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落后地区中学与城市中学相比,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控制论”的原理,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有效地调控课堂的教学秩序,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调控艺术;文学素养
一、爱心调控
语文教学包含大量人文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重视文学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在教学中实施爱的教育,促进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如果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课堂秩序将“无为而治”,教学会进入最佳状态。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先要找准切入点,多挖掘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爱的情感,把爱的教育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出富有爱心、充满热情的学生;如果遇到个别学生干扰教学,制造不和谐气氛,这时教师不能情绪化地处理问题,过多指责学生的错误,而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用爱心感化学生,让他们感受教师的温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1)教师需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展现语言的艺术魅力。如果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够运用语言独特的魅力来向学生传播课文的内容,用优美的声音、精巧的措辞将课文的内涵表达出来,并且对课文进行合理情境创设,使得内容变得更为形象生动具体,将学生带入课文中所描述的那个画面,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觉,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获心灵的启迪和美的享受。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就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体验那种夜静谧、风轻送、月光皎洁、美景如画的感觉。不仅要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去探索文章中的美景,还要运用语言引导学生去想象内心深处自己所向往的那一片荷塘月色。在教师进行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些肢体语言将想表达的情景表达得更加完善。
(2)巧妙地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情感思考。在讲授课文时,设置悬念是教师经常用到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学生对所讲知识的印象。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孔乙己》,教师在教授时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设置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比如,“孔乙己结局是怎样的”“他是如何变成这样的”等。通过问题的设立,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转移到文章中,并且针对文章内容做出自己的理解。这就很好地抓住學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在提问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以《孔乙己》结局而言,孔乙己最后在人们的嘲笑中死去,死后并没有引起什么波动。这种结局深刻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表达了作者对孔乙己这一悲剧人物的无限同情。学生的悲愤情感便得到了恰当的引发和宣泄,对孔乙己充满了同情,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使得作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提升了课堂的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倾注爱心,传播情感。语文课程的设立,看起来就是为了传播文化,教授学生语文知识,锻炼表达能力。其实这些只能说是教授技能,语文课程设立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生识文断字、语言表达等方式,将所学文化内涵表达出来,并且由此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也正是因为这个目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做到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起来。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改掉缺点发扬优点。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还要与学生成为朋友,以免学生产生叛逆心理,这样做目的在于与学生和谐相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学法调控
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调控,重在诱导、疏导、领导,它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使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不断强化他们注意力和思考力,减轻他们学习中的“审美”疲劳。如教学《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当讲到少年毛泽东生活的旧时代,就让学生联想新时代,用联想法学习;讲到少年毛泽东的叛逆,就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叛逆,用对比法学习;讲到课文中的家庭“党派之争”,就拓展到美国的两党制现象,用迁移法学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通常要克服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亮出新颖又多变的教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问题调控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角度提出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争议性问题的教学实质就是允许相互对立的观点共存,有些学生,特别是平时被忽视的后进生,他们叛逆心强,往往会“标新立异”地提出千奇百怪、令人费解的问题。
如教读郑振铎的《海燕》时,我就提出争议性问题: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它是以第一部分作者家乡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为背景,还是以第二部分的大海为背景来抒情的?于是,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相探索答案,课堂气氛完全朝着教师希望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训练了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良性循环下去,语文课就会越来越好教,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明显。
四、对话调控
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其实就是一种强调对话者之间相互平等,通过共同参与、交流来发现真理的活动。让师生对话,才能较好地解决好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至于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让教学秩序失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能会遭遇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有意无意引发的“破坏”性干扰,轻者扰乱教师的教学活动,重者中断教师的教学秩序,让教师下不了台,对于这种偶发现象,语文教师就要启动大脑中早“预谋”好的对话机制。这时,教师最好把犯了错误的学生单独请到教室外的走廊上“对话”,先倾听学生讲述原因,与他像朋友一样谈心。“疏导胜于惩罚。”这样,学生就会检讨自己的错误,并改掉它,课堂也会很快就恢复良好的教学秩序。
总之,语文课堂调控的方法多种多样,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临场应变,巧妙地处理课堂上的各种突发事件,运用好对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调控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姚文忠.教师科学素养读本[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温儒敏.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刘婧.从驯化走向人性化——基于我国教育现实的对话教育理论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08(4).
作者简介:水兴武(1968—),男,甘肃定西人,一级教师,专科,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符家川初级中学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