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庆林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具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和数字化信息资源以及多样的信息服务系统,是师生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海量的信息资源催发了用户的各种新需求,图书馆也开始了从单一的典藏功能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功能的大转变。时代的变革,用户需求的不断个性化、专业化,促使高校图书馆不得不针对用户的新需求,提供更对口更贴心的学科化服务模式,为他们发现和提供更多的专业资源和信息导航,帮助他们进行学习、教学以及科研。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化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究。
在信息化、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大环境下,新型的互联网信息资源日渐庞大,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文献检索和传递服务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用户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和有效利用。面对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出的新需求,高校图书馆也应针对用户在相关资源获取、知识需求、知识运用与创新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整合、搜索和分析,优化传统的服务模式,创建更富于活力的学科化服务模式,以满足用户获得个性化、专业化、综合化的信息需求。
2.1 缺少高素质人才开展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很多高校领导都没意识到图书馆的强大功能,总认为图书馆只不过是为学生管书借书的一个场所,根本没有意识到图书馆为学科服务的重要性,所以在图书馆的岗位设置上比较随意,不论专业,不论学历,有的民办高校,甚至把图书馆办成了安置閑散人员和关系户的大基地,导致图书馆从业人员素质低下良莠不齐。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死抱着传统服务理念,认为只要认真努力管理好馆内卫生、书籍摆放、阅读纪律等基本工作,就是合格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了。缺少学识、学历、学科等图书馆管理人员已成为发展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重要阻碍。
2.2 传统的服务模式对于用户的需求缺乏沟通和了解。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以“书本位”为中心,多年来都停留在管书借还书的基本服务阶段,对不同用户的需求缺乏沟通和了解,不同的学科都采用“大一统”发展策略。因为与用户缺乏沟通和了解,无法掌握全校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及不同学科用户所需要的资源服务,以至于在资源建设方面没有确立学科服务的重点和建设方向,让资源建设为学科服务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推行学科化服务,努力助推全校学科重点建设,有着非同一般的重大意义。
2.3 学科服务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急需整合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五花八门,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以最快、最便捷的方法在图书馆中获得最前沿和最真实的信息资源成为广大用户最大的需求。而现有的高校图书馆,大多数学科资源重复建设严重,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采购经费,用户搜索起来也是费时费力,人为的增加了学科资源的使用难度,使用户对学科资源的有效利用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是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3.1 组建高水平的学科服务团队
3.1.1 图书馆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给一批有专业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提供培训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从单一的知识提供者转变为学科个性化知识库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同时,也建议这些学科馆员,能够主动走进各院系,旁听教学会议,与学科带头人建立紧密联系和有效沟通,确保自己能够较好的把握全校的学科特点和动态,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3.1.2 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学科馆员是学科化服务的灵魂,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大大增强学科馆员岗位的吸引力,激发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使学科馆员能够主动获取学科专业知识,全面把握学科动态,能更好地为全校各个学科专业提供有价值的、深度的信息服务,让学科馆员成为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
3.1.3 图书馆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以及自身学科服务实际情况,组建由学科馆员、咨询馆员、采购馆员、期刊馆员组成的学科服务小组,形成与本校学科建设特点相契合的学科服务工作运行模式。这些学科服务小组人员应该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拥有敏锐的超前意识,能及时跟踪学科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明确学科服务的发展规划和整体战略,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各环节的完善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是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
3.2 加大对用户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3.2.1 图书馆应加大对人力、物力的投入,以此调研、分析与预测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可通过对已有用户来馆的各种咨询、查找、借阅记录进行分析来获得用户需求信息,也可以通过举办读者面对面交流座谈会、举办特色书展、举办图书馆现采等各种活动来调研用户需求,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QQ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等传播平台发送新书目等渠道广泛征集用户需求。同时还可以走进各大院系,针对性地访问不同专业的用户,对其研究领域、兴趣,现阶段的研究阶段进行了解,以获得第一手需求信息。
3.2.2 图书馆把收集到的用户信息需求,按照学科分门别类建立好用户信息库。然后对各类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和统计,有针对的制订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计划,为全校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和高效优质的服务能力。
3.3 提高用户的学科信息素养教育
用户的学科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对专业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等方面的教育。学科服务小组应对调研和具体科研过程中用户的个性化与普遍需求多加注意,包括项目申报、课题调研、成果鉴定和转化等,针对他们的具体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通过各种培训讲座和项目化的课堂教学,提高用户使用信息知识的意识和利用信息知识的能力,激发用户学习和科研的兴趣,提高馆藏数据库和各种电子文献的利用率,是完善学科化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3.4 完善和整合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
3.4.1 完善学科资源建设模式
图书馆担负着学科建设全程服务的资源保障的责任,所以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应体现出面向重点学科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对学科资源建设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和整合,是学科化服务的核心力量。在采集图书馆学科馆藏资源时,可采取“三一“分配采购原则:文献资源由重点学科团队推荐采购三分之一、由其他用户推荐采购三分之一、由采购专家推荐采购三分之一,有针对性地满足各种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构建一个优质高效的资源建设保障环境。只有建设最贴合最科学的学科资源,才有根本让学科服务真正成为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也是最有价值的服务。
3.4.2 建立重点学科资源导航库和馆际共享知识库
图书馆应依托学校战略规划和教学需求,借助电子资源整合系统,建立重点学科的信息导航库。同时与其它图书馆建构馆际共享知识库,实现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共享,一是可以缓解因经费短缺,馆藏资源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局面,大大弥补本馆馆藏的局限性,二是可以避免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浪费,三是可以实现馆际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互补,让基于用户文献信息需求的学科化服务功能得到最大利用。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为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科研教育创意创新的必要需求,虽然目前它还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但一定是一个值得未来深入研究的领域。
(作者单位:湖南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