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秀丽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7例,采取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54例,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观察指标,综合评价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剔除肌瘤个数、剔除最大肌瘤直径、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对比,经T检验或X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满意率大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X2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确切,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当,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少及疗效满意率高等优势,整体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8-059-01
子宫肌瘤是指宫腔内的平滑肌增生,结合少量的结蹄组织纤维形成子宫肿瘤,与女性性激素分泌紊乱、生理及心理不协调密切相关[1]。在临床上,子宫肌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通过手术剔除肌瘤的效果確切,预后良好,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有效方法。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子宫肌瘤的常规治疗方法,但手术切口长、创伤性较大,对盆腹腔的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广泛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与传统开腹术对比,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对此,为进一步提高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治疗的5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7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6.5±3.5)岁;病程0.5~13.5年、平均病程(3.6±1.6)年;血红蛋白含量124.46±14.51g/L、盆腔手术史13例、合并内科病史9例;观察组54例,年龄范围24.5~45.6岁、平均年龄(37.4±3.3)岁;病程0.4~13.2年、平均病程(3.4±1.2)年;血红蛋白含量124.55±14..47g/L、盆腔手术史14例、合并内科病史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全身麻醉成功后,取常规腹部切口,在直视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严格按照按《妇产科手术学》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操作;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全身麻醉成功后,取头低臀高位,于脐部穿刺建立气腹后,置入腹腔镜后,充入CO2维持一定腹压后,在腹腔镜的介导下,于左右麦氏点处进行穿刺置入套管,置入手术器械后,对病灶进行探查,注意子宫肌瘤与周期组织的粘连情况,暂时阻断子宫动脉;必要时,可往子宫肌层注入垂体后叶素;根据子宫肌瘤的形态结构、大小及位置,电凝打开肌瘤包膜,电切清除附件组织,逐个剔除肌瘤;同时,检查患者合并其它病症,将剔除肌瘤粉碎后取出,并将肌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病灶,检查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防止盆腔粘连及放置引流管,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观察指标,综合评价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3 临床观察指标 手术疗效观察指标:剔除肌瘤个数、剔除最大肌瘤直径、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及疗效满意率,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肌瘤复发的判定标准:术随访6个月期间,经盆腔B超及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疗效满意的判定标准: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规律、无腹痛及其它明显症状,残留肌瘤无增大趋势或逐渐缩小[2]。
1.4 数据处理 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剔除肌瘤个数、剔除最大肌瘤直径、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对比,经T检验或X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满意率大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X2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期间,创伤性较大、手术切口较大、存在子宫瘢痕及术中出血量较多,均限制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广泛开展[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腹腔镜介导下,通过信号转换系统可将子宫肌瘤的临床情况更直观地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出来,以数据的形式放大,更易于发病微小病灶,提高子宫肌瘤的根治率,减少病情的复发[4]。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手术操作视野广阔,切口较小,可避免腹腔脏器暴露,减小医疗器械用品对组织的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此外,叶丹[5]研究表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应激性刺激小,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程度远远低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协同提高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研究可知,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X2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少及疗效满意率高等优势,整体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唐靖,蒋蕾.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9):82-83,86.
[2] 刘艳平.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1,32(4):681-682.
[3] 潘彩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08(9):1376-1377.
[4] 陈佳.开腹和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34):432-433.
[5] 叶丹.开腹和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09(3):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