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茜
摘 要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由于小学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化、复杂化,加大了小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难度,使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不利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现如今,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愈发注重绘本教学的应用,将绘本灵活的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使教学问题得到解决,还契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优化学生的解题效率,为小学生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教学;绘本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133-01
小学数学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推理能力,但是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能力水平较低,所以让学生通过运算数学基本图式结构的方式,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为了让低年级小学生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调动学生的数学思考兴趣,应该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教学内容加以支持。绘本内容包含着低年级数学知识方面育人作用效果,有趣的绘本内容设计契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绘本应用到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势必会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实现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促进小学生未来发展。故此,本文主要以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应用绘本的策略,进行以下几点分析,以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良性发展。
一、创建绘本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绘本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等,为学生创建有趣的绘本教学情境,例如游戏教学情境、故事教学情境等,通过绘本教学情境的创建,有利于为学生构建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逐渐消化数学知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基础更加扎实。从教学意义的角度分析,绘本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绘本不但包括简单本文知识内容,还有着大量的图片故事,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效果,同时利用绘本教学内容,将复杂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生动立体化,降低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难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能力,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例如:小学低年级教师在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针对“连续退位”的数学概念并不十分理解,导致学生无法將此知识应用到解题中,使学生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连续退位”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有趣的故事教学情况,并运用绘本教学,引入学生十分喜爱的“小猪佩奇”动画内容,借助动画人物,为学生精心设计数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此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联想呈现问题信息,优化学生数学思维
现阶段,低年级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常常感到困惑、畏惧,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加之数学知识的理解稍有难度,使低年级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无法通过问题将有效地关键词、解题信息等内容提炼出来,特别对数学问题中间接或隐藏的解题信息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绘本教学,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新旧知识的联想,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内化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学会使用其面积公式,教师可以借助《歪歪的世界》这一本绘本图书,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学习与掌握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学习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切割或割补的方法,实现教师教学的目标,当学生在反思与思考中,理解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的算法,实现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挥绘本教学育人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合理借助绘本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归纳与总结,从而获得有效地数学学习信息,锻炼学生数学推理能力与数学总结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大多数数学法则、计算定律都是让学生通过推理的方式,得到数学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达到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将绘本教学融入其中,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使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发挥绘本教学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未来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丽花.绘本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5(8):87-89.
[2]章学云,陈岱昕,罗岚.以绘本为载体的小团体辅导——提升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新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2016(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