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佳智 张春志
摘 要:随着国家对足球运动项目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足球运动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就整体水平而言,我国和西方足球强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亚洲地区的足球地位也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同时为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局开始推行“校园足球发展计划”。本文结合作者在外接触校园足球相关工作和在实习的中学所观察到的中学足球训练情况,运用文献资料法就中学校园足球训练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为中学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校园足球 足球训练 足球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c)-0133-02
青少年是职业球队培养专业人才重要的来源,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更是直接影响足球运动人才的选拔和进一步发展。而作为我国足球运动发展金字塔第一层的中学校园足球,在整个校园足球发展阶段尤其是在整个足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更是起着地基的支撑作用。因此如何做好中学校园足球,真正的做到足球运动从娃娃抓起就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从中学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的训练现状出发,探索中学校园足球训练现状并得出建议,为打好足球运动金字塔的基礎提供一份助力。
1 中学校园足球的训练现状分析
1.1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随着全国校园足球热的兴起,各地学校开始响应“校园足球发展计划”开始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建设足球运动基础设施。但在校园足球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足球场地建设的不标准、足球训练器材的不完善及足球门的不规范等几个现象。
1.2 通用式教科书式教学训练法
通用式教科书式训练方法指按照传统训练思想为指导即技、战术分班训练模式 (灌输式教学)。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多中学阶段的足球训练都是先训练足球的基本技术,基础技术掌握之后再练习战术性配合,等技、战术熟练之后开始对外进行比赛交流。这种训练方法培养出来的队伍,单个球员的足球基础技术较好,但团队之间协作性差一点,在比赛场上往往出现一种单对单技术性对抗局面,有点背离足球运动的团队性的特点。
1.3 单一模式化的训练场地
应校园足球全面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中学都组建了足球队,开设了足球课,但大部分中学的足球运动训练,只依赖本校的训练场地。训练过程跟外界的交流少之又少,使本校校园足球的发展跟外界缺乏交流,不能及时拓展球员的场地意识及适应能力。
1.4 学校、教练、家长的三足鼎立
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许多中学出现了严重的唯成绩现象,校领导注重于学生文化成绩的发展来提高学校知名度或完成上级下发的教学指标,而教练在学校因得不到校领导的完全支持,导致缺乏充足的资金基础改善训练器材和场地。跟家长缺乏沟通,不敢安排大强度的对抗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常常出现半节课训练半节课休息的局面。而家长认为踢足球影响学习且容易受伤,认为足球运动项目是体育特长生和校队参与的运动,不想让自家孩子输在文化上。三方不能统一思想,不能互相协调。
2 关于改善中学校园足球训练现状的建议
2.1 完善基础设施,以建设校园足球特色文化
场地器材的完整性是开展校园足球的硬件设施,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足球运动的先决条件。有的中学因面积原因建设不了标准的足球场,但可以在原有场地基础上从材料、配置上改善。如:水泥场地和煤渣场地及土质场地可改善为人工草地或者天然草地,配置标准的足球门等设施。设施的完善可提高场地安全系数,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同时可加强学校与外界体育赛事、文化及其它学术的交流。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标准场地、改善体育器材,从建设足球文化作为出发点,形成特色体育文化为目标,用校园足球的发展来推动新课改,实现核心素养与课程的结合培养。
2.2 训练过程以实战角度出发,抓住学生技术特点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身体素质特点、运动天赋及动作风格。在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技、战术风格特点的培养,加强训练学生全局意识。在足球基础训练阶段摆脱单一固定动作标准训练模式,考虑学生特点结合基础技术动作标准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考虑技术动作实战运用效果和运用条件,来设置训练内容和训练器材。如传接球训练,足球传接球是比赛运用最多的技术动作,对球员的身体素质和相互间的配合要求很高,在比赛中球员传接球的技术风格会对比赛起到很好的把控作用,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此训练过程中安排大强度、大范围组合训练相互攻防配合练习,要不断的根据比赛案例设置训练关卡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进行人数变动。训练过程注意叠加效应,脱离基础技术的单独训练,以战术训练和比赛训练贯彻全程。
2.3 采用走出去的训练模式
校园足球不能只让学生停留在校园里,要训练,也要比赛,要走出去和更多对手比赛[4]。只有通过不断走出去,去不同的场地训练,不断的比赛磨炼,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经验,找到自身问题。在训练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发挥足球训练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团结互助、体育道德、体育素养),如广州中学的校园足球训练采用就是这种走出去的训练模式,让足球成为学校的名片,使广州中学这个普通学校转变成了广东省足球推广学校和广东省校园足球协会青训基地等等,成为了全国特色足球学校之一,足球校队水平也从之前的省级倒数变成前三。
2.4 健全足球发展体系
校园足球作为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在这近几年的发展中已经初步形成“中小学、体校及重点中学、高校及省市区体工队、国家队及青年队”等塔基到塔顶的金字塔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层次化来完善足球发展体系,学校应当把足球纳入体育课常规考试项目之一,对校园足球专业队的球员应开设足球学校招生考试选拔的常态化、健全与人才培养方式相对应的联赛机制,定期开设教练回炉班,完善金字塔式人才培养各层之间的选拔机制,建设事业单位与企业与个体之间的联赛机制等。
2.5 加强宣传,建立学校和家长的联合评价机制
在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政府或学校应当加大足球运动的宣传力度。如什么比赛取得重大成绩、国家对于足球运动发展的政策等,增强学校和地区的足球荣誉感和归属感,发扬足球文化。其次在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应该建立家长和学校共同的评价机制,校园足球训练过程对家长完全公开,定期召开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联赛、座谈会(与学校、与教练),让家长参与到校园足球的建设中去。教练在组织训练负荷强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训练之后的恢复程度、学生的情绪状态,可通过家长的反馈及时了解,对于后续训练就有了一个参考的依据。同时通过家长和学生的交流可以评价出教练员执导训练的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光诗.校园足球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3):130-133.
[2] 陈志远.中学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7):214-215.
[3] 管维平.对中学校园足球训练的思考[J].学周刊2016(1):182.
[4] 高原,黑景峰.对校园足球比赛训练中强对抗技能的探讨[J].运动,2017(1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