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2019-08-30 03:37周一萍
当代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现状分析

摘要:面临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教育部积极制定并出台了“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面向全社会培养和吸收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人才。本文将“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计划”作为研究的背景,将卓越会计人才做出限定,并且分析当今社会中对卓越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和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在文章最末提出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卓越会计人才;现状分析;路径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相关文件中对于培养卓越会计人才进行相应的展望,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将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作为战略的核心内容,对于现阶段高校对会计师的培养计划进行完善与调整,根据我国市场中度意会计师的需求,规划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培养会计师的计划,创新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式。

一、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界定

结合上文文件中对“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相关规定,作者认为,卓越會计师具有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需求、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较高的社会责任感,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能够做出准确科学的判断与选择,利用自身专业技能进行准确的实践操作,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精神的国际化优秀会计人才。

二、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卓越会计人才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方向逐渐向世界接轨,会计人员也应当将自身的专业技与世界水平趋同,这种市场需求与现阶段我国高校会计培养计划具有一定差异。首先,市场上对优秀会计的需求不断增加,人才资源却十分贫乏。求职会计人员占据人才市场近10%。然而具有标准职业能力的会计人员却少之又少。其次,我国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分布在本科各个阶段以及专科院校中,保证人才供给充足的同时却未能保证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在超过300所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内,众多院校都缺少标准的软件硬件配置,对于开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较为传统、培养目标刻板化、师资力量有待提升等等问题综合导致会计培养成果平平。这一现象就促使高等院校不断完善和创新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逐渐革新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首先,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跨国经营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跨国经营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也更为严苛,其次,中小型企业在进行自身经营发展与长期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具有极强专业性质的会计人才进行实际操控,保持企业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差异表明,高校对人才培养定位目标不明,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卓越会计培养计划与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问题

随着“会计工厂”的发展壮大,传统会计人员数量激增,具有领导能力的会计人才缺口较大。纵观我国现阶段国情,对于传统会计人员的需求已经逐渐降低,对于具有国际视角并且专业技术过硬的会计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中央财经大学刘俊勇在其研究中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将进入高度需求状态,现阶段会计市场的人员配置将会重新“洗牌”,具有更高水平的管理会计将逐渐取代传统会计成为我国会计人才市场的中流砥柱。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会计的工作内容局限于账目校对,难以对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建议。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人才缺失情况每况愈下,未来市场需求将更为庞大。

2014年11月,财政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改良和建设会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力培育具有管理能力的会计师是中国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且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培养制定了崭新的目标,将在未来五年内培养出六百万左右管理型会计师,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建设。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均侧重与财务人员,一定程度上未能完全摆脱传统会计的培养局限性,忽视了管理会计人员的技能和专业培养。同时,高校师资力量不完善也是管理会计人才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明确并坚持培养目标。秉承教育部以及相关部门对“卓越会计培养”的计划和标准,完善对卓越会计师的评价准则与体系,明确基本培养要求。卓越会计师人才的培养目的是引导会计师逐步向具有全球性视野和能力方向转变,具有极强的责任感,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明确,职业判断与职业选择能力正确。在专业素质上,能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精通会计师、注册会计师(CPA)、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ACCA)和国际注册管理会计师(ICMA)等认证会计师的众多专业技能和国际化业务能力。

其次,整合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授课结构与内容。将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使之始终围绕在对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课程在整体课程中合理安排,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理论基础知识得到加强的同时,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提升专业能力,加强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树立和培养。课程经过整合之后,更应当注重整体的优化升级,提升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提高课堂质量,精简课程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会计行业已经逐渐与国际会计行业接轨,企业在当下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逐渐提升,具有国际化水平与视野的人才正成为我国会计行业的稀缺人才。因此,在高校进行卓越会计培养过程中,英文课程建设也十分有必要。高校应当鼓励学生报考雅思、托福等具有国际水准的英文等级证书。有效拓宽学生学习能力与视野的同时,更有助于学生面向世界工作时能力与自信心的提升,并能将所学知识全面应用于工作中。

最后,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会计专业学习中,理论基础固然重要,实践经验也不可或缺。这便要求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着手加强对本科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利用讲解、启发、讨论、练习、实习等多种方式授课,提升授课效果。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大量案例引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中的实践部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加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将校内全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建立完善专业师资队伍。高校校内教师具有极强的专业课程掌握能力,在知识的储备和传授方面具有十分严谨的精神,其学术造诣能够为学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其日后的会计实践提供准确坚实的基础知识积累。企业兼职教师在会计实际操作上具有极强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技能娴熟,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均良好。二者相结合能够在理论与实践双重方面带给学生影响与教育。

其次,将“教师”与“注册会计师”有机结合。高校教師中,教师平均学历基本以博士为主,具有极强的理论知识储备,但是实践经验相对较少,长期的教学工作使教师与经济市场中会计工作的发展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高校应当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各个企业中进行锻炼进而进修,将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互相转化的基础上能够完善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并且鼓励教师报考注册会计资格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最后,将“卓越会计培养计划”与教师激励考评相结合。对参与“卓越会计培养计划”的教师进行政策激励,建设教师精品课程、录制和发行教师视频课程。采用多种方式推进不同教学层面上的改革,在不同阶段创建不同培养模式。高校应当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在教学方式、授课制度、实践课程上不断完善和创新,探求更为科学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三)推行政、校、企三方对卓越会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首先,高校、企业、政府之间建立多维人才培养体系。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政府中会计部门的领导走进高校,共同与校方建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统一编订教材,进行实践课程统一授课。校方按照时间阶段派部分学生深入政府和企业学习,积累实践经验。

其次,高校、政府、企业之间建立校内外专业教师队伍。高校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学习与锻炼,弥补了长时间授课,缺乏实践经验的空缺,有助于教师自身理论与实践的转化,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建立了高校教师水平升级、企业管理日渐专业的双向提升机制。

最后,高校、政府、企业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充足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加速高校学生个人知识积累向实践能力转变,有助于高校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方式。人才培养形式的创新,增强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为“卓越会计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基本了解卓越会计师的市场需求以及现阶段会计师培养现状,明确高校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现实情况要求高校从自身出发,探索培养卓越会计师的方式方法,改良教育教学方式,积极征求社会各界对会计师培育的支持和帮助。高校、政府、企业多维方向的综合培育之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计划”的实现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朱霞,张瀛.高校"卓越会计师"培养路径探究[J].财会学习,2016(9):247-248.

[2]程文婷.基于“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学理论,2013(21):299-301.

作者简介:

周一萍,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与会计理论与应用。

基金项目:

黄冈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编号:0311201804。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