燕婷
关键词:歌唱家声乐互联网+

刘 鑫,刘燕婷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声乐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和高校的扩招,高师声乐课在培养时间上不断地被压缩,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教学质量,这种做法从诞生起一直饱受争议,却始终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传统的“一对一”面授模式具有直接性、互动性和时效性等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已被全世界几百年的声乐发展史充分论证过,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声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但同时它又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学习周期长、人才培养效率不高等。如何寻求一种恰当的方式,为高师声乐教学提供一种辅助和补充的手段,有效提高现有的教学效率,显得迫在眉睫。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信息技术的革命,许多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平台融合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高校师生从来不缺乏创新精神。借助互联网“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互通性、流动性”等特征优势,高师声乐教学在保留现有的面授基础之上,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为学生们提供一种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的课外自学和提高的方式与途径。

一 高师声乐教学与“互联网+”

(一)高师声乐教学现状

20世纪30年代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音乐教育专业以来,高师声乐教育一直遵循着传统的“一对一面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也是被西方几百年声乐发展史论证过,目前国际范围内公认的最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方式。近百年来,为我国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才,为音乐教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这种“奢侈”的教学形式,注定了对学生的数量、规模有其苛刻地限制,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音乐人才的。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与日俱增。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课,在中小学学科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随之而来的是对音乐老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统的“一对一面授”教学模式效率低的弊端显现无疑。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高师声乐教学中,逐渐出现了“一对二”、“一对三”甚至“一对多”的上课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率,但学习周期的缩短,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毕业生的质量。对比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本科学制五年、声乐课周学时二节、艺术指导周学时二节”的培养计划而言,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声乐教育可谓“速成”。如何找到效率与质量之间的统一,是现代高师声乐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互联网+”新时代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这个概念之后,“互联网+”正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各行各业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平台,重新整合资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态势,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时代。

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高师声乐教学的主客体——教师与学生,也直接、间接参与、引领了这个时代。“互联网+”和高师声乐教学之间的碰撞融合,产生了全新的变化,也影响了高师声乐教学体系。能否借助互联网“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互通性、流动性”等特征优势,与现代高师声乐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走出一条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教学模式呢?这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二 “互联网+”时代下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改革实践研究

(一)利用“互联网+”打造全天候教学模式

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的“坐班制”,大学学生通常只有在上专业课的时候才能见到自己的老师,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每周仅能得到老师的一次指导。一周剩余的六天,只能靠记忆来巩固学习效果。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规律得知,记忆在两天后,只剩下四分之一左右。反映在声乐教学中的现象就是:一节声乐课的效果往往只能维持两天左右,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一周大部分时间的练习往往是无效,甚至是背道而驰的,这就导致了声乐课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轻而易举地打破这种窘境。当学生在课余时间想要获得老师的指导时,可以利用很多软件,比如“微信”和老师取得联系。通过微信留言把发声的音频传给老师,再由老师指导纠正,使得这次练习变得行之有效。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的互通,在把教学的主客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充分地保证了学生学习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学生的课下练习变得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利用“互联网+”及时更新、扩展专业知识

所谓“艺无止境”,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开始,却没有终点。及时更新、扩展专业知识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很重要的。1972年,周小燕先生参加中国艺术团出访德国、美国归国后,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大会上总结到:出访德国和美国,使我深切感到西洋声乐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与五六十年代不同,与三四十年代我在法国学的更有差异……我们也不能保守,守着老一套。我们声乐教学要改变,要发展,要跟上世界声乐艺术发展的步伐[1]。现在的国际声乐发展得非常快,往往十年一小变,二十年一大变,如果固守着原来的东西不放,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有价值的信息被重新整合。互联网存储量大、高效快速的特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学习声乐的师生可以足不出户第一时间欣赏到全世界水平最高、最新的演唱视频。像2018年9月3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圣卡洛斯剧院举办的“2018年多明戈国际声乐比赛”的完整视频就被网友“男中音安科”整理好于2018年9月4日上传至互联网上,供大家欣赏学习。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对某些场次甚至开通了网上直播模式,真正做到了无时差链接。能随时随地欣赏到最新的世界顶级歌唱家的演唱,这对学习声乐的师生来讲,可以及时了解世界声乐发展最新动态,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现有知识,是非常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三)利用“互联网+”和大师“面对面”学习

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老师的指导,正确的指导是取得进步的必然条件,这一点学过声乐的朋友们都会有体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一个优良的声乐教师简直是必不可少的,对有抱负的声乐学生来说,肯定没有比从当代最著名的歌唱家们那里直接听到忠告、个人建议和提示更有帮助的了[2]7。除了自己的专业老师之外,如果能够得到大师的指导或现场观摩大师班也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在国内要想得到像戴玉强、廖昌永这样级别歌唱家的指导是非常难的。一些世界顶级歌唱家来中国讲学也是首选北京、上海。对于外地学生,别说是上课,就连旁听也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地域上的局限。近年来,在中小城市上学的学生观摩、参加大师班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2015年,戴玉强老师开通了中国第一个声乐慕课——《戴你唱歌》。该课程分若干单元,每个单元25分钟左右,会邀请一位演唱嘉宾演唱声乐作品,然后由戴玉强老师亲自示范、讲解指导。通过这个平台,戴玉强老师把自己几十年的歌唱经验无私地与大家分享,更重要的是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报名,经过选拔直接现场接受歌唱家本人的指导。2017年,廖昌永老师开通了“廖昌永声乐课程集训营”。到2018年中,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四期。学习声乐的同学可以通过互联网报名,有机会现场接受廖昌永老师的亲自点拨。另外有一些国际著名歌唱家的大师班,比如贝尔贡齐、弗莱明、布鲁松在北京、上海的授课以及帕瓦罗蒂在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弗雷尼在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学院授课的视频等,都被热心网友整理好并配以中文字幕上传至互联网上,免费供大家欣赏学习。这些资料异常珍贵,对于学习声乐的师生参考价值非常大。

(四)利用“互联网+”规范歌唱语言

要想在舞台上完成一首声乐作品,除了良好的发声技巧之外,还要加强语言的学习。在歌唱中,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吐字又曰咬字,即按正确的或习惯的语音把歌词唱出来。是声乐训练中重要的一环。如果一个歌手不能唱清楚歌词,他的演唱将大为逊色[3]。在西方的声乐训练体系中,声乐老师是以发声技巧的训练为主,其他方面的训练是由多个老师协作完成的。不同于音乐学院丰富的课程设置,在国内绝大多数师范院校里,这些课程全部由声乐老师一人教授。如果学生们要求自己的声乐老师除了发声技巧,还要在语言、音乐和风格等各个方面都能给自己指导的话,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往往声乐老师能够做到在一项(或几项)上有自己比较深入的研究,已经可以称之为“专家”了。这也正是印证了那句行话“一位老师教不出歌唱家”的道理。那学生们如何扬长避短,补齐短板呢?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五)利用“互联网+”准确把握音乐风格

除了语言之外,对作品音乐的处理和风格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西方的声乐作品横跨多个时代,各自有其鲜明的特征。甚至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也会表现出相异的个人风格。如何准确地把握作曲家的风格,规范地表现其音乐性,在演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实除了一些表面的规律可循之外,多“听”是把握作曲家风格最有效、直接的途径。我对声乐学生的忠告是去听著名歌唱家的演唱。听的次数越多越好[2]58。比如莫扎特歌剧风格以弗里茨·冯德里希的诠释为完美,再比如舒伯特艺术歌曲风格以费舍尔·迪斯考的演唱为权威。依次扩展:罗西尼歌剧要听弗洛雷兹、舒曼艺术歌曲要听博斯特里奇、威尔第歌剧要听贝尔贡齐、马勒艺术歌曲要听汉普森等。

以前要想获得这些学习资料是非常难的,现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对信息资源序列化、共享化,进而实现信息资源配置最优化,这样信息资源在第一时间被重新整合。学生们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获得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国内的一些音乐网站,比如“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都有大量的曲目供大家视听。当然还有一些国外的专业网站,比如YouTube上会有大量的演唱视频供大家学习。自从年初我迷上了YouTube以后,就对音乐世界芝麻绿豆的小事了如指掌;同时,也开始探索新型研究路线……就在你读这篇文章时,作曲家们正在YouTube上搜索新创意。在历史长河中,古典音乐一直与最新技术快速接轨……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和新型资源,它有着无尽的价值……音乐世界已经完全被这个小小的网络奇迹改变了[5]。现在国外,YouTube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职业歌唱家,还是刚入门的学生,都可以在YouTube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6]。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际知名的音乐学院,比如美国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就在网上开设了《茱莉亚公开课》,它会针对一首声乐作品分四部分“介绍、彩排指导、演出讲解、资料总结”进行较为详细地讲解[7]。能够足不出户地得到世界最顶级音乐学院教授的针对性指导,这在几年前还是不敢想象的事。

三 结束语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行业纷纷利用信息通信技术革命以及互联网资源优势,融合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其中,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也是一个受益者。

借助互联网平台,高师声乐专业的学生可以全天候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可以得到业内顶尖大师的建议;可以及时更新扩展专业知识;可以规范歌唱语言;可以准确把握音乐风格。充份合理的运用互联网平台,可以为高师声乐学生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的自学方式,为传统的声乐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和补充。

猜你喜欢
歌唱家声乐互联网+
小歌唱家
歌唱家与报晓员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草丛里的歌唱家
声乐诊疗室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