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30 03:39龚海珍
知识文库 2019年15期
关键词:理论课微信政治

龚海珍

当代大学生是成长和生活在新媒体环境里的群体,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受到了新媒体的重要影响,尤其新媒体上的“心灵鸡汤”很受大学生的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地利用和发挥“心灵鸡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的课题。

杰克·坎菲尔德是“心灵鸡汤系列丛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 1993 年出版了《心灵鸡汤》系列丛书,第一版销售达到 800 万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套丛书被《时代》杂志赞誉为“近十年来是出版业的神话”。而出版《心灵鸡汤》的过程也成为“心灵鸡汤”系列的经典故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个叫杰克·坎菲尔德的美国嬉皮士在哈佛上大学,因其所学专业在当时美国社会没什么用,毕业后在加州当一名中学老师,眼看着大半辈子就这么马马虎虎过去了,心有不甘。到八十年代后期,他甚至欠了十四万美元的外债无力偿还,于是决定写书来偿还债务。写下了 100 个小故事后,准备投稿到出版社,其中 143 家出版社都拒绝了他,杰克最后选择了一家快要破产的公司,只要 1500 美元的版费就授权出版。没想到这以《心灵鸡汤》命名的 100 个小故事大获成功,第一年就销售了 800 万册。

这样的出书故事加上《心灵鸡汤》系列丛书本身使得读者更加确信自己也可以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样获得成功。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益于精神或心理的充满哲理的故事笼统地称为“心灵鸡汤”。这些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向上,大受读者欢迎。从此,心灵鸡汤就成了“充满知识与感情”的文章的代名词。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浅显的语言表达着真情实感;二是以生动的故事述说着多彩人生;三是以至诚的真情温暖内心;四是用真情使心灵产生共鸣。

1 新媒体环境下“心灵鸡汤”的特点

1.1 新媒体为“心灵鸡汤”提供了传播的平台。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心灵鸡汤”借助微博、QQ、微信等网络平台快速传播。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一些讲述人生哲理的文章开始在网络上流行。比如微信公众号每天向用户推送各式各样的文章,在用户中享有很高的阅读率。“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荐读》、《夜读》栏目,阅读量都在10万以上,点赞数量也将近1万,还有大量的网友留言,证明其在微信用户中享有广泛的影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而新媒体的优势,恰恰给“心灵鸡汤”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1.2 新媒体环境下心灵鸡汤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广泛的市场。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使得每个人面临着太多的躁动不安和茫然失措。谁来替你卸下身上的负担?谁来给你传递正能量?心灵鸡汤无疑带给人们无穷的动力。从国学、佛理、婚姻奥秘、创业心得、职场法则,到时间管理、旅游健身、风水星座、幽默段子等等都能在“心灵鸡汤”的段子里找到一席之地。心灵鸡汤不仅可以鼓励成功,更重要的是可以安抚失败者,使没有成功的人获得心灵的抚慰。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处于青年发展到成人的过渡期,心理尚不成熟,各种压力导致心理冲突和危机。当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很多的学生往往选择埋在心里,而不去寻找帮助,这使得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心灵鸡汤”在大学生中有了用武之地。应该说,心灵鸡汤的最初定义是正面的、积极的,它之所以能流行,就是很多人因其“正能量”内容而乐于接受。

2 “心灵鸡汤”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必要性

首先,借助“心灵鸡汤”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大学生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待和要求。大学生喜欢“心灵鸡汤”,正是因为它能抓住了人们的心理,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其次,借助“心灵鸡汤”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用、毕生难忘”的课程,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新媒体环境下的“心灵鸡汤”大多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生活,表达生动有趣,特别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其善加利用,势必能够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

3 新媒体环境下心灵鸡汤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契合性

首先,“心灵鸡汤”的风格特点深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的喜爱。

当代大学生是成长和生活在新媒体环境里的群体,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受到了新媒体的重要影响,尤其新媒体上的"心灵鸡汤"很受大学生的关注。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网络虚拟化的时代,大学生对于知识、情感的渴求更加功利,更加偏向于快速获得、浅层化理解。而以微博、QQ、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为通俗化、感性化、直观化的“心灵鸡汤”传播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其次,“心灵鸡汤”蕴含的正能量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

“心灵鸡汤”绝大部分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其中蕴含的正能量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既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又可以陶冶身心、怡情养性,还可以给人智慧、激发潜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奉上心灵鸡汤,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灵鸡汤”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激励人们勇于追逐梦想;或者是当遇到困难时,鼓励人们勇于面对励志前行。这些正能量对大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和磨炼职业精神等方面提供了精神动力;为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中国梦的实现不懈奋斗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的心理支持。

最后,“心灵鸡汤”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叙事风格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相得益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带有一定的理论性,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讲解一些重点难点内容时,借用“心灵鸡汤”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叙事风格可以让大学生感到理论不抽象、不空洞,而是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一定会对理论“刮目相看”,从而更好地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之中。

4 新媒体环境下“心灵鸡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选用

4.1 “心灵鸡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使用频率

“心灵鸡汤”能够激发人的斗志,暂时忘却痛苦和烦恼,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调节心理、安抚精神和激发意志的作用。但凡事过犹不及,鸡汤多了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味道,甚至变成了“毒鸡汤”。因此切不可夸大“心灵鸡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心灵鸡汤”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通俗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教师切不可画蛇添足,要注意 “心灵鸡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使用频率。“心灵鸡汤”的使用固然能使大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但如果一堂课下来猛灌“心灵鸡汤”,学生会产生疲倦,从而抹杀“心灵鸡汤”产生的正面效果。因此,教师在每堂课选用“心灵鸡汤”时要慎之又慎,要选择恰当的“心灵鸡汤”,做到有的放矢。

4.2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选用“心灵鸡汤”的原则标准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选用的“心灵鸡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防止“心灵鸡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低俗化倾向。随着网络平台传播方式的快捷便利,使心灵鸡汤得以泛滥。最近几年“心灵鸡汤”呈现出低俗化化的倾向,一些网络写手更是利用各种手段炮制内容低俗的伪“心灵鸡汤”,混淆视听,扰乱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选择“心灵鸡汤”时,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即“心灵鸡汤”体现的价值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心灵鸡汤”,即使语言再优美再暖心,也要果断弃用,否则会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作者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理论课微信政治
办公室政治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微信
微信
微信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