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新妹
【摘 要】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处于基礎地位,而语文教学在其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实际水平等实施教学活动,以此对学生自主学习、文本解读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进而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堂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非常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学生本身的特征,无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本文充分结合教学实践,对运用支架式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支架式教学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策略。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只有抓住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框架,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并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激发。
一、强化学生独立探索——提升协作意识
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师生之间协作关系的构建,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科学地制定学习方案,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束缚,使其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不断努力,直到教师不再干涉学生的学习,也就不存在支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诚实与信任》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默读一遍课文,并鼓励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对本篇课文命名为“诚实与信任”。同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该题目能不能换成其他题目。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文章的构思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深刻感悟本文的创作主旨与作者的情感,进而对学生进行熏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好地学习本文的创作技巧,养成诚实守信的意识,塑造良好的行为品格。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进行培养,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协作意识,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课堂教学情境——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学习情境非常重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教学的真实性与复杂性,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创建,以吸引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构建有效的评价标准。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爱如茉莉》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高度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我们本节课需要学习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就是‘茉莉,你们思考一下怎么才能记住这样一个关键词呢?在你们看来,茉莉是什么样的?在了解茉莉之后,你们会喜欢上它吗?”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能够构建有效的问题情境,进而支撑起本篇课文的架构。同时,这些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大的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较好地反映课文的关键知识点,进而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学生默读完课文,并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后,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教师通过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深化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了解,进而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科学构建教学支架——引导学生探究
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想更好地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设计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可以更加高效、科学地构建教学支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学习支架而言包含图表和范例等多种形式,而问题支架最具代表性。这也要求在实际学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学习细节,启发学生更好的学习。
比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天火之谜》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从课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寻找构建学习支架的关键线索,要求学生抓住本文的关键词,进而更好地感受富兰克林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体会富兰克林揭秘雷暴之旅的艰难,并学习其潜心研究和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搜集相关资料,为学生构建完善的学习支架,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构建教学支架,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与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在实际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加大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力度,优化教学策略,不仅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等,对学生自主学习与问题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还要注重对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构建富有实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世媛.小学语文开展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19(08):79
[2]任文辉.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组织策略的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9(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