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会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1)
随着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我国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热点。2016年7月4日,李克强总理签批了国务院《“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体育产业开始在“互联网+”环境下寻找产业发展的新方式,开展新业务 。
“互联网+体育用品”指的是体育用品的智能化发展,在传统的体育用品当中加入科技化的元素,用户借助这一类型的体育产品,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方法,为体育运动参与者和“互联网+体育用品”的使用者提供服务,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建康指导方案,从而打造一个完整、系统的“互联网+体育用品”生态圈 。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的智能化发展,主要表现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层面,如小米的智能手环、华为的智能手表等,都是我国“互联网+体育用品”的具体表现,也是体育用品智能化的发展成果。从销量上来看,小米智能手环的销量达千万台,华为智能手表的销量上百万台。可以说,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体育用品”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能够为体育运动参与者提供更科学的数据,直观的反馈运动情况,展现出体育用品的智能化价值和作用。
“互联网+体育场馆”指的是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为体育参与者提供体育场馆信息,拉近体育场馆与体育运动参与者之间的距离,为体育运动参与者提供多元的服务内容,增强其对体育场馆的使用体验。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产业发展业态。体育场馆的智能化,使得体育场馆本身的利用率得以提升,为体育运动爱好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群体通”是一个综合的信息平台。用户可以借助网络以及移动终端,通过App下载的方式来获取该平台之上的信息,完成对体育场馆的准确定位 。
“互联网+体育商城”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即“O2O”模式 。作为体育消费者群体的消费平台,体育商城的互联网+实践,势必带来全新的商务模式和消费体验。当前,一些传统的体育商城已经开展线上购物平台,并且与天猫、苏宁以及京东等大型的网络购物平台合作,开发线上的购物模式。但由于体育消费者的体育消费特殊性,大部分消费群体都是以线下的体育消费为主,线下体育商城依旧是主要的选择。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体育商城依旧是体育爱好者的主要消费选择,线上的体验感不强是阻碍因素之一。
“互联网+体育培训”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该模式与传统的体育在线教育类似,指的是一种网络层面的学习行为。当前在体育培训市场当中的O2O产品逐渐丰富,在一些一线城市已经悄然兴起,这种一对一的服务模式,打开了体育培训市场全新的发展空间。但也需要注意,体育培训市场当中的线上线下模式,信任问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何去解决信任障碍,是“互联网+体育培训”需要去摸索的新方向。
“互联网+体育传媒”是一种传媒领域发展的新业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便捷特性,颠覆传统体育媒介的一种新型的体育传媒模式。其中包括电脑、手机以及网络电视等等,用以了解当前体育新闻和体育赛事。但随着“互联网+体育传媒”新业态的快速推进,由此产生的版权问题也得到关注,且竞争十分激烈。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则是在2015年腾讯与NBA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以5.5亿美元的价格签下NBA的网络独家直播权,并且与NBA联手开发了诸多品牌栏目和移动App等 。从这一发展模式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互联网+体育传媒”都是发展新业态。
电子竞技在体育产业当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且发展前景广阔。“互联网+电子竞技”是电子竞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全新发展业态,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便捷性,电子竞技也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期。当前电子竞技市场空前繁荣,不论是电脑端手游还是移动手游,都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一些直播平台的兴起,使得电子竞技爱好者的人数激增,并且由电子竞技所衍生出的体育消费市场规模巨大。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圈,“互联网+电子竞技”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想要走出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前进。
其一,新产品附加价值不高。这里提到的附加价值,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带来和产生的额外的满足,以此来促进用户的购买欲望,增强用户的消费体验感。但当前新型产品开发阶段,附加值不高,导致用户的黏度不高,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以当前较为流行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例,产品所需要服务的核心则是用户群体,为其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和数据的管理,完善的服务和附加价值,成为用户购买硬件的基础与核心。但当前的智能穿戴产品,仅能够获得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者基本健康状况,用户自己管理数据,而缺乏行之有效的附加价值开发的相关内容,导致部分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则缺乏新鲜感,最终造成用户的流失。其二,商品创新性有限。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环境的推动下,已经逐渐开始关注用户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从“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业态当中已经可以看到其问题所在。其三,“互联网+体育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业态,其所衍生出的多个内容,都需要体育消费者的充分认可。但从产品附加值和产品创新性的角度来看,体育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其一,盈利模式单一问题。“互联网+体育产业”衍生多种体育产业新的发展业态,以“互联网+体育用品”为例,一些智能穿戴设备和运动类App的开发,都能够在新时期带给体育用户全新的体育体验。但这些软件都需要依靠广告招商的方式去存活和寻求创新。但当前的运动类App同质化问题的普遍存在,可穿戴设备的用户量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都很难吸引广告商进入,导致这一类的体育产业新业态发展受到阻碍,面临发展困境。其二,融资模式后劲不足。“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初期,发展环境良好,市场空间广阔,该时期的融资环境也得到全面革新,使得“互联网+体育产业”当中的各个形态均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创新性不足,产品效果不理想,也导致后劲不足,很难持续对“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其三,管理制度问题突出。“互联网+体育产业”想要健康成长,需要依靠管理制度方面的支持。但现阶段体育产业方面的管理部门不够清晰,职能定位不够全面。以电子竞技为例,行业管理则面临发展难题。同时,规范化经营的管理制度不够具体,也导致“互联网+体育产业”的新业态发展受阻。
其一,主导产业不明确。“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产业得到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出现了多种依托于“互联网+”而产生的体育产业新业态,但由此也衍生出了一定的问题,即主导产业不明确。各业态之前的发展不均衡,从而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源和资本的使用不充分等问题。其二,产业链不完善。“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完整产业链的支撑,但由于现阶段还处于不断健全和完善阶段,产业链断裂的现象普遍存在。以体育智能产品为例,致力于研发和创新的企业较少,很多企业都是在模仿和抄袭当中发展。这种产业结构形态,很难实现健康发展。
其一,“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各个新业态,要看到当前产品附加值的问题,这一点在激烈的竞争中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出来。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有效引导,寻求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开发出更多具备附加值的体育新型产品。如当前较为流行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不仅仅是用户对于自己健康状态的管理,更是需要借助大数据和网络信息,将使用者的周运动状态、月运动状态甚至是年运动状态形成方案,直观地呈现在用户的眼前,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保证用户的健康和科学的训练习惯。这些产品纵向内容的深度挖掘,才是新型产品附加值开发的核心所在。其二,寻求商品本身的创新。当前“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同质化商品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相关的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做好对于创新型产品的保护工作,在良好的管控与约束的情况下,打破商品同质化问题,走出创新发展之路。其三,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新时代,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消费方式,并且在“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下,为体育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发展业态。但由于服务上的差异和产品本身的创新性问题,消费者的体验感不强。
图1 “互联网+体育产业”产业结构
不同的产业业态,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尝试和探索产业聚集效应,形成集团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做到精细化的发展。企业集团本身具有资源层面的优势,技术方面也较为成熟。相比于单体发展和经营模式,企业集团无疑成为更好的选择。企业集团本身的资本密集、技术服务全面,人力资源上也较为充沛,带给各个体育产业发展业态全新的发展空间。相比于单一化的发展,无论是盈利模式和管理制度,都不够成熟。集团化的经营管理,使得“互联网+体育产业”走向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更高。例如,可以鼓励已经具备赛事版权的拥有商,整合赛事营销、转播平台、相关产品销售等企业,形成完整的赛事转播领域的龙头集团企业。
完善的产业结构框架,是推动“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完善的产业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来看,产业想到要得到发展,则需要借助集团化运营模式、产业结构发展框架和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在集团化的运营模式上,需要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市场结构方面的全面优化,从而实现产业组织发展,为“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的理论架构。在产业结构层面,则需要建立主导产业、对整个产业链条进行全面的优化,促进产业融合,最终为产业发展服务好。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的产业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