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宵萌
在全球智库事业发展与中国积极建设新型智库的良好契机下,智库图书馆员(简称“智库馆员”)有望成为一种专业化、受到行业内外广泛认可的职业角色。在学术界,尽管目前“智库馆员”这一提法仅存在于少数的文献中,但笔者认为可将其视作一个经过充分梳理、总结和展望而逐渐形成的合理化和必然的正式称谓。在理论上,国内已有学者陆续提出了“智库馆员”的概念,这一概念也常出现于探讨智库与图书馆之间关系的文献中。与此同时,一部分学者认为围绕智库开展的研究有望成长为一门系统性的学说,也不断地有学者对与“智库学”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实践上,众多世界知名图书馆或具有智库功能的研究机构已然设置了此类职位,具备“智库馆员”实质内涵的专业化工作人员也早就屡见不鲜。
综上可推测,以“智库”为前缀的一系列称谓、角色、概念将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与“智库馆员”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将为图书馆服务创新、参与新型智库建设、向智库机构转型起到积极的作用。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智库总量最多、智库种类较为丰富的国家,高校智库是美国智库事业中不容小觑的力量,部分美国高校图书馆早已开展“智库馆员服务”。籍此,通过展现“智库馆员”在美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进路,凸显这一角色在服务智库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中国高校图书馆提供具有启发意义的内容,成为本研究整体构思的发端。
对智库馆员的内涵,本研究将其总结为:具有图书馆服务、管理、创新能力的,面向智库的专业图书馆员。广义的“智库馆员”,既可指在各类型图书馆中的专职馆员,也可包括在智库内承担图书情报工作的专职人员。由于在高校庞大的管理体系中,高校图书馆、高校智库、高校智库图书馆等一系列角色的关系较为复杂,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在高校图书馆中开展智库服务的专职图书馆员的相关问题。
根据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构成,智库馆员的核心职能应涵盖三个方面:第一,图书馆基础业务职能;第二,作为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针对智库而形成的具体职能;第三,作为研究机构,图书馆提供的“智库型”服务的职能。这三个方面的业务难度是递增的,对馆员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图书馆基础业务职能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最基本职能;而专门针对智库的服务职能则需要馆员具备与智库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管理智库所需特藏资源的能力,与智库人员沟通与建立合作关系的能力,掌握智库决策分析工具的能力等;当图书馆开始提供智库型服务,或已经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智库”,那么智库馆员的职能将随之丰满,此时智库馆员则需要具备与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相匹配的科研能力,这类智库馆员不仅要有能力向智库提供服务,更要向外界输送“智库产品”即信息成果,甚至资深的智库馆员有望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智库专家”。
高校图书馆的使命是服务教学与科研,其本质则是一种学术性机构。从目前国内外研究型图书馆界较为知名的实践来看,高校图书馆服务经历着基础性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决策咨询(智库型)服务的过渡。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具备了开展智库馆员服务的条件,其主要优势突出体现在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两方面:世界一流综合型高校图书馆往往汇聚了多学科人才,使其有能力针对不同领域、不同智库开展专业化服务;成熟的管理经验(如学科馆员制度)则为智库馆员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的开展及制度的落实提供了参考。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内容、技术和平台等多个方面。众多世界顶级高校智库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的先决条件就是对历史档案、灰色文献等资源的掌握,而这些资源大部分藏于高校图书馆。另外,高校智库作为一种政策研究机构其规模大小不一,单纯以智库名义购置的数字资源数量有限,因此数字化加工与管理手段、数据库资源等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智库的一处亮点。
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馆员服务”的需求分为外部与内部两方面。智库的核心价值在于影响决策与政策制定,往往重视研究与分析能力,期望产生优质的信息成果。因此,“外部需求”主要指智库需要借助图书馆的帮助完成决策咨询工作。近年来,由于面临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化、阅读方式移动化的冲击,图书馆行业内部也存在着拓展服务职能、升级服务价值、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在国内,这种需求具体表现在图书馆界积极参与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探索创新性的服务,而部分图书馆也存在着向智库机构转型的意愿。因此,开展智库馆员服务是符合以上各需求的重要路径,也一定会成为图书馆发展历程中的必然选择。
据最新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1]显示,在“全球最佳高校智库榜单”中共计有94家高校智库入榜,其中包含29家美国高校智库;在该榜单中哈佛大学就有6家智库入榜,它们分别是隶属于肯尼迪学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HKS)的贝尔佛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国际发展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ID)、阿什民主中心(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莫沙瓦-拉玛尼商业和政府中心(Mossavar-Rahmani Center for Business and Government),隶属于文理学院(Harvard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全球气候与国际事务中心(Weatherhea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和大卫中心(Davis Center for Russian and Eurasian Studies)。
调查发现,哈佛大学图书馆系统向本校智库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该系统中也的确存在“智库馆员”这一职业角色。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落实在哈佛大学图书馆面向本校智库的“智库馆员服务”上,围绕二位专职致力于智库事务的图书馆员开展,她们分别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图书馆高级馆员Keely Wilczek[2]和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大卫中心图书馆助理馆员Svetlana Rukhelman[3]。
本研究中的二位图书馆员,无论从服务内容、从业背景,还是服务专长等方面均符合笔者对“智库馆员”的设定。本部分研究思路可归纳为:第一步,对所选智库馆员的综合情况进行全面汇总与分析,提取相关要素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加以清晰呈现;第二步,根据调查内容,分析出智库馆员服务能力所包含的若干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三步,深入讨论智库馆员的多重职业角色,探析职业角色背后蕴藏的智库馆员服务发展路径。
为尽可能清晰地展现智库馆员服务的基本情况,笔者对Keely Wilczek和Svetlana Rukhelman与图书馆工作相关的履历、责任、特长等方面展开全面挖掘,绘制表1。通过分析,发现哈佛大学图书馆系统的智库馆员是拥有丰富的图书馆行业从业经验,具备与智库研究领域相关的专长,有能力管理智库所需信息资源,有机会参与智库科研工作的专业图书馆员。
表1 哈佛大学智库馆员综合情况调查
智库馆员服务能力主要是指智库馆员基于自身智能和图书馆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决策咨询的能力[5]。哈佛大学图书馆智库馆员的服务能力包含图书馆基础业务能力、智库服务能力、科研能力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紧密关联。图书馆基础业务能力是智库馆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养,是图书馆员区别于其他行业从业者的标志;智库服务能力是智库馆员区别于其他类型图书馆员的具有针对性的特殊能力;科研能力则是智库馆员在实现对智库开展有效服务的前提下,可以得到发挥和拓展,并值得预期的能力。作为智库馆员,其能力可以同时涵盖以上三种要素,或至少包含前两种(见图1)。
图1 智库馆员服务能力要素
智库馆员的图书馆基础业务能力涵盖参考咨询能力、管理馆藏资源的能力等。分析两位馆员的履历,发现她们均具有较长年限的图书馆工作经验,职责中均包括面向用户的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图书馆网站的超链接以邮件的方式随时向她们提出咨询。两位馆员的职责还包括管理特藏资源、加工和使用数字资源。作为支撑智库研究的重要信息中心,HKS图书馆和大卫中心图书馆均根据本机构的研究特色构建了信息资源,尤其是大卫中心图书馆由于研究方向涉及俄罗斯及前苏联的文化、政治、经济等主题,馆藏涵盖了大量的历史档案、俄文文献、斯拉夫语资源,Svetlana Rukhelman负责对这些资料进行编目、检索、构建元数据、生成在线目录;Keely Wilczek的职责还包括指导用户使用搜集、组织、引用及共享文献的管理工具Zotero,对此类文献管理工具的有效利用能够帮助用户更加便捷地实现科研目标。
智库服务能力是智库馆员区别于其他类型馆员的特有能力,而科研能力则是智库馆员在完成基础服务与智库服务工作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素养及机遇得以拓展和挖掘的能力。肯尼迪学院下设了多家世界著名智库,每个季度都会产出大量政策研究成果。基于这种资源优势和对服务的需求,HKS图书馆组织搭建了“智库搜索(Think Tank Search)”线上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对与政策研究相关的机构、活动、数据等进行检索,这一部分专门针对智库的工作主要由Keely Wilczek女士负责。科研能力虽然并非智库馆员直接的“服务能力”,但是具有科研能力的智库馆员将为高校智库提供更为深入、全面的服务。Svetlana Rukhelman女士曾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并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基于良好的科研基础。她除了负责大卫中心图书馆服务工作以外,还承担了与大卫中心研究方向相关的科研项目,目前她的研究课题为“特定的未来:俄罗斯文化中的命运与叙事”。另外,HKS图书馆和大卫中心图书馆均在其服务网站上设置了“学术指导服务”专栏。这项服务的目的是辅助资深研究者顺利开展研究工作,引导经验不足的初级研究者入门。这些服务不但包含了资源检索、工具使用、问题咨询,还包括一些与所在机构科研主题相关的培训课程。除了以上两位馆员,还有多位具有科研能力的馆员参与其中。
近年来,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除了构建研究级馆藏,向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以外,还积极发展“智库型服务”。此处的智库型服务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图书馆面向智库开展服务,为智库提供决策咨询帮助;第二,图书馆直接就某些问题生产信息成果,以智库的身份参与决策咨询工作。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角色也随之进化。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实践中发现,智库馆员具有复合的职业角色,其中可能包含基础馆员、智库业务专员、智库专家等多重身份。从提供一般性服务的“工作人员”,到主动向智库提供针对性服务的“服务人员”,再到有能力生产出信息成果的“科研人员”,是每一位“智库馆员”都可能经历的职业角色变化,同时每一种职业角色也都具有相应的服务发展路径(见表2)。
表2 高校图书馆智库馆员职业角色及服务发展路径
成为一名智库馆员首先应该是一位合格的基础馆员,这在哈佛大学两位馆员身上具有良好的体现,两位馆员均拥有扎实的图书馆基础业务功底,熟练掌握图书馆日常工作所需的各类技能。作为智库服务专员,两位馆员在其工作中也体现出了如下特质:第一,与智库联系较为紧密,主动向智库提供服务;第二,负责多种类型的智库相关事务;第三,了解智库文化,积极参与智库开展的各类活动。
部分智库馆员有望成长为“智库专家”,参与决策咨询工作。有学者将“智库专家”定义为: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和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提供决策方案和对策建议等智力产品的专职分析研究咨询人员[6]。调查中Svetlana Rukhelman女士除了负责向智库提供图书馆服务以外,还承担了智库的科研项目,并积极参加智库相关活动。她在大卫中心的研究主题下产出了大量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也是大卫中心智慧产品的一部分,实际上她已经参与到该智库的决策咨询工作中。与普通图书馆员相比,Svetlana Rukhelman因具有智库服务和科研能力,具备了成为“智库专家”的潜质;与普通的智库专家相比,她又具有图书馆业务方面的专长,这让Svetlana Rukhelman既成为了联结图书馆与智库的重要纽带,又在其职业发展道路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智库馆员服务起始于智库与图书馆的双重需求,优化于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应落实于切合实际的具体行动。对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智库馆员服务的调查与分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馆员服务提出了以下启示:第一,开展智库馆员服务首先要积极优化顶层设计,找到有效的智库馆员设置方法、管理模式、评价机制;第二,加强对智库馆员服务的推广,充分提升其普及程度;第三,重视打造智库馆员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智库馆员的职业素养,即“夯实基础,强化特长,拓展潜能”。
在开展智库馆员服务前,高校图书馆需要明确两个方向性的问题:服务对象、服务定位。毋庸置疑,高校图书馆智库馆员的服务对象通常是高校麾下的各个智库,而服务定位则根据不同图书馆的发展策略而不同。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中,部分图书馆仅对智库提供辅助性的服务,而部分图书馆则提供了“智库型”的服务,一些图书馆甚至在积极争取向智库机构转型。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两类智库型服务:一是围绕学科的专题决策支持,即围绕学科的教育和研究,为学科管理提供决策咨询;二是通过搜集分析科研报道、评估报告等为管理层面的科研战略提供反馈和评价[7]。浙江大学图书馆则将自身定位为“智库的智库”,将“开展以支持决策为目标的研究”作为其发展战略,主动为决策与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8]。高校图书馆无论是将自身定位为单纯的智库服务者,还是以“智库”自居,设置与之发展相匹配的智库馆员都是非常必要的。单纯的智库服务对智库馆员的要求应重于图书馆基础业务能力及智库服务能力,而有意于开展智库型服务或向智库转型的图书馆则应更加看重智库馆员在某一领域的科研能力,即信息成果产出能力。
高校图书馆智库馆员的具体设置方法可以是灵活多样的。例如,结合本馆和本校智库的实际情况,在图书馆内进行智库馆员的培养,从馆内现有人才队伍中选拔有能力服务智库的人才,选拔重点在于馆员对智库文化的了解,与智库方积极有效沟通的能力,科研能力等等;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智库馆员的潜在对象是来自全社会的具有图情专业基础能力、有志于服务智库的人才,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专业能力作为智库馆员的基础能力不容忽视,因此在人员的履历中应重点考虑具有图情专业从业经验或教育背景的人才;另外,邀请高校智库研究人员来馆进行兼职也是一种可以参考的方法。智库馆员的服务模式可包括:以部门或服务小组的方式,由多个馆员构建团队,共同承担服务智库的责任;或由单个馆员对某一特定智库进行对接,实施智库专员负责制;或以跟定智库科研项目的形式,使擅长不同领域的馆员依据其特长进行阶段性的轮职。智库馆员服务评价方面需注意,除了图书馆基础业务能力考查标准可参考本馆原有标准外,对智库馆员的服务能力考查要同时兼顾图书馆与智库的双向意见;部分具有科研能力,有望成为“智库专家”的优秀馆员,也可考虑将其以所在单位名义发表的信息成果产出与业务考核、资助与奖金、职称评定等挂钩。
落实和普及智库馆员服务是建立高校图书馆与智库之间有效联系的必然之举。哈佛大学图书馆利用多种方式对智库馆员服务进行了推广。例如,肯尼迪学院及大卫中心都在其网站开辟了智库馆员主页,向用户明确展示馆员的职责和特长;为智库馆员设置专门的服务空间,发布智库馆员的具体联系方式,设置“馆员时间”鼓励用户预约咨询;搭建“智库搜索(Think Tank Search)”线上平台,由资深的智库馆员负责管理;智库馆员还承担了一些学术培训工作,以课程或讲座的形式帮助用户解决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掌握使用馆藏及学术工具的方法。综上,高校图书馆对智库馆员服务的普及工作需重视“线上”与“线下”双管齐下,积极搭建线上平台,打通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渠道,适时运用社会化媒体传播智库馆员开展服务的相关信息;同时注意为智库馆员设置规律的服务时间与空间,方便用户到馆咨询。打造和参与各项交流活动也将有助于智库馆员服务的普及,在馆内可增设由智库馆员负责的培训课程;在馆外则应鼓励智库馆员积极参加本校甚至校外智库举办的学术论坛、研讨会、午餐会等各项有助于增进图书馆与智库关系的交流活动。
普及智库馆员服务还要注意提高该服务的主动性。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对智库的服务通常是以“委托-接受”的形式开展的,这种服务方式的明显短板就是缺乏主动意识。由于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往往导致外界对图书馆服务能力的低估,而服务主动性的问题恰恰可以从开展智库馆员服务作为突破口。作为图书馆与智库之间的纽带,智库馆员应主动对高校智库的情况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充分了解智库需求、工作机制、研究重点和困难,对重要的用户、科研团队等实施持续的跟踪服务。同时,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将参与决策咨询工作、提供智库馆员服务写入其发展战略规划中,主动参与智库的研究工作,积极推荐具有科研能力的智库馆员加入到智库研究课题团队,从而促进“馆-库”的协同创新。
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馆员服务应建立在对智库馆员的属性与特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发现,其实智库馆员本质上属于一种复合型的人才,因此只有全面提升智库馆员的综合能力才有望打造高质量的智库馆员服务。图书馆业务基础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智库馆员的前提,也是智库馆员服务得以开展的基本保障;而智库馆员所具备的“智库服务能力”,则应包括馆员对智库文化的理解、智库事务的熟悉、智库运行机制的掌握、与智库沟通的顺畅等方面的要素;高校图书馆还应重视智库馆员的科研能力,因为具有科研能力的智库馆员有望成长为“智库专家”,这也将成为研究型图书馆产出高质量信息成果的重要保障之一。
高校图书馆需对智库馆员图书馆基础业务能力进行有效把握: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高校图书馆需积极倡导和督促智库馆员遵循图书馆行业的基本规则、价值观念、操作规范等,通过职前竞聘、职中培训、以及周期性轮岗等方式夯实智库馆员的图书馆业务基础技能;另一方面,在聘任或者培养智库馆员的过程中,切莫忽视该职位人选的图书馆基础业务能力,可考虑从具有图情专业教育背景或具有图书馆从业经验的候选人中选择人才。
智库服务能力的提升则需要高校图书馆为馆员提供良好的施展空间和学习机会,鼓励智库馆员时常到访高校智库,参加智库活动,培养智库意识,重视与高校智库的有效沟通;鼓励智库馆员学习和掌握与智库行业相关的知识与资讯;引导智库馆员学习和利用国内外较为完善和具有影响力的智库数字平台,如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与评价中心打造的中国首个大型智库垂直搜索引擎“中国智库索引(CTTI)”[9]、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为服务智库事务而创建的“Think Tank Search(智库搜索)”。在这些平台中汇聚了海量的优质智库资源,如用户可直接检索到大量中国或世界著名智库(和研究中心)的网址、信息成果、社会声誉以及影响力等方面的内容,以上平台中还附有众多智库机构名录、智库热点与新闻等链接。
智库馆员科研能力的提升,除需要智库馆员的自主学习外,也需要高校图书馆为其创造机会,如鼓励智库馆员参与学术论坛、进行海内外访学和在职深造。智库作为辅助决策与政策制定的研究机构,其特征之一就是掌握先进的分析方法,智库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对这些方法的有效利用,如被部分世界一流智库所使用的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戈登法(Gordon Method)、系统分析法(System Analysis Method)、鲁邦决策分析法(Robust decision)。高校图书馆可鼓励智库馆员适时地熟识或系统掌握这些优秀的分析方法,为其创造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机会。另外,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本校设置了图情专业的“信息管理系(或学院)”的互动与合作,共同探讨图书馆智库馆员服务的相关问题。
开展智库馆员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提升服务价值和积极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智库受益于图书馆服务的有效手段。由于起步较早、经验丰富,美国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本校智库的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值得我国借鉴。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馆员服务的前提在于对自身定位及发展战略的充分思考和规划,对“智库馆员”的职业属性、特征、发展路径等方面内容形成合理的认识。在具体落实的方面,我国高校图书馆要积极优化智库馆员服务的顶层设计;加强对这一服务的宣传推广,提高其普及性;重视打造智库馆员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智库馆员服务的发展还有巨大的、值得探索的空间,开展优质的智库馆员服务不仅是高校图书馆必将面对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更是高校图书馆应当迫切把握住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