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琼
摘 要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文章就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探讨,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学教学;低年级;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4-0099-01
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整个小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学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关注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说”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低年级解决问题中很大一部分还有插图的参与,这样的题要让学生图文结合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图意、弄清文字意思。阅读题目以后还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堂上老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激发学生“多说、想说、会说”的欲望,重视“说”的培养。如: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只要是解决问题就让学生这样说出题目中的條件和问题。如在教学应用题: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引导启发学生讲解题思路,要求学生说:求红花有几朵?首先要学生找出题中的关键句“红花比黄花多3朵”,从关键句中知道是红花多,黄花少,那就要把红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5朵,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3朵”,问题要求“红花有几朵”,就是求多的数,就要把这两部分加起来,即用加法计算。列式5+3=8(朵)。经过不断地训练,学生不但能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还会根据课本或练习册上的图,用语言表述图意,继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准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持之以恒,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也一定会得到发展。
小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说的训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说题意、说条件、说问题、说算理、说关系、说想法、说思路等一系列“说”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说的内容和说的形式。
二、重视“读”的培养
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接触“解决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常出现“题没看清”、“理解错了”等因素,究其原因是阅读水平不够。因此,阅读水平与应用题解题能力存在正相关。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正确地解答应用题,首先要能够准确地读题,正确地理解题意。由于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教会学生能读出重要词语,关键句子,在抓住这些来理解题意即审题。
三、引导学生找出要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和问题
教材呈现问题的形式多样,在低年级主要有图画、图文结合及表格呈现为主。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中,常会碰到的困难主要有:提供的信息比较分散。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多次看图,多问几句“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图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
对于文字应用题,我要求学生用单横线画出两个条件。分别注明①和②,用波浪线画出问题,边画边小声读出条件和问题。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变化?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习惯,我还经常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去做了。
四、引导学生“想”即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正确地选择算法,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关键。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或减,在什么情况下用乘或除,我让学生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练习。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指定一个组长。当拿出一道应用题时,就让小组讨论基本数量关系,每人说一遍,会的教不会的,以好带差。还要求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把所想的那句话写下来。
注意指导学生复述思考过程。在练习时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模仿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解题思路。遇到应用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然后集体分析讨论,使出错的学生明白错在哪儿,别人是怎样分析的,把别人的思维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学着分析。总之,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一点一滴进行的,切忌操之过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去归纳、总结,久而久之,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总之,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也将伴随着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解决问题能力也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一项素养。在低年级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通过数学活动,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信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感悟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并促使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引领孩子们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发现解决问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曾宪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